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園文化建設探討
時間:2022-02-13 02:59:47
導語:中學校園文化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的整體建設中也逐漸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各個中學校園都積極的迎合這股教育改革的新潮流,不斷的引入新文化建設方案,改善自己學校的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現狀。然而,縱觀如今各個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狀態,我們可以發現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依舊存在許多的問題。本文將先論述清楚什么是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在什么地方,然后就這些問題做一個具體的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旨在促進當今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究竟什么是校園文化建設?在談到這一點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當今學校教育的意義在哪里。學校教育除了提供給學生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能夠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學到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教會學生怎樣做人,這一點將會是學生今后立足于社會的關鍵,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當我們明確學校教育這一根本目的以后,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內容和目的也變得容易理解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在于創設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的文化素養、個人素質以及思想價值觀等得到一個有效的滋生與培養,從而讓學生的思想價值觀體系更好的適應社會規范的思想價值觀體系。
一、為什么要在中學校園開展文化建設
(一)文化建設是中學素質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
在傳統的素質教育理念和要求中,我們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優秀,不會僅僅以他的學業成績做為評判的標準,而是結合學生在德育、體育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來做一個全面的評價。這種教學評價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而校園文化的建設也是為了促成這一目標的實現。一方面當學校有意識的開展豐富的校園活動進行文化建設時,學生會根據自身的喜好和興趣參與到其中,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和活躍性,對于他們個性的培養和身心的健康發展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當學生建立起一個規范的文化環境時,學生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到約束,而這種約束是非強制性的,更多的是學生自覺的去守護條例與規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人良好的道德素養,也在慢慢的形成。另外,一個優質的校園文化環境還能培養起學生的集體意識,因此環境的建設不是個人的,而是集體協作、維護的一個結晶。學生會意識到自我的言行和舉止會影響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狀態,因此,這對于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優質的文化建設能夠有效的健全青少年個人的價值觀念
優質的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正值青春發育的中學生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影響。由于中學生正處于個人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他們逐漸建立和完善自身價值體系;在這個時期,他們對于知識的探求欲也是最高的,教育的可塑性很強,能夠快速的吸納不同的文化與觀念。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能夠讓中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在這個時期加強校園的文化建設是必要的。而且校園文化在整個的呈現形式是十分直觀,它的影響不僅僅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活動直接作用于學生個人的成長過程;同時也能通過一些信息的呈現與傳遞,間接的影響、內化學生的心理認知,并且這種內化的過程是課程教學所難以實現的。
二、目前中學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理清文化建設的具體含義
在中學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往往無法實際的切合文化建設的主題,導致最終呈現出來的教學效果與理想中的建設效果有著較大的出入。這主要是由于學校在開展文化建設時局限于它表層的建設含義,無法深入的挖掘其內在文化所帶來的作用,這種認知上的錯誤體現在兩個方面:(1)對于校園文化認知的狹隘:許多中學學校認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只存在于校園之內,其主體只有學生和教師;因此,在活動的開展上往往開放性不夠,不能和外部世界產生一定文化上的互動和交流,不利于拓寬學生的眼界;(2)看輕了校園文化建設所帶來的影響:部分中學學校只把文化建設當做豐富師生課余時間的方法,沒有深度的感知和挖掘文化建設所帶來的作用。
(二)沒有找準文化建設的目標與中心點
在將文化建設和學校教育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這個建設的內容分成兩個主要的部分:一個是物質類的文化建設;另一個則是精神類的文化建設。在這兩個建設內容中,精神類的文化精神是主體,而物質的文化建設是服務于精神類的文化建設的,物質的文化建設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精神文化建設。許多學校在開展這兩個內容的文化建設時,常常會顧此失彼,比如過分的看重文化活動開展的形式,而忽略了其精神的內涵以及根本目的。這主要還是由于學校在文化建設上沒有找準建設的目標和中心點,對于建設的認識存在一些沒有解決的誤區。
三、如何有效的在中學校園中開展文化建設活動
(一)重新認識并且深入了解文化建設的內涵
如何重新認識和深入了解文化建設的內涵,我覺得學校可以通過兩個方面的工作來開展:一個是在學校多多開展關于文化建設的案例講座,讓廣大的教師能夠明確文化建設的內涵與意義。然后,再讓教師具體的將文化建設的內容通過適當的活動的開展,來傳達給學生,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去;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例如通過板報、公告欄、校園網等,讓學生通過對周邊環境以及信息的耳濡目染,進行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學校可以組織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手抄報”的小競賽,鼓勵學生參與到這個過程中去,讓學生通過實踐性的活動來感知文化建設的內容。
(二)根據具體的實踐情況,找準建設的方向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除了在建設過程中,要對文化建設有一個基本的明確和定義以外,學校還要根據具體的實踐情況,找準建設的方向。而不是過分的注重形式,忽略建設的實際意義與內容。比如,學校可以在各個年級、班級開展一個文化建設的調查,通過對學生的一個基本文化知識的考察,來發現學生在文化素養培養方面的不足與缺陷。針對學生的不足與缺陷,學校再具體制定一個針對性較強的文化建設方案。通過這種方式,文化建設的方向感更強,取得的效果也更快。我們要想在中學的校園中開展有效的文化建設,首先要做的是重新認識并且深入的了解文化建設的內涵。在了解了其基本的內涵以后,再根據學校的具體教學情況,找準學校在文化建設方面所缺乏的內容,確定好文化建設的中心和方向。隨后再開展物質與精神并重的文化建設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總而言之,在中學開展文化建設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審時度勢,還需要學校的積極配合,更需要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一個很好的調動,這樣才有可能實現一個高效的校園文化建設。
作者:陳乃燈 單位:福建省福清第二中學
- 上一篇:網絡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
- 下一篇:技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