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探析

時間:2022-05-19 11:02:36

導語:“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探析

媒體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中擔負著重要職能,它是推動“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保障“一帶一路”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信息交流平臺。筆者以海南媒體赴伊犁大型采訪活動促進兩地文化旅游發展為例,以新聞學、經濟學理論為指導,探索媒體在“一帶”與“一路”文化旅游產業互聯、互動合作發展中的主要運作模式。

一、媒體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中的重要職能分析

(一)媒體是推動“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要動力

媒體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需要各方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優勢旅游資源進行有效結合,媒體作為宣傳的前沿和重要信息交流平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廣大媒體承擔著“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的宣傳員功能。蓬勃興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旅游每天都有新變化新進展,廣大媒體能夠加強對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新形勢新特點的報道力度,突出報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旅游合作的新亮點新趨勢,客觀地介紹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旅游資源、旅游景區、旅游產品、旅游經濟發展情況,特別是要在新聞報道中增加更多的國際旅游合作中的經濟元素、民生元素、文化元素,講好共贏發展文化旅游國際合作的故事。二是媒體要擔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旅游合作的闡釋者功能。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一旅游出境人口和消費大國,是世界第三入境旅游人口大國,但還不是世界旅游強國。中國在國際上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游合作中,還許多不和諧的因素。廣大媒體應該牢牢把握未來國際旅游發展的大勢,全面宣傳中國與各國文化旅游國際合作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促進“五通”的橋梁紐帶作用,把合作共贏的絲綢之路文化旅游惠及各國人民的利好和特點闡釋好。多報道中國與周邊國家開展國際旅游,增強睦鄰友好關系,多提供準確的信息,排除不利于各國公民出入境旅游的顧慮和干擾,努力為“一帶一路”文化旅游國際合作建言獻策,凝聚共識,讓亞歐各國人民通過出國旅游了解“一帶一路”戰略的遠景和共同建設、共同發展的愿望。三是媒體要承擔“一帶一路”文化旅游國際合作的推動者功能?!耙粠б宦贰蔽幕糜螄H合作離不開廣大媒體的共同參與。全球旅行者大都是從各種媒體上獲得各種旅游信息的,離開媒體的配合,國際旅游將無法運行。

(二)媒體是保障“一帶一路”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信息交流平臺

媒體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中具有宣傳平臺優勢。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吸引了國外眾多游客來中國旅游,大量中國游客也希望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觀光旅游,各類媒體擁有為國內國際旅游者提供多元旅游信息的平臺優勢。如國內外旅游信息服務、旅游景區現狀和質量、旅游賓館位置、質量和價格、旅游交通設施、旅游地安全保障、民俗餐飲服務條件等。

二、海南媒體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合作中的成功實踐

(一)海南與新疆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南西合作中地位

1.海南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的南橋頭堡。海南省位于我國最南端,由18個市縣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組成,陸地國土面積3.54萬平方公里,授權管轄海洋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為我國第二大島嶼。海南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比較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生態環境始終保持全國一流水平,旅游業快速發展,旅游產品日益豐富,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旅游綜合接待能力不斷提升,一批高質量的度假區、景區景點呈多元發展態勢,全省旅游飯店達到400多家,4A級以上旅游景區12家,2009年接待游客過夜人數2250.3萬人天次。海南國際旅游島是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省辦經濟特區22年來,海南島已從昔日落后的邊陲島嶼發展成為初步繁榮的經濟特區,其海上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三面環海的地理條件,它是全國唯一的海洋旅游大區。海南省不僅有世界一流的國際旅游城市三亞市,而且海南省的??谑?、瓊海市、東方市、五指山市等各縣市都是各具特色的旅游城市。特別是三亞市的天涯海角風景區、南山文化旅游區、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大東海精品潛水基地、蜈支洲島熱帶海島旅游區、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蝴蝶谷景區、亞龍灣潛水天堂、南田溫泉旅游景區、大東海之濱的熱帶雨林廣場、海思藍潛水中心、三亞千古情旅游景區等,構成了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海濱休閑和海洋文化旅游的百花園,已成為全國面向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的橋頭堡。2.新疆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旅游發展的核心區。新疆是亞太與歐洲兩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和樞紐,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地緣優勢。新疆與8個國家接壤,擁有17個國家一類陸路開放口岸和兩個航空口岸,地緣優勢非常明顯,直接連通國內國際兩個13億人口的大市場。特別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以及未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全面發展,都離不開新疆的橋梁紐帶和中轉基地的作用。中央提出,要以通道建設為依托擴大新疆對內對外開放,立足區位優勢,把新疆建設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為此,新疆提出“六大舉措”:即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交通樞紐、重要能源大通道、向西出口制造業基地、區域性商貿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交流中心”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戰略構想,并提出了要當好絲綢之路經濟帶橋頭堡、排頭兵的目標。2014年6月,首屆絲綢之路旅游發展會議在新疆召開,沿線14個國家和西北5省區參加,共同發表了《烏魯木齊宣言》。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空中走廊”的努力也結出豐碩成果,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旅游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2014年,新疆接待入境游客150多萬人次,創匯近5億美元,其中來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周邊國家游客人數達120多萬人次。

(二)海南媒體赴伊犁大型采訪活動促進文化旅游發展的成功實踐

為了貫徹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谑形M織海南省各媒體開展了“千年古絲路,又聞駝鈴聲”大型采訪活動。海南新聞媒體采訪團有30多人組成,包括《海南日報》、《??谌請蟆贰ⅰ逗?谕韴蟆返榷嗉倚侣劽襟w的記者和工作人員,先后沿古絲綢之路采訪了西安市、蘭州市、哈密市、吐魯番市、烏魯木齊市、伊寧市等主要結點城市。采訪的內容包括了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經濟、文化、民族、地理等內容,同時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的發展優勢、發展現狀、經濟社會成就、人民生活狀況、民族文化形態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采訪。在采訪過程中聯絡了中國東南部與西北部的人文、旅游、經濟等活動,同時采取了邊采訪邊發表新聞作品,宣傳各地在“一帶一路”中的新生事物,產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益。1.海南媒體赴伊犁大型采訪活動促進了海南與新疆的文化交流。海南以海洋文化為主要特色,新疆以草原文化為主要特色,新疆和海南遠隔萬里,兩地的文化交流過去很少開展。這次海南媒體采訪團赴新疆開展大型采訪活動,不僅將海南的海南文化、黎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宣傳到了新疆,同時將新疆的歷史文化和各少數民族文化內容宣傳到了海南和全國各地。在海南媒體采訪團到伊犁采訪過程中,與伊犁各族人民廣泛接觸,特別是在伊寧市絲綢之路旅游城和絲綢之路博物館召開的海南——伊犁絲綢之路旅游城“千年古絲路又聞駝鈴聲”文化旅游專家座談會上,媒體記者與當地專家學者交流中,了解到許多草原絲綢之路的動人故事。海南采訪團一行參觀了伊犁絲綢之路博物館后,??诰W特派記者曾麗園在??诰W上發表了文字報道和攝影作品,稱: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是陸上古絲綢之路的最后一站,也是這次“千年古絲路•又聞駝鈴聲”海南絲路行采訪報道第一站的最后一個城市。海南是中國的最南端,伊犁是中國的最西端;海南有一望無際的大海,伊犁有遼闊廣袤的草原;海南正在建設國際旅游島,伊犁正在打造國際旅游谷。海南與伊犁雖然一南一西,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伊犁也正尋求與海南更深層次的合作。[1]海南媒體采訪團借專家學者之口,在報刊和網絡上宣傳了伊犁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特點。伊犁州專家顧問團專家顧問李敏教授向采訪團記者介紹:“伊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天馬文化、草原文化、屯墾文化和通道文化……兩千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了連接中國與中亞各國及歐洲的古絲綢之路,伊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笔购D细髯迦嗣衲酥寥珖嗣窳私饬艘晾绻糯鸀鯇O絲草原綢之路的起源和伊犁豐富的歷史民族文化,為伊犁國際旅游谷做了一次成功的免費廣告宣傳。2.海南媒體赴伊犁大型采訪活動促進了海南與新疆的旅游合作。海南國際旅游島是國務院批準的國際旅游改革開放實驗區,在全國旅游開發、發展和改革中居于龍頭地位。新疆伊犁國際旅游谷是中國西部面向中亞的國際旅游勝地,具有“不到新疆不知祖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的美譽。伊犁人長期以來在向海南國際旅游島學習新的旅游理念、旅游發展模式和旅游管理經驗。特別是中央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后,伊犁和海南的專家學者首先提出了實施“南西合作國際旅游發展戰略”的新思路。伊犁西部生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伊犁師范學院中國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友文教授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旅游學院院長金海龍教授共同研究和發表了《中哈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南西合作”模式與路徑》[2]和《論聯接“一帶一路”的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戰略——以中國海南與哈薩克斯坦“南西合作”為視角》[3]兩篇論文。在這一次海南新聞媒體到伊犁采訪活動中以《海南新疆兩地旅游互吸引南西合作前景妙》[4]為題,在《??谕韴蟆飞辖榻B了伊犁和海南學者提出的這一主張,使海南新疆兩地旅游南西合作的新絲路、新理念、新對策宣傳到了全省和全國各地。海南日報特派記者在題為《旅游“做媒”南西牽手》的報道中稱“2014年7月,海南瓊州學院(現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旅游學院、三亞旅游協會與伊寧市旅游局簽署旅游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按照協議,伊寧市將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加大“冬到三亞,夏到伊寧”宣傳,建立可行、務實的合作發展機制,合力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區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海南新聞媒體采訪團的大力宣傳推動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與伊犁師范學院和伊犁絲綢之路經濟帶協同發展研究院關于南西合作又有新動作,特聘伊犁師范學院中國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和伊犁絲綢之路經濟帶協同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王友文研究員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客座教授。并由海南熱帶海南學院旅游學院院長金海龍教授領題,伊犁師范學院和海南熱帶海南學院專家教授聯合組成課題組向國家申報了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一帶與一路國際旅游融合發展戰略模式及路徑研究》,準備海南熱帶海南學院和伊犁師范學院“南西合作”聯合攻關,形成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中央和海南、新疆兩省區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參考。3.海南媒體赴伊犁大型采訪活動探索了媒體在促進一帶一路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功能。中國中西部經中亞到歐洲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所屬區域,與從中國南部省區經南海到東南亞各國的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所屬區域,是相對獨立的兩大國際合作戰略區域。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優于西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和地區,只有將“一帶”和“一路”有機聯系起來共同發展才能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由于這兩大區域相隔距離甚遠,只有加強對兩地互動合作的宣傳,才能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引起高度重視。這次海南新聞媒體采訪團的采訪活動就是對聯接“一帶一路”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的有益探索。

(三)海南媒體赴伊犁大型采訪活動對促進區域文化旅游合作發展成功實踐的意義

一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海南省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改革開放試驗區性質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后,2015年又被批準為首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雖然旅游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有了巨大成就,但是就國際旅游島的“國際”二字使終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短板”,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全省國際旅游總人數和國際旅游總收入始終徘徊在低增長率的層面。沒有國際旅游的長足發展,海南國際旅游島很難稱其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旅游島”。就目前專家預測,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國內客源市場主要在中國北部和西部,國內、國際客源市場主要在氣候較寒冷的中亞地區、俄羅斯和歐美國家。包括中國新疆和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成為與海南國際旅游島國際旅游南西合作的最佳選擇,不僅具有旅游經濟長足發展的重大意義,更具有國際戰略體現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能否在人文領域順利推進的重大政治意義。二是具有重大經濟意義。海南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70年代以前都是我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其它發達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果走工業富省之路對兩省區良好的生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危害較大,發展第三產業應該是兩省區的主要發展方向。實施海南與新疆國際旅游南西合作戰略,不僅能夠拉動兩省區的國內旅游,同時能夠拉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海南和新疆兩省區的旅游產業。要想以旅游產業拉動商貿物流、文化產業、信息化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必須要充份發揮媒體的宣傳功能,借助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趨勢,促進海南和新疆經濟的良性發展,走出一條生態、綠色、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三是具有重大社會意義。海南省和新疆的民生問題始終是黨中央非常關心和重視的重大問題。因為歷史原因和地理原因海南和新疆的工業發展相對落后,能夠給城鄉人民提供的就業崗位不充足,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旅游產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是提供社會就業崗位最多的產業形式,也是城鄉人民群眾通過現代服務業增收最多的產業形式。因此,要通過充份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輿論功能,實施海南與新疆、中亞各國國際旅游南西合作發展戰略,對促進海南和新疆擴大城鄉居民就業,促進城鄉居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四是具有重大文化意義。海南省和新疆是中華文化中南方海洋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總代表,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通過實施海南與新疆、中亞各國開展國際旅游南西合作發展戰略,可以將海南和新疆各民族文化與中亞等絲綢之路文化進行合作與交流,不僅能夠體現中國五千年文明古國璀璨的歷史文化,同時能夠用文化為紐帶聯系“一帶一路”各國和地區的政府和人民,實現民心相通的良好效果。因此,海南與新疆兩地運用媒體的宣傳輿論功能,共同弘揚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的優秀歷史民族文化。這對海南省和新疆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構架中的核心區都具有重大文化意義。

三、媒體在“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發展中合作模式探析

(一)南西互動合作模式

所謂南西互動合作模式,是指我國南部省區媒體與西部省區媒體在完成統一的新聞合作任務中,互為目標、互為動力的一種運作范式。在南西互動合作中采訪媒體與被采訪地區單位,都是主體,都是主動方,互相配合,取得統一目標。海南采訪團在中國最西部的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開展“千年古絲路,又聞駝鈴聲”大型采訪活動中,不僅將東南沿海特別是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絲綢之路文化旅游活動情況向伊犁州黨政領導、旅游部門、專家學者做了傳播和宣傳。同時,將采訪伊犁專家學者關于古代烏孫文化和哈薩克草原文化旅游方面的鮮活內容傳播和宣傳到了我國東南省區,甚至全國各地,打破了傳統新聞媒體的區劃限制。南西互動合作模式的實現形式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合作方式的互動,南方媒體對西部的采訪活動本身同時又是西部媒體對南部地區的采訪;二是合作內容的互動,在南部媒體采訪的主題內容也是西部媒體采訪的主題內容,只是在采訪的內容的側面和利用方式不同,但它取得的新聞效果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如在采訪中,伊犁州的專家學者表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而伊犁作為我國的西部通道,意義重大。在此條件下,海南與伊犁旅游的“南西合作”令人期待。[5]海口晚報2015年10月27日一條新聞,借用伊犁日報社副社長景德明研究員的話說“南西”旅游合作有著交通條件改善等許多有利條件,聯合開發兩地旅游產業,突出兩地文化特色,可促進雙方多元合作,帶動多方面可持續發展。這是海南和伊犁兩地文化旅游界在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做貢獻?!币晾缰輰<翌檰栒J為,如果“南西合作”戰略能夠實施,海南和新疆伊犁及哈薩克斯坦將擔負聯通“一帶一路”的橋梁,一個國際化的旅游品牌或將出現[6]。這條新聞后在不到二個月時間內,網民在網上的點擊次數達到739次,報紙發行量和網上點擊率共同形成了廣泛的影響,??谕韴筮@次采訪活動對公眾的吸引力十分強烈。

(二)南西互利合作模式

所謂南西互利合作模式,是指我國南部省區媒體與西部省區媒體在完成統一的新聞合作任務中,產生互惠互利良好效果的一種運作范式。在南西互利合作中,取得采訪媒體所在地區和單位與被采訪地區和單位互利共贏的良好效果。南西互利合作模式的實現形式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體內合作的互利共贏。即南部省區媒體與西部省區媒體在實現新聞采訪完成報道任務的過程中,在新聞領域內部實現東西互惠互利,互利共贏的新聞成果。二是體外合作的互利共贏。即南部省區媒體與西部省區媒體在實現新聞采訪完成報道任務的過程中,為媒體所在的兩大區域經濟社會合作中實現東西互惠互利,互利共贏的社會經濟成果,這種成果不僅僅是新聞媒體單位的業務方面的工作成績,而且是直接帶來或影響到兩個區域在文化旅游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效。

(三)南西互融合作模式

所謂南西互融合作模式,是指在南西互動合作模式、南西互利合作模式基礎上的一種更高層次的南西合作模式,是指我國南部省區媒體與西部省區媒體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將與旅游合作有關的各項工作,看成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采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種運作范式。南西互融合作模式的實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兩個層次:一是南西部媒體單位以“一帶一路”戰略目標和重大任務的實現作為雙方共同的新聞宣傳任務,形成宏觀合作的制度安排和載體。二是南西部媒體單位要圍繞“一帶一路”戰略目標和重大任務提高能力建設中,采取互為助手、互為培訓基地、互為智庫、互為信息采集場,形成微觀合作的制度安排和載體。在南西互融合作中,通過這次采訪活動推動了媒體所在地區和單位與被采訪地區和單位相互了解,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新趨勢,伊犁西部生態科學研究中心、伊犁絲綢之路經濟帶協同發展研究院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建立合作關系,在共同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上海合作組織帶動下的中哈草原文化國際旅游合作模式研究》的基礎上,又聯合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帶”與“一路”國際旅游合作戰略、模式及路徑研究》,將聯合海南和新疆專家學者共同為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做貢獻的工作實踐為素材,為論據展開。

作者:陳 霖 王友文 單位:1.伊犁晚報社 2.伊犁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曾麗園:南有海南西有伊犁“一帶一路下南西合作”令人期待,海口網2015-10-23.

[2]王友文,金海龍:中哈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南西合作”模式與路徑,旅游縱覽.2015年第6期.P140-143.

[3]王友文,金海龍:論聯接“一帶一路”的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戰略——以中國海南與哈薩克斯坦“南西合作”為視角,當代旅游.2015第10期.P3-8.

[4]海南新疆兩地旅游互吸引南西合作前景妙,??谕韴?2015-10-27.[5]??诰W10月23日訊.

[6]海南新疆兩地旅游互吸引南西合作前景妙,??谕韴?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