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問題及解決策略
時間:2022-11-08 09:43:09
導語: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問題及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教育領域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與之前相比明顯提升,并且我國在最近幾年發展過程中也給予了教育領域高度重視,以及對教育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物理學科不僅是初中階段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也是初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物理知識與數學知識具有相同特點,都有抽象性強、內容復雜和知識比較多等特點,要想促進學生快速且扎實地掌握物理知識,就需要在物理課堂中將情境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融入。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物理知識,進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分析能力進行培養,以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情境創設;物理教學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不僅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也能較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分析中,并將學生的自主性進行充分展現。目前,在初中階段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模式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和效率提升方面起到阻礙作用,同時也無法將情境教學的優勢和作用進行展現。因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需要對實際物理教學內容進行細致分析,及時探究分析出影響情境創設的根本問題,繼而促進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呈上升趨勢發展。
一、初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創設原則
將情境創設的根本原則落實到具體教學中,主要可從三方面入手。第一,與物理學科特點相融合,在物理課堂中創設的教學情境,需要將物理新知內容和具體情境這兩者有效結合。然后,在教學情境中還要合理對物理知識范圍進行把控,不要超出物理教材的基本范圍。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教材內容的實踐性和理論性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同時也可滿足學生對物理教學活動的認知需求。第二,教學情境既要有直觀感也要具備真實性。物理知識具有抽象性強的特點,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需要借助實際生活來對物理知識進行簡化調整,并創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真實感受。此外,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還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創新想象能力方面也有所幫助,進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第三,教學情境需要具有趣味性,要想切實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就要依照學生的喜好和興趣,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開展的物理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入門階段,因物理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在初期學習時會感覺枯燥乏味,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并不高,實際學習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教師就可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物理知識。
二、創設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情境創設能力
情境教學模式在眾多教學模式中屬于時展的新興產物,目前在初中階段大部分教師在對其進行應用時的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因素在于教師并沒有對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深入了解,導致在落實到具體教學過程中出現與物理內容相分離的情況,甚至還會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造成難度過大的影響。如果教師不具備情境創設這一教學能力,不僅不利于情境創設教學模式作用的展現,也會降低其實際效果。
(二)物理實驗過于陳舊
由于物理學科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大部分物理知識都需要通過合理的實驗教學來進行呈現。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物理實驗教學,通過實驗的方式來激發學習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以及提高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積極性。目前,部分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因物理實驗過于老舊,早已不適合當前教育教學的發展情況,自然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會很高。
三、初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創設策略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在將情境教學落實到具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將以人為本教學原則為基準,保障創設的教學情境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適合在本節新知課堂中進行應用。同時,將情境教學貫徹在整個物理課堂中,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興趣,使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物理課堂學習中,此外,也能滿足初中階段學生個性化方面的需求。例如,在學習《液體壓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飲料瓶為例,在瓶身位置進行打孔處理再注水。教師通過采用生活小實驗的方式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各出水位置之間的距離。進而使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了解液體壓這一原理。在整個生活小實驗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可以體現出學生是課堂主體,進而也有助于完善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與合作學習相結合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驗進行有機結合來推動教學。在課堂中融入實驗后,不僅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能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所以,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提高課堂實際教學效果,也能促進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首先,教師需要根據本節教學內容進行實驗活動設置,并且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以此來保障實驗教學和情境的有機結合。此外,教師還需要對課堂氛圍進行合理把控,既要保證物理實驗的安全性,還要為學生預留充足的自主探索分析時間。在學生探索分析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放權,使學生成為物理實驗的主體,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以及為學生創造一個既輕松又愉快的物理實驗環境。與此同時,對于班內物理基礎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還需要對其實際學習情況和自身特點進行了解,多給予鼓勵和引導,使學生勇于參與實驗活動。例如,在學習《電流與電路的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教學開始前需要先對班內學生的性格特點、性別、實際學習情況、接收能力等因素進行了解,而后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配。每組成員各擔任自己的角色,有的學生設計電路圖,有的則連接導線等。在開始進行實驗時,教師還要注重將物理內容與日常生活實際進行緊密聯系,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呈現家庭中各種家用電器的電路圖,促進學生將本節新知與日常實際生活中的電器進行緊密聯系。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增進物理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以上的教學方法,既可以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也能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來解決日常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日后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創設生活化情境
簡單來講,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就是將物理知識和日常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繼而來簡化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和廣泛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既可以改變之前物理課堂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還能將物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自然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積極性。在物理知識中會經常涉及光、聲、力等內容,這些都與我們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為學生創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不僅可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也能增進學生之間的關系和情感共鳴的產生。例如,在學習《光的折射》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為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如將吃飯的筷子放置在盛水的杯子中,就會呈現筷子被折斷的畫面。此時,教師可以此為例進行提問:“如果我們用竹簽去插魚塘里的魚可以插到嗎?”帶著這樣的問題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深刻領悟光的折射作用,經過實驗探究學生總結出光在水中會出現折射的現象,如果在魚塘插魚時不考慮到這一點,插中魚的概率就會隨之變小。接下來教師就可引導學生根據本節新知進行思考:“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快速的插到魚?”教師在講解本節新知時,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還能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進行增強。學生積極踴躍的討論促進了在物理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目的的實現,進而為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提供了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還會對學生綜合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將情境教學模式貫徹于課堂時,教師需要先對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技巧進行及時的更新與補給,可向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進行請教和學習,根據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策略。同時,教師要注意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注重突顯學生的主體位置,既要充分將教師的引導作用進行展現,也要合理利用教學情境來促進學生之間展開合作交流。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和掌握物理知識,并且學生也可將所新知在日常實際生活中進行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1]嚴盛芳.初中物理教學情景創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文淵(中學版),2019(4):188.
[2]李光樹.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情,2019(8):191.
[3]姬良璽.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信,2020(6):101.
[4]倪小勇.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3):76.
[5]劉淑珍.探究初中物理教學情景創設的問題及對策[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1):78—79.
作者:劉穎 單位: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蒙古族中學校
- 上一篇:怎樣提升高校數據館員職業能力
- 下一篇:區級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現狀與對策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