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實踐探索

時間:2022-06-20 08:55:09

導語: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實踐探索

【摘要】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背景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體育運動過程。從實踐中探索初中體育課堂中不同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以期共同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方法實踐探索

一、基于不同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運用

不同的課程內容,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應是不一樣的。教師需要鉆研、吃透課程內容的性質,才可在此基礎上選擇出適合中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較快、較順利、較熟練地掌握體育運動技術。例如中學課程中的“短跑與耐久跑”,其運動要點是關于步幅與步頻的兩者銜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不同的方法練習學生的步幅與步頻。比如可以選擇快速跑越橫梯的練習,對學生進行步頻訓練;選擇跨越一定標志線練習,對學生進行步幅訓練。對于跑步類項目,教師應較多的選擇完整示范法,幫助學生對跑的技術動作建立起完整的動作概念。而對于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等運動項目,它們的技術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此類練習項目的不同環節進行分解教學,比如立定跳遠是通過蹬地發力、空中滯空展體、收腹舉腿,屈膝緩沖落地幾個環節組合而成,教師可以在不同的環節中,選用不同的學練內容,讓學生逐步掌握各階段的技術動作,從而對完整的技術動作有較好的感知與掌握能力。

二、基于不同動作技術的教學方法運用

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是由多個相關技術動作組合,或者由技術動作與技術動作銜接而成,這其中包括不同的動作路線、不同的發力順序、不同的節奏時機等。因此,教師在運動技術不同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應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廣播體操或武術操等項目時,教師可利用掛圖分解動作以讓學生形成直觀的認知,學生再模仿教師動作進行練習,從而習得整套動作。對于技術動作相對較難的運動項目,如籃球運球、足球運球、排球墊球等,教師可將完整示范法與分解法相結合、連貫性快速示范法與連貫性慢速示范法相結合,分析與糾錯教學法相結合,從而讓學生在多樣性學練方法中掌握運動技術。

三、基于不同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法運用

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是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的。學生的身心特點包括學生發展過程中的生理與心理的特點,在教學時要有針對性地加以區分。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男女生之間的差別,運用合適的體育運動來調動學生學練的積極性及增強學生相對應的身體素質。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多采用游戲教學法、模仿教學法、表揚評價教學法,這些教學方法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助力他們掌握學習內容。例如,在做發展學生腿部力量素質練習時,教師可安排“木頭人”游戲教學,教師制定比賽規則,如“高抬腿”代表學生可以動,且學生需要在行進間完成高抬腿練習,而“后踢腿跑”則要求學生不能動,必須保持木頭人的姿態。學生根據教師的統一口令進行練習,游戲規則中練習不同身體部位的素質。通過開展這樣充滿樂趣的學習游戲,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其次,教師還要關注中學生的心理發育結構特點,根據中學生不同時期的心理發育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要趨向于成熟一點,且他們會擁有一些滿足自我心理需求的小團體,學生體育榮譽感與自豪感在此階段表現得更加明顯。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到中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發育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體育教學方法。比如在“前滾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榜樣學習法、比較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比賽學習法等教學方法。采用榜樣學習法是激勵學生看到榜樣的力量,從而讓學生產生自我效能感;采用比較學習法是利用學生團體與團體之間的相互比較的特點,讓學生在比較中增進自我技術技能的習得能力;采用比賽學習法是利用團隊之間的競爭性以激發學生的求勝欲。教師在此階段,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設置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熱情的方法。

四、基于不同教學情境的教學方法運用

教學情境的設置是體現體育課程教學多樣性的一大特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中學階段的“實心球”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伊始可以問學生:“古人的生活中有沒有運用到投擲方面的工具?我們學習實心球的目的是什么?”隨后教師釋疑,投擲是古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需要利用手中簡單的利器以擊中獵物來獲得食物。當學生知道學習運動技能的背景后,教師可以在操場上布置不同地點的標志盤,哪組學生擊中目標比較多,哪組獲勝。在此游戲情境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層層深入到體育運動學習中,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而學。

總之,體育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是為了體育課程內容更好地傳授,學生更好地習得體育運動技能。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課程內容、不同技術動作階段、不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不同教學情境中探索研究不同教學方法以及方法間的組合,以此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方法選用技巧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張振華.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申海榮 單位:南京市金陵中學岱山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