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助推藥都發展戰略初探

時間:2022-06-16 11:19:49

導語:文化助推藥都發展戰略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助推藥都發展戰略初探

本溪市“藥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城市文化主要是由城市的物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綜合而成,既包括硬件環境也包括軟件環境。本溪市的“藥都文化”繼承傳統,面向未來,繼承了傳統的“藥文化”,發展新興的“藥文化產業”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具有文化承載和傳承的的本溪“藥都”文化。1、本溪市“藥都”文化的物態環境1)本溪市“藥都”地理位置: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所在地的石橋子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距本溪20公里,距遼寧省會城市沈陽40公里,北依桃仙空港、南臨丹東出海通道,交通便利。本溪是遼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本溪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并與朝鮮半島相通。沈丹高速公路、沈本產業大道以及正在建設的沈丹客運專線的建成使本溪的交通更為便捷,本溪成為中國東北地區對外貿易和國際交往的重要通道。2)目前的本溪市“藥都”的硬件設施建設目前,沈本產業大道建成通車,供熱中心建設完成,供電中心建設成功、污水處理廠滿足需求,完成產業用地的平整和整理、出讓工作。同時,遼寧科技學院、中國醫科大學分校、新城醫院、公安大樓、博物館、行政服務中心、移動大廈、會展中心、商務酒店、榆林華苑居住區、客運集團、本溪市高中分校、新華書店、港華燃氣、華聯連鎖商場、等一批城市功能配置項目已全面啟動,將使基地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產業發展環境更加優越,為“中國藥都”的崛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本溪市“藥都”人文環境。1)歷史藥文化本溪是古代遼東藥業重鎮,中醫藥文化歷史悠久。本溪地處長白山脈丘陵地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境內極為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生長著人參、細辛、五味子、刺五加、淫羊藿、白頭翁等百余種珍貴中草藥。2)中醫藥企業文化繼承了本溪悠久的中醫藥歷史文化,伴隨著近代本溪的醫藥產業50多年發展,已經發展成除了藥材種植以外,醫藥工業、醫藥商業、生命健康產業和現代醫藥技術的產業鏈條。目前擁有以本溪第三制藥廠等一批相當知名企業為龍頭的醫藥企業37家,其中18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通過GMP認證,中藥行業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名列全省第一,醫藥產業群已初具規模。3)人才建設及科研基地建設目前已簽約入駐項目中可引進科技開發創新人才108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289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72人,碩士研究生學歷336人,海外研發團隊12個,國內外著名科技領軍人才11人。其次,基地已成功引進沈陽藥科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科技學院、中國醫科大學分院等三所高校,將為基地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專業人力資源儲備。同時,建成研發中心和生命健康產業孵化中心。

本溪市文化助推藥都”發展的對策

1、要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上體現“藥都”特色文化信息和文化符號。有規劃、有次序的建設一批主題廣場和主題雕塑,如反映李時珍遼東采藥、努爾哈赤沐浴“狗兒湯”等歷史傳說故事的主題雕塑或廣場;以人參、鹿茸(鹿)等與中醫藥相關的有象征意義的動植物為載體的主題雕塑等。2、在“藥都”文化的軟性因素建設上,著力挖掘城市歷史、醫藥歷史,在全國范圍內,圍繞太子河文化、遼東文化、鐵剎山道教文化、五女山高句麗文化、滿清發祥地文化及滿族民族文化等開展廣泛的學術研究,結合新興醫藥發展趨勢和“藥都”建設,以承辦研討會的形式把專家請進來,把我們的文化送出去。3、以打造產業集聚基地為目的,結合高科技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要在“藥都”新城率先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并有組織、成系統;有標準、規范化的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全力推介“藥都”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定位和發展。4、建設完備的文化培訓體系。結合“藥都”產、學、研基地建設,把醫藥文化的歷史研究與傳承、醫藥產品的開發與利用、保健與養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融入“藥都”建設發展的培訓體系中,并建立一支搞素質的、完備的的醫藥研究、開發、營銷及文化開發推介人才隊伍。本溪市通過塑造獨具文化特征和內涵的醫藥之都。通過“藥都”的建設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間,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優化人文居住環境,促進文化產業加速發展,開創生態、城市、產業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本文作者:高楊工作單位:遼寧省本溪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