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語言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06 04:12:00
導語:物理教學語言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怎樣才能在課堂上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呢?怎樣才能啟開學生的心扉,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呢?這就要注意課堂教學藝術,而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方面就是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本文就物理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作一初步探討。
一、嚴密準確、邏輯性強
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教師的語言必須科學準確,符合邏輯。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清晰正確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受到嚴格的物理語言訓練,形成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風氣。如在講“光的反射定射”時,不能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應說:反射角等入射角。因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決定的,兩個角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所以,作為物理教師,要認真考慮自己的課堂語言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條理清晰,合乎邏輯。不能將日常生活俗語、方言當作物理語言搬到課堂,如將物理語言“熔化”、“沸騰”說成“化了”、“開了”等,應該避免。
二、抑揚頓挫,感染力強
所謂抑揚頓挫,就是教學語言應該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節奏感。將表情、手勢、停頓、操作等無聲語言與聲調、輕重音等有聲語言恰當地配合起來,使教師的講解有聲有色,更能激發學生的智力活動,從而使課堂氣氛有節奏、有旋律、有起伏,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不斷地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推向高潮。魯迅先生的老師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魯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課堂語言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要之處,適當提高聲音,促其注意;關鍵之處,稍作停頓;需熟記的內容,不妨和以聲韻,以利記憶。這樣,就可以增強感染力,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生動形象、直觀性強
所謂語言直觀性,就是指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既活潑、有趣、逼直,又深入淺出、易于接受。語言直觀最好的形式就是“打比喻”。教師能深入淺出地選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味,降低學生思維的難度,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講“右手定則”時,采用割韭菜的例子進行類比:將刀尖指向、刀刃切割方向、韭菜直立方向分別喻作感應電流方向、導體運動方向、磁感線方面,不但講明了電磁感應中三方向之間的兩兩垂直關系,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形象理解。
所以,在許多教學難點上,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就可以把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之感,在增強理解知識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幽默可親、趣味性強
原蘇聯教育學家米·期洛特夫說過: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課堂講解中運用幽默,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可以使講解的內容變得有趣,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師生間的隔閡,融洽師生間的關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規律的特征,解決教學的難點,還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事件,使教學轉入正規。如在講“照相機”時,我采用講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時頭頂地、腳朝天,問他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學生聽后發出笑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牢牢地記住了成像的特點。
其實,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課堂上來,只要運用恰當,通過幽默的描述、生動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講解,學生興趣倍增、情緒高漲,容易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意境。
五、巧于點撥、啟發性強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指明了教師要抓住恰當的時機進行啟發、點撥。啟發式教學的目的是要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其首要條件就是教師的教學語言具有啟發性。這要求教師的講課語言要跟當時學生的思想聯系起來,與學生的接受水平盡量貼近,在各個教學五一節中靈活機動地運用教學語言,使學生接受所學的內容。如在講“聲音的發生和傳播時”巧設導語:“耳朵的功能是能夠聽到各種聲間,那么聲音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中的呢?廖廖數語,就將學生引入了知識的殿堂。再如,講述“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時,在學生了解了摩擦有時是有益的、有時是有害的后,問: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減小有害的摩擦呢?讓學生思考。教師再舉例啟發:鞋底為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紋?要使自行車盡快停下來,應該怎么辦?就這樣,教師的話語輕松地敲開了疑惑之門,引出了思維之路,使學生學得更積極主動。
- 上一篇:林業局政法工作計劃
- 下一篇:物理學習方法指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