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研究

時間:2022-07-04 03:30:20

導語: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升研究

1SWOT分析法的內涵

SWOT戰略分析法的主要內容是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也就是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其中,SW可以歸為一部分,主要用來分析內部條件,而OT則可以歸為第二部分,主要用來分析外部條件。以四象限列出具體環境因素后,組織的決策者就可以一目了然目前的發展狀況(見圖1),這為企業組織制定戰略、全盤謀劃提供了支撐,是戰略分析中最常見的方法之一。而此方法在分析公共圖書館的情況時,同樣也適用。

2公共文化服務中圖書館的內部環境分析

(SW)2.1優勢(Strengths)(1)資源豐富,體驗真切。2017年,我國圖書總藏量達到了9.70億冊,同比增長7.5%。與此同時,公共圖書館行業機構數量在2017年達到了3166個,呈逐年增長態勢。公共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與書籍的親密接觸,感受閱讀、學習的氛圍,這是其他任何方式的閱讀無法比擬的優勢。(2)以人為本,服務大眾。近年來,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提出,公眾對公共圖書館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公共圖書館也在想方設法吸引讀者前來閱讀。為此,圖書館實施了很多新政。比如,國家圖書館從2008年起免費向大眾開放;部分地市級圖書館設置了館長意見箱,隨時接受公眾的監督和建議;圖書館以服務民生為本,為邊遠地區的孩子和留守兒童捐贈了圖書,提供了閱讀支持等等。這些都體現出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也為未來圖書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2劣勢(Weaknesses)(1)圖書館布局不盡合理。公共文化服務應該遵循“公平”的原則。但根據我國的國情和圖書館的功能,分層服務、重點服務將是一個長期探索的焦點。目前來看,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的分布并不平均,發達城市圖書館的數量較多,而且在一個城市中,圖書館的布局也不盡合理,一些圖書館的選址并沒有起到方便群眾借閱的作用。(2)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升。圖書館是文化服務的窗口,其本質和宗旨都是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該具有基本的文化服務技能和公關協調能力,同時還應具備圖書情報方面的專業知識,為廣大人民群眾解決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提供滿意的服務。但一些地方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尤其在當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發展如此快速的社會中,這些人員由于年齡偏大、學歷較低,尚不具備信息化處理能力。

3公共文化服務中圖書館的外部環境分析

(OT)3.1機會(Opportunity)(1)來自國家的政策支持。今年來,我國政府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給予了高度重視,連年頒布相關政策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旨在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開始實施,為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發揮圖書館功能,推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2)來自現代化網絡發展的信息技術支持。根據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底,我國網民已達到了8.29億,手機網民達到了8.17億。公共圖書館也在順應時展潮流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整合數據資源,建立網絡資源數據庫。目前有很多圖書館與超星集團等合作建立網絡圖書館,使得人們通過手機就能夠實現更為強大的圖書借閱、預覽功能。(3)來自全社會對于全民閱讀的關注?!度耖喿x“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的推動了全民閱讀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發展,國家推廣全民閱讀活動引發了全社會對于該項活動的關注,同時也刮起了一陣閱讀風潮。公共圖書館作為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主力,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擴大圖書館的忠實讀者群,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提升圖書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3.2威脅(Threats)(1)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不足。雖然國家政策導向向公共文化領域傾斜,但公共圖書館畢竟是公益性的文化機構,是非盈利性質的,因此其日常運營和發展的資金都來自政府的全額資助。這部分資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對于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已經無法滿足圖書館的發展了。(2)公共圖書館不再是讀者的唯一選擇。公共圖書館以為人民群眾提供閱讀服務為主。然而網絡技術和智能手機的出現使得閱讀變得更加容易。人們通過移動客戶端就能實現海量資源的閱讀,再加上各種閱讀App、聽書App不斷上線,讀者的閱讀習慣被改變,圖書館已不再是讀者閱讀唯一選擇和第一選擇了。

4圖書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途徑

4.1調整結構布局,創新服務形式。(1)深入基層,建立總分模式。圖書館應該是人民群眾身邊的閱覽室,時刻為群眾提供閱讀服務。圖書館應該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明確讀者群所在地,以社區為單位,創建分館和公共外借點,擴展圖書館服務功能。同時還可以以家庭為單位,創新“一家一證”新模式,使每個家庭成員都可以享受會員待遇,培養學習意識,形成學習習慣,推動學習型社區的建設。(2)共享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要想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功能作用,單單依靠一家圖書館是不行的,圖書館應該要加強與高校、企業、兄弟圖書館的聯絡和合作。高校圖書館本身就具有大量的館藏,專業書目較多,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聯合后,館藏數量增加驚人,同時還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專業的圖書信息資源。而與企業及兄弟圖書館的合作則能夠加速圖書館文獻的資源整合,提高圖書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在網上建立圖書數據資源共享平臺,方便讀者閱讀。4.2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軟硬件建設。(1)設立專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硬件設備是發展的基礎。圖書館不能單純依靠政府資金維持,要主動出擊,想方設法籌措資金。一是要適時采購所需的基礎設備,并做好后期的更新維護。二是要把硬件設備的采購金額納入圖書館年度預算中,設立專項基金,專門用于建設圖書館的相關資源平臺。(2)注重培訓,加強館員隊伍建設。人是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為了能夠給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應該要求圖書館從業人員在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基礎上加強思想政治素質和信息技術素質的建設。圖書館要定期舉辦培訓、講座、實踐操作課等,提升其政治敏感度和網絡技術應用能力。4.3著力文化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1)響應號召,推廣全民閱讀活動。首先,要大力支持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圖書館要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可以成立專項活動小組,負責長期推動該活動。其次,要借助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提升圖書館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注重線上和線下同時開展活動,集聚讀者人氣。(2)利用新媒體,打造品牌文化活動。建立微信公眾號,以手機為載體,不定時推送優秀作品和暢銷書籍,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發送圖書館的前沿資訊,新書公告等,為讀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資訊;充分利用微信功能,設置會員人工客服在線服務,隨時幫助讀者查閱書籍、解決問題。建立微信或微博讀書會討論群,給廣大讀者提供分享交流的平臺和機會,增進讀者間的溝通。此外,要完善網絡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建立圖書資源電子數據庫和圖書資源信息共享工作平臺,打造“一體化”的圖書資源體系,推出精品活動,樹立圖書館的網絡品牌形象。

5結語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路徑之一,深入研究公共圖書館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分析公共圖書館的優勢和缺陷對圖書館在未來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昊琳,陸行素,張幸.公共文化服務中公共圖書館發展的SWOT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1):30-35.

[2]國麗瑩.公共文化服務中少兒圖書館發展的SWOT分析[J].圖書館學刊,2011(12):80-82.

[3]2018年我國公共圖書館數量不斷增加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EB/OL].(218-11-15).

作者:彭雙梅 單位:固始縣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