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和諧文化建設歷程與發展

時間:2022-06-26 11:08:06

導語:淺談和諧文化建設歷程與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和諧文化建設歷程與發展

【摘要】和諧文化建設是以和諧內涵為理論基礎的文化體系,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條件。本文將對和諧文化的建設歷程進行梳理,指出和諧文化建設對中國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在整個文化建設過程中,我國也一直堅持把和諧文化建設放在文化建設的首要位置。

【關鍵詞】和諧文化;社會主義;建設;發展

一、和諧文化建設歷程

和諧文化包含這樣幾個內涵。第一,以“和諧”思想為核心。和諧文化不僅強調和諧精神、倡導和諧理念,更把這種思維模式運用到社會建設的整個過程之中,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如今,我國正處在一個巨大的轉變之中,外來文化的沖擊、經濟模式的轉變使得社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和諧文化的構建便是對和諧理念的弘揚、社會和諧氣氛的營造,有利于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1]第二,和諧文化是先進文化,而先進文化是人類進步的結晶。先進文化是指面向現代的、世界的、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而和諧文化以和諧為其價值取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在繼承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創造屬于民族的、大眾的現代文化,其內涵與先進文化相適應,符合先進文化的特征。在構建歷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它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的價值認同體系,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文化、經濟、思想等。其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可以說,價值觀是文化之核心,社會主導的價值觀構成了它特有的文化與文明實質。

二、推進和諧文化發展策略

和諧文化為推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精神動力、輿論支持、思想保證和文化條件。如今,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了要全民推進社會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這意味著我們還要繼續推進和諧文化的發展進程,創造出更和諧的社會環境,積極謀求和諧文化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3]在推進和諧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我國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一直不斷地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用到中國實際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實現了一次又一次飛躍。社會主義的發展進步是和諧文化構建的制度基礎,馬克思主義是和諧文化的靈魂和核心。只有牢牢把握住這個原則,和諧文化的建設才不會迷失方向。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想,整合多元化的社會意識,這是和諧文化建設的追求。第二,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一方面,和諧文化的建設要立足于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優秀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我國便對“和”的思想分外推崇,諸如孔子的“以寬厚處世,協和人我”;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梢哉f,“和為貴”與“和而不同”所組成的思想,流淌在整個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和諧文化的建設也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不僅要從現代化實踐中汲取能量,也要借鑒外來文化的文明成果,不斷豐富和諧文化的時代內涵。第三,以人為本,不斷貼近群眾、服務群眾。這種理念要貫穿于整個社會發展的始終。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其中包括了引導、實現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與愿望。人民群眾是國家建設的主體,也是文明成果的享受者。第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新聞輿論宣傳,營造積極的文化氛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一種理論,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改正,才能真正成為優秀的、能夠推進社會進步的思想。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實踐問題。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凸顯矛盾的時期。我們必須通過現代化平臺,對和諧文化做出正確的引導,加強新聞輿論宣傳,把這種文化理念真正推廣到各個層面,弘揚和諧精神,建立起政府和民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和諧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

三、結語

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內容,是推動社會各方位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可見,準確把握和諧文化所處的時代方位,推進和諧文化實踐進程,對整個社會文化乃至經濟、政治的全面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在這個全員團結奮斗,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關鍵時期,我們再次回顧和諧文化的建設歷程,必須充滿信心,毫不動搖地深化和諧文化的內涵,堅定不移地走和諧文化發展道路。

作者:王爽 單位:哈爾濱市藝術研究所

參考文獻:

[1]石惠鏡.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的偉大歷程[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1,(05):16-19.

[2]汪先平,魏麗麗.以科學發展觀引領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47-52.

[3]朱婷婷.中共文化建設及政策的發展歷程[J].黨史文苑,2016,(20):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