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學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
時間:2022-04-17 10:47:32
導語:勤工助學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高校勤工助學可以獲得一定的報酬,這是勤工助學最直接的現實意義,也是對貧困學生最為有效的經濟支持。雖然高校中勤工助學的收入要低于校外勤工助學的工資水平,但是在校內工作一方面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自己的學業,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校外上當受騙的可能,對學生的工作性質、安全都有一定的保障,是許多貧困學生的首選。其次,高校勤工助學是鍛煉當代大學生思想品格的重要途徑。當下80、90后大學生普遍害怕吃苦,缺乏服務精神和團隊意識,責任意識不強,且對父母有依賴思想。因此,參加勤工助學工作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艱辛,體會到自立自強的真正內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服務精神和責任意識。在團隊中學會面對激烈的競爭,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危機意識。與此同時,由于高校中勤工助學工作基本以學期為單位,因此,在長期的工作中,能夠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勞動意識和職業道德。
通過勤工助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些都將成為他們以后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再次,高校勤工助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目前,“就業難”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高學歷不等于高收入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這與現代大學生眼高手低的現狀息息相關。現在80、90后的大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就是父母長輩的寵兒,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父母從不讓孩子在念書期間外出打工,這些80、90后的大學生們在父母的溫室中念書成長,盲目地認為學歷高就應該擁有與之相匹配的收入,對社會的現實情況缺乏足夠的認識。最重要的是,現在多數大學生缺乏動手能力,普遍認為在大學期間只要把該學的功課學好就夠了,至于工作實踐是畢業之后的事情。但是從近幾年的就業現狀來看,用人單位普遍青睞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這不僅僅是因為在他們的簡歷中多了一行簡單的工作經歷,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長期的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高校勤工助學的實踐能夠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語言和寫作能力,提高溝通水平,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使他們提前向職業化的角色轉變。例如,音樂學院的學生們都是因為喜愛音樂、熱愛自己的專業,并在自己所學的專業方面有較高水平水平而得以考入音樂學院的,在很多學生的概念里,上大學只要把自己的專業練好,將來就能夠成名成家,在自己的音樂領域內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殊不知對于剛剛踏出校園的青年音樂學子來說,現實社會遠不是想象中的那樣。隨著各大藝術院團改革和藝術類畢業生數量的逐年遞增,各大院團在招聘過程中,不僅要求演奏員演奏水平高,能演奏多種樂器,越來越多的團體要求演奏員在演奏的同時能夠承擔一定的幕后工作,像樂務、演出安排等行政類工作,這些工作聽起來容易,但如果之前沒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做起來很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疏漏。在學校中參加過勤工助學工作的同學在這方面則非常有優勢。他們讀書期間,在學校藝術實踐處、學生處、教務處、研究生處、音樂研究所等部門擔任學生助理,協助部門的老師組織各類會議、演出,甚至參與學院組織的大型活動,進而在工作過程中使自己能夠較為全面的了解和參與活動的策劃、組織、排練、演出等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各個工作領域,為自己積累了工作經驗和人脈的同時,也為自己提供了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這樣一專多能的學生往往在畢業時能夠得到多數用人單位的青睞,因為他們的工作經驗來自多年的工作實踐,而非象征性的短期實踐。有過高校勤工助學經歷的同學都知道,除了大型活動的策劃、組織等內容需要實踐學習外,工作中許多細小的知識也需要學習。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樂團急需要復印樂譜排練的時候,復印機突然出現故障,維修人員可能要第二天才能來維修,而全團的人都在等待樂譜,時間就是金錢。在這種時候,在高校有過勤工助學經歷的同學可能會憑借自己曾經的工作經驗維修復印機。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小事情往往發揮著大作用。
對當前的大學生來講,勤工助學是他們從學校向職場過渡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不僅能夠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對大學生的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更有著積極的意義。高校應該多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參與學校勤工助學等各類活動,為他們將來走出校園,進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作者:王鳳儀工作單位:中國音樂學院
- 上一篇:企業法制建設優化思考
- 下一篇: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