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園文化構建思路

時間:2022-06-09 08:49:53

導語:小學校園文化構建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校園文化構建思路

一、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1.校園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部分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者對校園文化建設認識不夠全面,尤其無法深刻領悟校園文化建設在教學活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認為小學教育只需在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成績即可,因此將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資金移為他用,導致向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

2.校園文化建設特色不鮮明。部分學校建設校園文化時未充分結合學校自身優勢和特點,導致校園文化建設無法體現其發展趨勢和歷史內涵。這種缺乏創新理念的校園文化建設個性不鮮明,無法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在培養學生各項素質方面的潛能,嚴重影響投入經費的使用效率,這種情況不但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而且給人才的培養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3.校園文化建設創新不夠。部分學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時,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缺乏創新性,形式比較單一,無法充分調動全校師生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部分學校為了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步伐,制定了比較嚴格的制度,這種情況雖然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但是很多師生的積極性并未因此調動起來,結果盡管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但取得的成效并不明顯。

二、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對策

針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學校管理者應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動文化四個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進而營造良好的小學校園文化,為全校師生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注重小學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小學物質文化建設能否取得突出成效,一方面取決于教育財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受校園物質文化精神理念的影響。因此,建設小學校園物質文化應從這兩個方面落實。我國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投入雖較之前有所增加,但是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為此教育部門應充分認識在基礎教育投入方面的不足,增加基礎教育投入在國家GDP中所占的比例,確立教育經費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的政策,為小學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同時,樹立正確的校園物質文化精神理念,即不管是校園的整體規劃,還是建筑、景點的設計均應體現一定的人文和思想內涵,進而使學生在文明、和諧、整潔的校園中學習,以喚起其學習和求知欲望。

2.注重小學校園精神文化的培植。培植小學校園精神文化需要長時間積累和逐步滲透,因此,要求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培植小學校園精神文化的緩慢性,并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施:首先,應充分考慮學校的文化特色、歷史傳統等相關因素,確定能反映學校特色的精神文化。要求其不但符合社會與當今時代要求,而且還能和社會主流文化達到完美的融合。其次,將校園精神文化融合到其他文化層面的建設之中。最后,建設良好的校風。良好的校風能夠為精神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反之,精神文化又能為建設良好的校風提供精神支持。

3.注重小學校園制度文化的完善。小學校園制度文化涵蓋管理制度和組織制度兩方面內容,因此,完善小學校園制度文化應首先從這兩個方面嚴加實施。完善組織結構時應善于分析和發現現有組織結構存在的問題,適當融入扁平化管理內容,同時注重提高組織內部的服務和協作意識,克服之前體制缺陷,以達到不斷激發員工積極性的目的。完善管理制度時應注重探索硬性管理向軟性管理轉變的有效途徑,深刻認識學校的管理對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個體,進而通過制定相關制度,明確不同管理者職責,保證管理指令的暢通。同時為了保證各項制度的有效落實發揮應用成效,應配合使用獎罰措施,并積極探索和運用鼓勵性措施,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應完善競爭上崗、民主評議、職代會等制度。

4.注重豐富校園活動文化。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方面,校園活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學校管理者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豐富校園活動文化,使師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觸校園文化的真切內涵。首先,積極開展學校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例如定期舉辦運動會、文化節等,一方面為師生展現自身才能提供良好的平臺,另一方面使師生的組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其次,注重各類學生團體的組建,并定期開展相關團體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以達到培養學生的獨立、合作、集體意識的目的;最后,充分考慮小學生積極進取的心理特點,注重開展“爭優創優”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文化建設的活動中來。

三、總結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較為艱巨的工作,要求學校管理者從學校整體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注重學校特色挖掘的同時,結合自身優勢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動文化四方面做出積極努力,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全校師生積極投入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來。

作者:王麗香工作單位: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鐵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