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時間:2022-07-25 11:07:18

導語: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摘要: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很多頗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遺址、故居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這與城市更新的初衷是相違背的,因此必須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使人們在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物質享受的同時,能夠繼承、發展歷史文化的脈絡,進而更好地完善城市的發展機制。

關鍵詞: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城市更新

隨著歷史進步車輪的滾動,城市的面貌也是日新月異,很多老物件被充滿現代氣息的建筑所取代。人們雖然享受到了現代生活的便利,但是內心總是感覺失落,時常懷念過去的城市環境。因此加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同步進行的研究勢在必行。文章將重點從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城市的發展歷程、城市更新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1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1.1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主要是在保持城市特色的基礎上,反映城市的發展、規劃歷程,保障傳統文化的傳承,實現其人文價值、文化價值、科研價值等。1.2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方式。(1)有形保護與無形保護相結合,實現歷史文化遺產從自身到價值的保護,從實體保護到文化保護;(2)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認識,充分發揮出其價值,不再單是文物自身的保存;(3)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建設和道德建設。

2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途徑

目前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方式運用比較普遍的是將其原樣保護起來,然后進行專業的修繕和維護,爭取使修繕及更換的部位與原有主體結構能夠自然結合起來,盡可能保持歷史文化建筑原狀。同時,根據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及作用,我國將文物保護工作按照行政等級劃分為國家重點保護、省級保護及縣市級保護3個等級。同時結合歷史文化遺產的原有用途、文物現狀及城市發展需要等因素,將其自身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此外,各級文化保護單位應注重開展相應的歷史文化的實踐活動,營造出良好的歷史文化氛圍,使得現代城市的人們都能在感受到歷史文化的真正內涵[1]。

3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歷程

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起源于約100年前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以國家立法的形式來推行的,雖然在此之前也有部分國家通過一定的法律約束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比如18世紀,英國為保護古羅馬的圓形劇場曾專門設立對其保護的法律,但是相對而言,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和個體保護性。在關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早期法律有20世紀30年代的《雅典憲章》、60年代的《威尼斯憲章》、70年代的“內羅畢宣言”、80年代的《華盛頓憲章》等。這些法律內容的不斷增加和側重點的更新,體現著國外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思想變化,不斷擴大文物的保護范圍,建立更加全面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反映了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歷程。從最初階段的保護著名建筑、重點建筑到保護一般的歷史傳統文化傳承,再到保護體現地域特色的當地歷史文化遺產,這些無疑不彰顯著人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在不斷增強。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中,精神需求也必不可少,加強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就更加重要。現代城市的節奏較快,人們的生活壓力較大,經常在忙碌了一天后莫名地感覺到失落,生活在由鋼筋混凝土圍繞的都市里,人們的思想更易被限制和禁錮,歷史文化遺址及建筑、傳統文化等都可以使得人們尋找到過往的記憶,進而放松身心[2]。

4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層次

根據文物本身的價值、城市發展的需要和文化遺產保護技術等將文化遺產保護的層次進行劃分,進而建立完善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根據各地城市發展歷程的不同,在建立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時,各地需要從文物古跡、歷史地段、歷史城區與發展軌跡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使文化古跡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得到充分發揮。如秦始皇兵馬俑就是講述秦朝歷史的最佳載體之一,不但具有很好的教育、經濟、藝術、科研價值,而且對加強本地民族、歷史特色的古建筑、名人舊居等的保護有重要意義,能夠充分實現歷史和現代的結合,形成城市發展史的展示樣本。4.1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管理。我國歷史悠久,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過多次變遷,有的仍然是大都市,如北京、南京等,有的則已變成二線城市,如西安、開封等。所以,對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文化遺產,需建立國家級的文化保護單位,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管理,發揮更廣泛的價值。4.2省級文化保護單位管理。省級文化遺產則主要是結合了當地的發展特色及民俗文化的寶貴財富,規模較國家級的文化遺產小,在本省市及周邊省份名氣、影響較大。省級文化保護單位進行統一的管理,有利于更好地進行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推動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4.3縣市級文化保護單位管理。縣市級文化遺產主要內容較為廣泛,常見的類型也比較多。以河北省棗強縣的董仲舒故居為例,董仲舒是漢朝著名大儒,時間久遠,當地經濟文化變遷較大,存留下的遺跡較少,大多是祖祖輩輩口述留存下來的關于董仲舒的故事,當地的縣級文化保護單位則充分引進民間資本,通過建設董子學校等方式來推動當地的精神文化建設進行。

5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可以充分發揮其豐富的人文價值和文化影響,利用知名度促進當地旅游文化的發展,有助于讓人們熟悉城市的發展歷史,對于優良傳統文化、藝術、技能的傳承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利于推進城市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發展。5.1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加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引導人們通過歷史文化來進行思想、文化、道德學習,充分發揮歷史文物蘊藏的教育意義和凝聚力,在維護城市的社會秩序穩定方面發揮無可替代的紐帶作用。5.2有利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歷史文化遺產是進行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素材,通過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光輝歷史,加強對優良傳統的繼承進而增強人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自豪感,發揮歷史文化遺產的精神文明教育作用,對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5.3有利于歷史研究和科技文化創新。歷史文化遺產是進行城市發展、規劃研究的直接史料,能夠為歷史研究和科技文化創新提供重要借鑒。大量歷史文化遺產中體現的古代科技和藝術,在目前仍然有廣泛的研究價值。通過對歷史文化的研究、借鑒和繼承,不斷推進我國城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5.4有利于城市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國古代優良傳統、科技及文化的具體體現,通過引導人們參觀、研究和借鑒文化遺產的內在價值,有利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進而對人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良好作用,從而促進城市良好社會風氣的營。

6城市更新的概念

人類從開始的野外生存到建屋居住,進而形成城市群體,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被鋼筋水泥所包圍,綜合城市的演變規律,城市更新主要包含原始農業社會、近代工業社會和現代科技社會3種模式。從以往的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的工具、普通百姓生存的地方到以人為本的現代化理念3種過程的演變,不斷進行城市的發展規劃。現代城市生活不僅是滿足人們對于居住和生活的需求,而且要能提供足夠的精神享受。現代城市更新的理念就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建設規劃要結合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特色,廣泛進行社會調研,聽取城市居民的意見和建議,才能建設出適合人們需求的城市生存環境。

7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結合的意義

通過加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相結合的研究,留住城區活的記憶,挖掘區域特色歷史文化,打造了一個個主題內容豐富、模式多元的博物館,形成了一個個博物館群帶。他們的創建不僅呈現了獨特的“博物館群”現象,也一定程度滿足了多元化的社會需求,讓居民在家門口就可輕松體驗參與。而且人們在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物質享受的過程中,還能夠繼承、發展歷史文化的脈絡,進而更好地完善城市的發展機制。在當前形勢下,城市建設需要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相結合,利用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資源,結合人們的實際需要,不斷推進現代化文明城市的發展進程,積極進行歷史文化研究,充分挖掘價值,使得在城市建設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堅持科學化的城市發展道路。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同樣是衡量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準,堅持科學化的城市更新,必須要注重在城市特征與價值建設方面歷史文化的更多引進。同時重視已有文化遺產與周邊環境的整體協調程度,通過建立有效地規劃機制,協調好歷史文化城市建設與現代科技的關系,在發揮政府統籌、規劃的同時,加強民間資本的引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建立城市發展規劃模型,組織歷史專家、經濟專家、建筑專家等方面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會談,實現傳統文化在城市的創造性發展,使得城市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8結束語

綜合上述,從某種程度上說,保留好一棟古建筑比建設一座摩天大樓更可貴。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不迷失,不急躁,留住記憶,留住美好。我們要從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實現民族復興的高度,認識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相結合的研究的重要性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認識到盡可能完整地保留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并使之傳之于后世,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城市管理者需要以歷史文化遺產為主體,充分發揮出其有形和無形的價值,以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為主旨,不斷探索和引進新的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更新方法,推行在實踐過程中更廣范圍地應用。與此同時,要結合實踐,加強對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更新結合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姜杰,賈莎莎,于永川.論城市更新的管理[J].城市發展研究,2009,16(4):56-62.

[2]梅聯華.對城市化進程中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11(2):4-8.

作者:張經緯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