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6-14 09:57:36

導語: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統稱為四大文明古國,而得以延續下來的古國文明只有古中國,古代文明源遠流長的走到今天,讓各輩人們代代傳頌。中華傳統文化歷時幾千年,博大精深,令人折服,若將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但能夠擴展思想教育范圍、推廣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不斷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改革工作。所以,本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分析了如此改革所帶來的好處,并提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希望我國的傳統文化能夠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造福更多的華夏子孫。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點;方法

隨著社會主義改革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思想、新觀念匯聚到一起,這對成熟的社會個體來說并無不妥,但是對于尚未接觸社會的在校學生來說值得關注。高校教育擔負著為國家為社會輸送各界優秀人才的重要任務,輸送到工作崗位中的人才必須具備過硬的工作能力、強大的心理素質、明辨是非的思想政治觀念,這樣綜合素質都優秀的人才才是社會各界真正所需要的。高校明確自己的培養目標后,就要牢牢抓住大學生思想教育方面,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高校思想教育步入更高的臺階。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點

1.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加學生知識量。目前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面臨內容單一、方法老舊等問題,一般的老生常談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已經被淘汰。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工作者要大膽創新,勇于接受新的事物,將新時代的網絡技術力量融入到實際的教學中,切實發揮網絡信息儲備量大、案例新鮮多樣、思維靈活易懂等優點,讓傳統的課堂思想政治教育轉變為課堂內+課堂外的教育方式。課堂內的教育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的講述自己的政治思想觀點和疑惑,也可以分組進行,學生們在交流的同時可以借助網絡資料,從而更多的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課堂內容,老師作為教學目標制定者,起到協調和掌握課堂節奏的作用,使課堂更生動、更高效;課堂外的教育工作可以是板書、講座、LED顯示器的短片播放等,這些方式更新鮮,能夠加深學生的思想認識。當前我國高效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一般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科學社會主義》等,這些課程理論性較強,學生學習的過程較為苦澀、無聊,很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后,可以向學生們展示我國悠遠的古文明,向學生們講述偉大的歷史人物,也可以是凄美的愛情故事,這些內容新鮮又血肉豐滿,能夠讓學生們像聽故事一樣學習了知識,同時也堅定了自身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2.有利于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再滿足當代高校學生的教育工作,現在的社會體制改革、市場經濟改革、科學技術改革等,越來越多的變化、越來越多新的思想觀念涌入到學生的思維中,高校學生還沒有接觸過社會,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觀念都比較薄弱,很容易出現信仰迷茫、三觀扭曲等問題。高校教育者一定要及時發現此類情況,并加以重視,提高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并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斷完善教育方法。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的承接,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中國文化以其內涵豐富、崇尚正義等特點被全世界學習和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所以,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有效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3.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國非常關注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來促進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落實,這樣就能讓大學生更好的接觸到傳統文化知識,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大學生擁有較為高尚的品質,通過傳統文化教育,讓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素質,養成堅韌不拔、公平公正、愛國等良好品質。《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能夠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道路,創建科學的教育、實踐、文化溝通平臺,認真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大學生明確自己肩上擔負的職責。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事項

1.要站在宏觀的角度看待中華傳統文化。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的存在從側面反映出我國文化的自身特征,學習傳統文化知識能夠推動我國社會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壯大,推動我國人類文明的長遠發展。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傳統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人文精神內容、優秀的思想文化、良好的道德理念等,了解并掌握這些傳統文化知識能夠有效緩解人類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基于此,把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滲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實現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2.要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任務。大學生是經過了高校規范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將來的工作崗位有可能是非常關鍵的政治崗位,也可能是為人民服務的文化崗位,不管是什么樣的崗位都要認真負責,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所以,高校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時一定要嚴格、全面、細致認真,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大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人員自身一定要有非常堅定的思想信念和豐富的傳統文化儲備量,對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和歷史更替都爛熟于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獨有特色都能把握到位,自身素質過硬了,才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理念,并熱愛自己的生活、熱愛自己的祖國。3.要海納百川,不能盲目杜絕一切外來文化。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正是孔子這種虛心求教、海納百川的氣量才塑造了一代賢人,其思想理念一直被借鑒、傳頌到今天,也正是這種虛心求教的心態,讓孔子一點點積累知識,逐步的壯大自身。我們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如此,不能因為中華傳統文化內容豐富、理論簡明強大就滿足現狀,就排斥一切外來文化,閉門造車、狂妄自大,往往是衰敗的開始。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海納百川、思想觀念豐富的民族,截止到我們現在,依然具備這樣的優良傳統,任何一個國家、一段文明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其閃光點和可取處,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帶著兩面性去分析,我們要培養高校的學生海納百川的氣量,要培養學生善于借鑒、善于利用現代網絡技術,讓學生足不出戶能知百年史,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結語

高校教育作為向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的最后一道崗哨,必須嚴抓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樣才能在大學生走上社會、進入工作崗位后,有堅定的個人意志,不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干擾,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善于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進行教育,借助我國源遠流長的各時代文明征服學生的心,讓其為祖國驕傲、自豪,在傳統文化的光輝中崇尚美德,提高自身素質、堅定思想政治觀念,為祖國的發展添磚加瓦,奉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萬云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學習中的推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5:53,105.

[2]中共中央宣傳部.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1-202.

作者:林雪瑩 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