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構思

時間:2022-10-19 10:05:13

導語:道孚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構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孚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構思

一、道孚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與不足

區位條件是決定旅游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放眼全國,道孚地處中國西部;置身四川,道孚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東北部,東鄰情歌故鄉——康定,北靠丹巴美人谷,沿雅礱江大峽谷南下可抵達雅江縣,驅車西進可到達格薩爾故里——德格。它不僅是貫穿康東和康北地區的黃金通道,也是古代民族走廊和茶馬古道的交通要道,還是甘孜州府康定通往北路八縣的第一站和通向西藏的門戶。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四川省將進一步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特別是康定機場的通航、東俄路的改造、雅康高速路的建設等將為道孚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旅游文化興起一股“藏地旅游文化熱”,許多人以到過藏區旅游為榮,作為“西環線”和“香格里拉生態旅游文化區”旅游文化圈重要節點的道孚縣,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必將進一步凸顯。道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游文化資源密集,遍及22個鄉鎮,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皆有,星羅棋布。如夢幻仙境般的亞拉風光;被譽為“康巴阿勒泰”的玉科立體大草原;清廷御賜的皇家寺廟惠遠寺;十一世達賴的誕生地;語言、服飾、婚俗、民居、飲食等都與外界不同的扎壩走婚部落;被譽為“世界民族建筑藝術的奇跡”的藝術藏民居等。經過歷史的沉淀和歲月的洗禮,道孚形成了木雅文化、農耕文化、游牧文化、走婚文化、格薩爾文化等多種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結構,成為了五彩斑斕、百花齊放的文化圣地。這些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無疑是道孚發展旅游文化產業、打造旅游文化精品的最好題材。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外力的推動,道孚旅游文化項目的開發資金極其匱乏,2001至2009年,道孚縣旅游文化發展資金僅300萬元,這導致景區開發欠廣度和深度。目前,全縣旅游文化開發尚處于初級水平,現有景區、景點小而散,看點不突出,特色不鮮明,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強,影響力不大,沒有形成具有支撐力的旅游文化精品和具有震撼力的旅游文化龍頭項目。在游客心中,道孚僅僅是川西旅游文化環線的一個過境地,缺少統一、鮮明的品牌形象。此外,在美麗的自然景色背后,道孚的藏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并沒有與旅游緊密聯系,發揮出優勢。在全省旅游文化業“十二•五規劃”中,僅亞拉雪山(多縣共有)列入五個特色旅游文化經濟區中的環貢嘎生態旅游文化區,八美鎮列入100個特色旅游文化小城鎮;在2012年全省四個一批重大旅游文化項目中,道孚無一個旅游文化項目列入。由此可見,道孚在全州旅游文化發展中僅居于中下游水平,遠在康定、瀘定、稻城、丹巴之后。

二、加快發展道孚旅游文化產業的思考

道孚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從道孚縣情及甘孜州情出發,因地制宜,找準產業定位,舉全縣之力,從區位、交通、資源開發、品牌打造等方面入手,率先啟動創建一批國家A級景區,打造一至二個拳頭旅游文化產品,再實施政府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全域旅游文化發展。

(一)明確旅游文化產業目標近年來,道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但作為一個現實基礎十分薄弱的產業,其在省、州旅游文化發展中仍然排位靠后。為此,要從近期和中長期的角度明確目標,積極規劃,分段開展工作。首先,瞄準近期發展,奠定旅游文化發展基礎,初步形成新興產業。在“十二•五”期間,要搶抓機遇,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完善旅游文化基礎設施,先期打造以八美土石林、亞拉雪山、惠遠寺、龍燈大草原為代表的東部旅游文化區和以藏民居藝術、靈雀寺、白塔、龍虎溝溫泉、鮮水鎮濕地為代表的中部旅游文化區,打捆創建八美、鮮水古鎮兩個A級旅游文化景區,形成拳頭產品,提升旅游文化綜合接待能力,形成旅游文化接待人數和旅游文化總收入井噴式增長,建成四川知名旅游文化品牌,甘孜旅游文化大縣,實現旅游文化產業跨越式、擴張式發展。到“十二•五”末期,旅游文化產業帶動其他相關行業增加值在全縣生產總值中的份額應達到30%左右。其次,著眼遠景規劃,基本形成戰略支柱產業,建成全國知名旅游文化品牌。作為四川旅游文化資源大縣,道孚要努力優化旅游文化產品體系,切實增強旅游文化業的綜合競爭力,進一步調整旅游文化產業結構,合理配置旅游文化業“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全面實施全域旅游文化發展,形成以八美五彩游為龍頭,以龍燈大草原生態文化旅游為主線,以扎壩走婚文化和玉科大草原游為兩翼,以鮮水鎮藏民居鄉村旅游文化、勝利白塔休閑游和靈雀寺宗教旅游文化等為亮點的全域旅游文化發展格局,實現旅游文化產品的精品化,做優、做強道孚旅游文化品牌,使旅游文化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進一步提高,逐步發展成為道孚縣域經濟的戰略支柱產業。到2020年,力爭使旅游文化業帶動其他行業增加值在全縣生產總值中占50%左右。此外,還必須要清楚認識到,旅游產業的生命力在于自然美景背后的文化。因此,在旅游文化產業的定位上,必須要充分注意藏區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道孚特有的地方文化在旅游發展中的作用,這些文化包括舞蹈、歌曲、雕刻、民俗等。要讓文化深入旅游者的心靈,這樣才能使道孚的旅游文化產業具有持續的、強勁的生命力。

(二)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道孚食、住、行、訊等基礎設施條件雖大有改善,但發展不平衡、功能不協調。從康定到道孚,沒有高等級公路通往景區、景點,賓館建設、餐飲住宿、導游導購、車輛加油及維修等還不具備提供優質旅游文化服務的條件。即使作為全縣重要旅游文化集散地和目的地的八美鎮,目前也還處于無星級賓館、無購物接待、無休閑娛樂、無景區客運、無旅游文化咨詢的“五無”狀態。當前,要配套建設旅游文化標識系統、數字信息系統、自駕游服務系統、旅游文化交通系統、旅游文化酒店餐飲業、旅游文化商品加工銷售系統;要通過合作經營、入股等多種方式建設星級飯店、星級藏農樂、星級餐館、游客中心,大力提高旅行社網絡經營能力;要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道路交通指示牌、公共廁所等配套服務設施,規范和完善旅游文化標識,增強城市的旅游文化服務功能;要提供人性化服務,發揮資源優勢,加大吸引力度,穩定發展客源市場。根據道孚的區域位置和旅游文化資源現狀,目前道孚可以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為基本市場,以廣東、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為重點市場,在發展自駕游、自行車騎游基礎上,拓展團隊游市場,逐步開拓大西南旅游文化市場,力爭形成重點突出、渠道多元、增長穩定的客源市場格局。

(三)推出有競爭力的旅游文化產品產品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地方旅游文化最根本的競爭力就在于其獨特、高端的旅游文化產品。立足道孚的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可積極發展民俗風情旅游文化、生態旅游文化、度假休閑避暑旅游文化、康巴高原科考探險旅游文化等產品。其一,民俗風情旅游文化產品。道孚縣擁有燦爛的農耕文化、藏居文化、宗教文化、木雅文化、格薩爾文化、走婚文化等,可以利用這些文化底蘊深厚、民族格調濃郁的旅游文化資源,打造極富特色的道孚-八美民居考察及民族風情體驗游、惠遠寺-然姑寺-靈雀寺等寺廟文化考察游、扎壩走婚文化體驗游等。同時,應進行民俗文化的配套建設,包裝推出游客參與性強的節目,以適應不同風格和要求的游客。其二,度假休閑旅游文化產品。八美石林、亞拉雪山、龍燈大草原、玉科立體草原、亞拉溫泉、龍普溝溫泉等景點宜開發度假村、星級藏家樂、汽車自駕游營地等旅游文化項目,并進行整體開發,形成規模效應。同時,還要注重旅游文化品種的多樣性、趣味性和參與性。可推出亞拉溫泉-龍普溝溫泉-新娘溝溫泉-玉科溫泉-七美溫泉休閑度假游;草原騎馬賞花攝影游;高原避暑度假游等。其三,康巴高原科考探險旅游文化產品。康巴高原具有與內地不同的獨特氣候、地理和動植物景觀,可在此基礎上發展康巴高原科考探險游,如亞拉雪山科考旅游文化線、亞卓鄉高山湖泊探險旅游文化線、野生動物考察游線等。

(四)廣泛開展旅游文化宣傳道孚應根據自身特點,通過多種途徑,做好旅游文化的營銷、宣傳和推廣工作。可以向社會公開征集或發動全縣討論來確定道孚旅游文化形象宣傳主題口號和旅游文化形象標識;還可以通過各種節慶活動加強宣傳,如辦好賽馬節、安巴農耕節和扎巴攀碉節等,以節會友,以節促銷;可以根據景點特點完善導游詞,改變以往教條化、死板式、程序性的解說,推出貼近游客、反映現實、突出文化、融入現代特征的導游詞。要積極構建全方位促銷網絡,把旅游文化宣傳與經貿、會展、文化、招商等有機結合起來,將旅游文化發展貫穿到電視、網絡、賓館、商場、廣告等各個環節、細節中去,加大和周邊縣以及州聯合宣傳的力度。現階段可以在成都、雅安、康定等地設置道孚旅游文化示意圖,加強與丹巴、康巴、海螺溝景區和旅行社的合作,搞好旅游文化線路的對接,互相推薦、互送客源、實現雙贏。要積極培育新客源,加強對客源地市場及出游影響因素的研究,進一步明確要開發的客源市場,不斷增強宣傳、促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確保客流量穩定、快速增長。

(五)積極建設旅游文化人才隊伍專業人才匱乏、旅游文化人才隊伍總量嚴重不足以及高素質人才缺乏是制約道孚旅游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因。目前,道孚旅游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較為單一,大量缺乏從事旅游文化規劃、旅游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旅游文化景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從事電子商務、分時度假旅游文化網絡管理、旅游文化資本運營的人才更是奇缺。全縣有資質的導游為數不多,宗教歷史文化旅游圣地惠遠寺、靈雀寺、燃姑寺等都沒有專業的導游和講解員,游客只能觀其外在結構而無法了解文化內涵,導致景點的吸引力大大減弱。此外,全縣從業人員知識水平普遍偏低,賓館、飯店服務人員大多只有初中甚至初中以下的學歷,基本不會講外語。為此,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立足長遠、以人為本,把旅游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制定人才引進和培養的有效辦法,努力造就一大批領軍拔尖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為旅游文化強縣建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六)發展具有可持續性的旅游文化產業鏈條道孚的旅游文化產業發展起步晚,很多紀念商品都是從沿海地區或者西藏買來的,缺乏自身特色。道孚當地的土特產品也因科技含量低、檔次差而缺乏藝術性和收藏性。木雕、松節、美味牛肝菌(俗稱大腳菇)、人參果、風干牦牛肉、臭豬肉等旅游文化產品的開發也都還處在初級階段,散、小、弱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產品說得出口、拿不出手。此外,對安巴節、賽馬節、寺廟法會、燈會、藏歷年以及春節旅游文化節日的開發力度不夠,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嘛呢經舞等為代表的旅游文化演出尚未成型,“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配套不夠,旅游文化產業鏈條斷裂,旅游文化產業的推動效應未得到有效發揮。為此,道孚應集中優勢、集中資源,發揮人才作用,積極發展產業鏈條,從規模上下工夫,以產業帶動促循環發展,實現旅游文化產業鏈條的可持續性發展,真正做大、做強旅游文化產業。

作者:肖兆飛單位:四川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