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社團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時間:2022-08-04 03:25:27
導語:音樂社團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社會發展新時期,社會各界對學校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在校園學習中可學習到有效的知識,表現出較好的成績,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強化綜合素質,提升核心素養,豐富“德智體美”生活經驗以及適應能力。高中校園文化可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以及健全學生“德智體美”能力提供科學、有效的資源,而音樂社團活動作為學生群體受眾性廣、入團門檻低的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音樂社會活動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并進一步分析開展音樂社團活動,發揮音樂社團活動重要作用的方法。
關鍵詞:音樂社團活動;高中校園文化;重要作用;組織方法
一、引言
在新時展背景下,高中生的課余生活日漸豐富,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他各類電子游戲設備走進高中生的生活,豐富多元的網絡世界正以“婀娜多姿”的姿態吸引著高中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中生的學業。網絡生活是虛幻的,沒有邊界,對心智發展尚不成熟的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威脅,影響著高中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高中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雖然其依舊為形態意識領域的內容,但相較于網絡生活和網絡文化,校園文化可以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尋找到實體媒介,更可以使學生走出精神世界,脫離虛幻生活的桎梏。音樂社團活動作為高中校園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可為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源,可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愛好,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時展的新活力。
二、音樂社團活動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為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廣泛的資源
高中校園文化的載體比較多,表現形式也較為多元。一些高中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為了結合學校的發展歷史和建設歷程,在校園文化中加入學校歷史人物艱苦奮斗的艱辛歷程以及相關暖心故事,使校園文化具有歷史滄桑感的同時,也更具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建設的溫度。從文化載體的形式角度考察,部分高中為了調動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與校園文化建設相關的學習資源,為教師提供與校園文化建設相關的教學資源。例如,學校發展歷程類書籍、學校植物花草種類說明以及學校建筑建設理念等。但此類資源均為靜態資源,不具備明顯的文化資源立體性和互動性,換言之,文化建設不是搞學術研究,文化建設應走進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音樂社團活動作為學校社團活動的一種,可促使學生以團體形式參與到文化建設過程中。在參與音樂社團活動時,學生可結合學校的校園文化內容,如校訓、校歌、發展史等內容,編寫相應的歌曲或者演唱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此類歌曲或者曲目可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媒介、新載體,為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廣泛的資源。
(二)為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提升校園文化內容適應性提供有效參考
作為出生在信息時代的社會主義新青年群體,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也在新時代社會發展背景下呈現出別樣的發展特點,主要表現為對新事物敏感度高,受網絡文化影響性強,行為舉止以及語言表達方式“網紅化”明顯等特點,換言之,當代高中生的在各種信息技術以及信息資源的影響下,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早熟”態勢。這就導致高中生在學習校園文化時,如果認為校園文化的內容與自身興趣愛好相差甚遠或者自認為不符合自身人生觀和價值觀,則可能出現一定的抵觸心理,從而無法真正地參與到高中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音樂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的必要元素,從此角度分析,音樂社團活動可有效提升校園文化內容的適應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高中生的興趣愛好表達訴求。在參與音樂社團活動時,雖然社團活動大多以集體形式開展,但高中生可在參與集體活動的過程中,表達自身的個性化訴求或者活動意見和建議,從而在表達自身思想的同時,充分發現和培養了興趣愛好。
(三)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時展新活力
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應與時俱進,更應開拓進取,高中校園文化建設對高中整體建設和發展至關重要。在新時展背景下,衡量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標準不再單純是升學率,而是擴展到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領域。高中生不能在高考的壓力下成為“書呆子”,更不能在極度規范化,甚至軍事化的高中教學管理模式下,成為應對高考的“工具人”。高中生應具有新時代青年的活力,還應具有為校園文化建設出一份力、添一份彩的能力。音樂社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非常靈活,可在適應高中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促使高中生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從而使高中生在勞逸結合的學習模式下,在與教師的進一步接觸中,感受教學的溫度,感受校園文化的美好,從而在積極主動地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時展的新活力。高中生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新青年,其思想意識、行為舉止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均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高中文化建設在具有此種特點的高中生的參與下,文化建設主體可更具活性,文化建設過程也會更具活力。
(四)為學校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提供新途徑
如果以縣或者市為單位考察不同學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現狀,不難發現,現階段部分學校之間溝通和交流的內容主要與教育教學內容相關,并且會以升學率或者學生平均成績作為評比不同學校教學質量的直接數據。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角度分析,這種做法無疑會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甚至可能造成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工作被忽視的情況。高中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一方面是為了深化校園文化精神,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另一方面,是想借此機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掘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綜合發展提供新契機、新資源。鑒于此,高中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時,如果可以以校園文化為溝通和交流的媒介,開展不同學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工作,則可從學校的層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發現校園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而可從整體上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合理性進行評估,并借助具體的音樂社團活動,將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滲透于不同學校的不同學生群體中,促使學生可在相互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更全面、更具體,也更準確地認識校園文化。
三、開展音樂社團活動,發揮音樂社團活動重要作用的方法分析
(一)提高音樂社團活動主題自由度,減少制度干預
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這并不代表高中所有活動均應為圍繞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換言之,作為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形式之一的音樂社團活動,其活動自由度應該高一些,學生參與音樂社會活動時可以做的事情應該更多一些。具體而言,部分高中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時,為了不耽誤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往往選擇非常簡單的文化建設內容或者形式,并且在自上而下的制度規范下,使校園文化建設的流程比較死板,一些活動內容表現出明顯的刻意化特點。學生在參與此類文化建設活動時,拘束感較強,進而導致學生在參與此類活動時,積極性不高,影響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興趣和動力。鑒于此,高中教育工作者在組織音樂社團活動時,可結合學校校園文化的特點,從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角度,制訂一個大主題,而對校園文化音樂社團活動的小主題,應放寬自由度,引導學生依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個性化的音樂活動主題,減少制度干預。在此基礎上,高中教育工作者還應本著勞逸結合思想,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在開展活動時為學生講解參與校園文化活動與調節學生學習狀態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多參與音樂社團活動,在為校園文化建設出一份力的同時,也可緩解日常學習的壓力,豐富課余生活,從而為學生后續學習與生活提供調節劑,舒緩高中生活的緊張節奏。更為關鍵的是,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促使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更合理,內容更豐富,“人氣兒”更高。
(二)緊跟時代新思想、新思潮,優化音樂社團活動內容
高中教育工作者在開展音樂社團活動時,在確定了具體的活動大主題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結合社會時事、網絡文化等內容確定緊跟時代新思想、新思潮的音樂社團活動小主題,從而優化音樂社團活動的內容,使音樂社團活動的內容或形式更具時代特點。具體而言,傳統的音樂社團活動往往流程性明顯,一般流程多為學生依據音樂社團活動的主題,選擇演唱曲目,并組織社團團員練習相關舞蹈,以團體形式或者個體形式演唱歌曲或者演奏音樂器材。此過程的互動性不強,換言之,不夠“熱鬧”。高中音樂社團活動應具有組織性,更應具有新青年的活力,彰顯出時展的新思潮。為此,高中生在參加音樂社團活動時,可結合校園文化的主要內容,模仿《我是歌手》《中國有嘻哈》或者《蒙面歌王》等賽制類型的音樂社團活動,而并非單純地進行音樂表演。借助此類音樂社團活動形式,高中生可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結合自身興趣愛好,選擇對唱方式或者對唱曲目。高中教師可也參與到比賽評比的過程中,以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為打分基礎依據,以學生具體表現為打分綜合依據,從而促使校園文化建設與音樂社團活動可在形式上結合在一起,也可在內容上連接起來。
(三)加大資金投入,貫徹校園文化精神,提高音樂社團活動組織性
若要提高學生參與音樂社團活動的自由度,并促使音樂社團活動的主題或者內容緊跟時代新思想、新思潮,高中教育工作者應針對音樂社團活動,加大資金投入,在貫徹校園文化精神的同時,豐富學生參與音樂社團活動的資源,并促使學生在有效資源的支持下,提高音樂社團活動的組織性。具體而言,首先,在開展音樂社團活動之前,高中教師應結合教育教學進度,選擇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時間,避免文化活動的時間與各類考試的時間出現沖突。其次,在校園文化活動大主題確定完成后,高中教師可要求班長統計班級學生參與音樂社團活動的具體需求,結合音樂社團活動的形式,將學生的需求與社團活動的硬件設備或者活動場地等客觀要素對應起來。再者,在統計了學生的實際需求之后,高中教師應結合學校發展的現實狀況和資金設置的具體規范和要求,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從而為學生開展音樂社團活動提供有效支持。另外,學校也可鼓勵學生多與校外單位或者企業交流,拉贊助,籌資金,進而為音樂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更多的資源保障。在此過程中,教師的組織行為得以突出,學生的活動主動性得以凸顯,進而使校園文化精神可在教師和學生聯動的過程中,得到有效傳遞和發揚。
(四)應用學校聯誼新形式,促使高中校園文化建設過程多元化
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不應拘泥于學校校園,而應采用學校聯誼的新形式,以縣或者市區為單位,開展聯誼行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促使高中校園文化建設多元化,也可為校園音樂社團活動提供更多的資源,使學生在與不同學校的學生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的校園文化,領會不同的文化思想。從此角度分析,首先,高中教育工作者可設置校園文化活動周或者活動月,在此期間,教師可積極與市區內其他高中進行溝通,結合不同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需求和學校發展建設的具體要求,溝通確定校園文化建設的聯誼主題,并結合不同學校的建校歷史以及歷史文化故事,尋找共同的校園文化精神,提高聯誼主題的適應性。其次,在確定了聯誼主題之后,高中教育工作者可引導音樂社團活動小組開展校區交流活動,引導同學們坐到一起商討音樂社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并依據學生的實際訴求,確定活動參加人數以及活動召開場地。在確定活動開展場地時,各學校舉辦方可依據不同學校的位置特點、學校操場或者觀眾位置的設置特點,綜合確定音樂社團活動的開展場地,避免場地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再者,為了改善社團音樂活動效果,提升校園文化建設質量,高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以集體為單位,結合本學校的校園文化,自行編寫與校園文化相關的歌曲,而不是簡單地演唱校歌。此間,學校音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建議,為編排歌曲演唱舞蹈提供支持。另外,教師之間也應積極進行溝通和交流,綜合學校校園文化的特點,為音樂社團活動的開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徑。
四、結語
總之,文章首先分析了音樂社團活動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為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提供更廣泛的資源;為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提升校園文化內容適應性提供有效參考;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時展新活力以及為學校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提供新途徑。在此基礎上,文章進一步分析了開展音樂社團活動,發揮音樂社團活動重要作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音樂社團活動主題自由度,減少制度干預;緊跟時代新思想、新思潮,優化音樂社團活動內容;加大資金投入,貫徹校園文化精神,提高音樂社團活動組織性以及應用學校聯誼新形式,促使高中校園文化建設過程多元化。希望廣大高中教育工作者可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要求以及學校音樂社團活動的現實狀況,合理選擇具體的社團活動形式以及合適的社團活動內容,進而切實優化校園文化建設過程,提高音樂社團活動的質量,充分發揮出音樂社團活動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冉.音樂社團對高中音樂課堂的影響及策略研究[J].文化產業,2020(15):122-124.
[2]童曉榮.高中音樂社團活動對學生的作用及組織策略[J].甘肅教育,2020(2):132.
[3]童曉榮.淺談高中音樂社團活動對學生素養能力的培養[J].天津教育,2019(34):134-135.
[4]童曉榮.縣域高中音樂社團活動的運作模式探析[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9):66-67.
[5]沈春靜.建設和完善高中音樂社團的策略研究[J].藝術評鑒,2019(8):171-172.
[6]王藝飛.音樂社團活動在高中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高考,2019(3):280.
[7]么琳.高中音樂類社團的建設與指導[J].戲劇之家,2018(13):217.
[8]呂小步.淺析高中音樂社團的運行策略[J].新校園,2017(4):5.
[9]張克越.淺析縣域高中音樂社團活動的運作模式[J].新校園,2017(2):23.
作者:楊霖
- 上一篇: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對策
- 下一篇: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與傳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