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非智力因素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6 08:44:00
導語:物理非智力因素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非智力因素對教學的重要影響
豐富健康的情感,濃厚的興趣,良好的動機,堅強的意志等是學生學習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這些都屬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疇。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動效益發(fā)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興趣、動機、意志、性格、氣質、習慣等。
古人說:“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意思是:不是不會做,是不肯去做。“能”即智力因素,而“為”就是非智力因素了。“不為”則無以成才。其實,在智慧活動中,人的智力因素如果要發(fā)揮到最大效能,必須有優(yōu)良的非智力因素積極參與,事實上,對于一個人來說,有幾分的勤奮,他的天資就發(fā)揮幾分。即使是有十分天資的人,也必須加以十分的努力,才能使其天資充分得到發(fā)展。一個人,如果連一分勤奮也沒有,他的天資再高也等于零,他注定不能成才。
上世紀20年代起,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28名智力超常兒童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跟蹤研究。研究表明,這些“神童”長大后,其中一部分人成就很大,另一部分人成績平平。分析這兩部分人的心理特征,結果發(fā)現:他們在智力因素方面無多大差別,但在完成任務的堅毅精神,自信而有進取心,謹慎、一絲不茍,好勝心等方面,成就很大的那部分人就遠超過成績平平者。顯然,是非智力因素造成了兩部分人之間的差異,優(yōu)良的非智力因素對前者的成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有人曾對日本1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學家、發(fā)明家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fā)現,這些人都具有與一般人不同的心理特征:他們具有恒心、韌勁,甚至在希望渺茫的情況下,仍不放棄目標而堅持到底;他們從童年的時代起就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具有鮮明的獨立性傾向和獨創(chuàng)精神,凡事有主見、雄心勃勃、肯努力;他們精力充沛、干勁十足。顯然,這些優(yōu)良的非智力因素在他們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過程中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優(yōu)良的非智力因素大致包括勤奮好學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的毅力,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質、良好的個性等,它是成才的決定性因素。
(一)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學生物理學習的動力,是學習積極的心理機制。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需要、態(tài)度、目標、抱負),能促進學生的智力健康發(fā)展,學習積極性高,態(tài)度正確,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強,這就有助于他們物理學習成績的提高,促使智能發(fā)展和發(fā)揮。反之,非智力因素發(fā)展不良的學生,則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自覺性,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毅力。因此,家長抓學生智力發(fā)展,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刻苦學習的態(tài)度,不斷激發(fā)學生和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活動起著定向作用,它把學生的認識和行為統一起來,集中于學習活動,用于記憶,想象和思維所觀察的事物和所學習的內容方面。有些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不是智力不如人,而是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控力差,學習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三)注意非智力因素的鞏固作用
學生的物理學習活動,不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堅韌性和克服困難的精神,使他們經常保持勤奮向上的情緒和刻苦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不斷前進。反之,嬌氣、任性、懶散的消極因素起主要作用,情緒忽冷忽熱,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就不能鞏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彌補作用
智力發(fā)展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發(fā)展,可以彌補其智力的不足。俗話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科學家居里,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從小被人斥之為笨蛋,沒出息的人,然而偏偏是他們?yōu)槿祟愖龀隽私艹龅呢暙I。智力低下的卡爾·威特,在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下,一躍而為神童,16歲成為柏林大學的教授。
三、反饋教學對非智力因素的調控
(一)敏捷捕捉學生表情信息反饋,激發(fā)其情感,使其形成樂觀的情緒
“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斯多德)。積極的情感增強了人的活動能力,促使信息的接收;而消極的情感會減弱學生的活動能力,抑制信息的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的一顰一笑。純真的學生,他們的面部表情是其真情的自然流露,一張小臉就是一塊心靈的畫板,他們經常會反饋出平靜、愉快、狂喜、羞怯的快樂、懷疑、悲傷、難受、憎惡、苦悶的表情。那么教師就要通過他們的表情,判斷孩子的心理活動,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加強課堂反饋調控,培養(yǎng)其興趣,誘發(fā)其學習動機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良好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種輕松和娛樂的心境中完成學習任務,而心理學又認為,興趣的外化形式就是表現在學生自主地參與課堂學習,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真正落實。那么在課堂中就要時刻追隨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要從學生的坐姿,眼神中看到他們的興趣濃否,坐姿輕松,目光有神,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坐姿輕松,目光冷漠,則學習的興趣較濃,坐姿疲沓,目光呆滯,則無多大興趣。當課堂中出現此種反饋信息時,教師就要及早調控。采用生動的語言喚起興趣,然后有目的啟發(fā)學生的認知,必要時加以表揚和批評。興趣的培養(yǎng),前提是學生的精力集中,因此,在課堂中教師隨時要控制學生的目光,強調坐姿態(tài)。
(三)強反饋練習的設計,錘煉學生意志,使其形成堅強的品格
堅強的意志是克服和戰(zhàn)勝困難的重要因素,許多學生之所以在學業(yè)上不成功,是因為缺乏一種堅強的意志,他們由于意志的薄弱,無法解決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目前,學生由于獨生子女比較多,家庭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因此,學生的依賴性很強,獨立性很差,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常常束手無策或退縮,表現在課堂中就是遇到難題時,不加以思考或亂做一通,怕動腦怕吃苦。面對學生這種反饋的信息,教師就要加以調適,尤其是在做練習作業(yè)時,要做到量力而行,教師對練習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年齡特征,以此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控要做到階梯性的原則,練習要由難到易,由淺到深,例如在一篇課文的學習當中,課前要銜接好新舊知識,分散新課的難點,課后的練習將知識同化,最后一次是將知識強化和優(yōu)化,在循序漸進中使學生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同時,也要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意志以及意志的持久性,從而形成堅強的品格。
(四)努力挖掘學生潛伏性格,做到因材施教,完美其人格力量
人的性格是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點,比如,小學生氣質各有不同,有的屬于粘液質,這種學生性格內向,生性孤僻,沉默寡言;而多血質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性格外向。在課堂教學中,粘液質的小孩所反饋的信息是面無表情,不愿舉手,常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而多血質的小孩易喜易怒,或頻頻舉手,表現欲極強,做題無耐心,上課愛講話,好動等現象。面對這種反饋信息,教師就要適當地進行調控。對于前類學生,多用期待的目光鼓勵他,并且多表揚他,適時用手撫摸其肩或頭,以一些鼓舞,最重要的是多讓他參與課堂的小討論,給他表現的機會等。對于后者,教師可多設置一些難題,或給他程序、過程較繁瑣的題目,培養(yǎng)其耐心,訓練其耐力,補缺揚優(yōu),使其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 上一篇:黨組民主生活會的發(fā)言提綱
- 下一篇:紀念黨建大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