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思路3篇
時間:2022-05-16 05:04:05
導語: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思路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初中階段物理實驗課的特點
1.1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課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提升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并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激發(fā)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物理知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重要途徑。初中階段的實驗課教學中,探究式的實驗更值得關注。探究式實驗包括:學生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儀器的選擇、實驗步驟的確定、實驗信息的收集和數(shù)據(jù)處理、分組探究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說,開展探究性實驗能使學生真正進入科學學習物理知識的狀態(tài)和角色。
1.2初中物理實驗課直觀性強的特點十分突出。例如:用尺子擊打一摞棋子中的一枚,觀察其他棋子是否與被擊打棋子一同飛出去,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其它棋子沒有隨之飛出,這樣直觀性很強的實驗引發(fā)了初中生強烈的好奇心。用這個實驗引入慣性定律知識的講授,教學質量自然可期;再如:把底部扎有小孔可樂瓶灌滿水,在提可樂瓶出水前讓學生討論水會從底部小孔流出嗎?然后取出可樂瓶,通過旋動瓶蓋控制瓶內水流出與否,然后再給學生講解產生這個奇妙現(xiàn)象的物理原因。可以說,直觀性較強的實驗,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獲取豐富多彩的感性認識,并從實驗現(xiàn)象出發(fā)理解物理概念,引導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基本定義、定律等。
2實驗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實驗課是初中物理教學主要形式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體現(xiàn)在如下方面:
2.1初中階段形式多樣的實驗課,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常常會隨其學習興趣而發(fā)生轉移,初中階段的學生更是如此。只有當學生喜愛物理實驗課,對物理實驗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產生積極而持久的求知欲望,從而使物理學習效率得到極大提高。更可使學生熱愛實驗、熱愛生活,盼望著上物理課,這樣學習成績自然就會較好。
2.2物理實驗課可培養(yǎng)初中生的探索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最為常用的實驗方法主要有歸納法和驗證法。教學中運用得當,可使學生的探索能力得到加強。教師應有意識地安排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訓練。例如:對于總電阻知識點的教學,教師應指導學一用實驗歸納法來探索電阻的串聯(lián)。具體過程是:首先要求學生以歐姆定律為依據(jù)設計一個電路,并測定各電阻阻值,然后讓學生運用實驗總結的方法歸納出R串=R1+R2的結論。最后,教師再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流電壓特點及歐姆定律,用理論方法推導出相同樣結果。這樣,在使學生掌握串聯(lián)總電阻與分電阻關系知識的同時,還能使他們學習到自己設計電路、規(guī)律總結、理論上論證的初步方法,即實驗歸納法。
2.3物理實驗課可培養(yǎng)初中生的觀察能力以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為例,教師首先讓學生觀察由斜面滑下小車在粗糙平面上的運動狀態(tài),并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思考和回答;再上學生觀察同一小車由相對光滑的平面及介于光滑和粗糙之間平面上重復實驗的狀態(tài),比較三者狀態(tài)為何出現(xiàn)差異。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為何出現(xiàn)不同現(xiàn)象時,還可適當引導學生設想:如果平面絕對光滑的話,小車將如何運動?這樣在與學生共同討論的基礎,引導學生總結、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這樣能使學生始終集中學生注意力,在嚴謹分析和推理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
2.4通過嘗試實驗還能培養(yǎng)初中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可鼓勵學生探尋更好方法開展實驗,或是可用其它可替代儀器來改進實驗,當然,這些應當在學生完成規(guī)定實驗的前提下開展。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方便的條件,幫助其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這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學生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取得的數(shù)據(jù)與預期的或已知規(guī)律矛盾的情況,應引導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并從理論原因上探討實驗結論和規(guī)律產生不符的原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及發(fā)散思維能力。
2.5通過物理實驗課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重要突破之一,就是要加強物理實驗教學,以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在實驗課中應適當增加探索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協(xié)作精神。在實驗課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勵和啟發(fā)他們做出正確結論。也就是說,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認識規(guī)律,使自身能力得到發(fā)展。例如:對于變阻器的演示實驗,可將其改為啟發(fā)性實驗,通過實物、對話、實驗,啟發(fā)學生們進行獨立的思考,讓學生感受、理解變阻器產生與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然后,引導學生討論、實驗,再分析,通過討論得出結論、獲得知識。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2.6通過實驗課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通過實驗課,應當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真正地認識到了物理知識是研究身邊的一些生活實際問題的重要學科。當然,在物理教學中要求這樣做肯定會有不少困難,教師應當依據(jù)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和確定可行的實驗,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實驗內容與生活實際問題聯(lián)系起來。
3.結語
實驗課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本構成因素,是物理學習的基本方法。正視物理教學中實驗課的重要作用,尊重實驗教學規(guī)律,合理加以運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同步增長,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本文來自于《高考》雜志。《高考》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梁足工作單位:重慶市合川區(qū)大石中學會江校點
第二篇
一、關注教師實驗水平,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教師是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與引導者,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的物理實驗水平對于教學有效性有重大影響。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能否得到提高,物理教師是關鍵。物理實驗是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對物理結論進行驗證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利用物理實驗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對物理實驗的使用原理、實驗的設計方法及實驗的實際操作程序了如指掌。但是,當代初中物理教師并不是全部達到教學要求,其實驗操作水平不足,使得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得不到發(fā)揮。因此,中學要關注教師的實驗水平。從學校來講,學校要定期對物理教師進行培訓與考核,監(jiān)督教師進行物理實驗操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專業(yè)技能。學校還要加強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投入,為初中物理實驗的開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與軟件條件。從教師自身來講,要認識到自己專業(yè)素質對于物理實驗課堂的影響,在工作之余,利用書目與網絡等渠道不斷豐富自己頭腦。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一定要進行實驗練習,杜絕在課堂上出錯,以免課堂實驗達不到預期效果。物理都是要利用課前實驗分析課堂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對學生的反應做出估計,從而制定出更好的教學方案。初中物理老師應當具備較高的物理專業(yè)理論水平與物理實驗操作水平,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二、關注學生實驗興趣,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開展物理實驗,不僅是對老師教學實力與專業(yè)水平的考驗,更需要學生大力配合。因此,要想使初中物理課堂中的實驗對課堂成效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都是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具有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物理實驗的作用才能得到發(fā)揮。初中學生正處于精力旺盛的階段,對于身邊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對于未曾接觸過的事物有極強的探索欲望。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的好奇心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將對物理現(xiàn)象的好奇心轉換成為物理實驗的興趣,從而加強物理實驗對于學生物理學習水平促進作用的發(fā)揮。比如在講解《平面鏡呈像》時,老師可以將一些生活現(xiàn)象引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對實驗或者是物理現(xiàn)象的探究充滿興趣,能夠主動提出實驗證明現(xiàn)象。老師可以以照鏡子為引入點,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每天出門之前都會照鏡子,那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可以在鏡子前看到自己呢?一些愛美的學生,碰到玻璃都會照一樣,整理發(fā)型,那么,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在玻璃上會有自己的圖像呢?當學生被老師提出的這些生活現(xiàn)象或者是問題帶入到一個物理情境之中時,學生會對其中的物理奧秘充滿興趣。學生也許會提問:老師,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一下其中的奧秘嗎?在學生的迫切需要之下,教師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物理實驗,對平面鏡呈現(xiàn)的原理進行展現(xiàn)。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學生會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物理實驗,對于物理實驗觀察得更深入,對其理解得更加透徹,有利于學生物理水平的提高。
三、關注實驗觀察效果,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老師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進行實驗的展示,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對物理實驗進行觀察,從而獲得一些物理知識與物理學習的方法。而物理實驗的觀察效果與其學習成果有著重要作用。老師要設計不同方法,不僅使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得到鍛煉,又要使實驗觀察的效果得到強化。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實驗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老師要盡可能考慮到學生的感受,讓學生充分觀察實驗過程與結果。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天平與溫度計及游標卡尺等都是極常見的物理實驗用具。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這些儀器,使學生將觀察到的物體進行親手制作,可以加大學生對于實驗器材的了解。在學生制作完成之后,老師要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與實物進行對比,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還有一些物理實驗的現(xiàn)象不明顯,學生在座位上不能對其進行全面且正確的觀察。這些情況可以在投影儀前進行實驗,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感受,使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實驗的過程與細節(jié)。只有物理實驗的過程與成果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才能對物理現(xiàn)象與知識有更加形象與直觀的理解,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的提高。
四、結語
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使得教育事業(yè)肩負著越來越多的社會使命。物理學科的教學,不單單是為了進行物理知識的傳遞,更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利用有效實驗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探索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做小小實驗家。筆者從三個不同角度,對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提高方面的作用與應用方法進行分析,希望以此加強當代初中物理教師對于物理實驗的重視,正確利用物理實驗,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成效。
作者:趙永亮工作單位:昆山市蓬朗中學
第三篇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上世紀80年代,物理教學論實驗課定位為“(培養(yǎng)學生)中學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主要使學生對中學物理實驗中必備的基本實驗技術進行訓練和對一些重要的、難度較大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進行研究”[7].但是物理教學論實驗課主要教學目的和任務是:使學生鞏固中學物理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設計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具有建設中學物理實驗室,設計簡單實驗和自制教具的能力[8].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本門課程最核心的任務.傳統(tǒng)的實驗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方法.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和講解結合教材現(xiàn)有內容按部就班的完成實驗,很難確定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9].采用這種教學方法養(yǎng)成了學生對教師的盲目依賴,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課開放式教學的特點是學生自主性學習,教師僅僅只是學生學習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主要是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10].在物理教學論實驗課開放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具有很大的主動性和探索性,能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11],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從學生學習內容上講,學生的實驗預習報告、實驗報告、實驗討論、實驗日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沒有教師的具體演示和講解,課本中也沒有詳細的內容,所以都要求學生和小組中的成員相互討論、相互協(xié)作,最后自己獨立完成;教師僅僅只是提綱挈領式的指導,學生在這些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必須主動的進行學習,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習主體,從“被動的盲目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椤爸鲃拥淖灾鞯膶W習狀態(tài)”.第二,從學生學習形式上講,在實驗課開放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能力和志向,結合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在實驗小組內自主選擇實驗內容、實驗方式和實驗時間;而實驗指導教師則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對其進行不同的指導,對學生和教師來說,效果上起到了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作用[12].第三,從教學的形式上講,采取小組討論式教學模式,每次實驗課教師負責指導的學生不超過16名,分成4組,組長分工負責制.實驗課之前學生先預習準備相關材料,課堂上教師簡單指導,學生先分組討論、然后小組代表再做詳細講解.教學模式變成學生講解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形式;每組的同學都是帶著自己在預習實驗和查閱資料時的問題進入實驗,在實驗中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這種形式希望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獨立的學習與思考的思維形式,并逐步建立以學生為主的實驗教學形式.第四,從授課時間上講,采取實驗室多時間段開放,學生主動聯(lián)系的教學模式.結合實驗課程的具體內容和實驗項目的需要,實驗室每周開放多個時間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時間選擇時段,然后聯(lián)系實驗指導教師,方便學生自主安排實驗時間.每個開放時段都有教師值班,進行實驗指導.物理教學論實驗課開放式教學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實質上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改革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專業(yè)素質
中學物理新課程標準中針對傳統(tǒng)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實驗內容繁、難、偏、舊等現(xiàn)象,增加了許多新的實驗內容[8].基于這種情況,物理教學論實驗課開放式教學改革內容分三大部分.第一,應采用“必做實驗任務型”的教學內容.教師給出必做實驗的課題、實驗的目的和要求,簡單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對于實驗的完成只做提示和引導.這樣學生就必須自己去思考、分析、討論和查閱資料,提出實驗預習報告,實驗步驟設計,然后進行實驗,最后得出實驗結果,寫出實驗報告.實驗課的這種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第二,自制實驗設備,充實實驗教學內容.實驗室設備的數(shù)量和先進性是影響實驗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實驗內容要不斷的更新外,實驗設備也應常作相應的更新和補充,有必要自制一部分教學設備,這樣既充實了實驗教學設備,又促進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開放性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研究實驗的場所,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實驗興趣小組活動,利用廢舊物品和實驗室報廢的設備,制作簡單的實驗教具和設備,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實驗中的動手操作能力.這種實驗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第三,將仿真物理實驗和計算機輔助物理實驗教學系統(tǒng)引進實驗室,充實實驗教學內容與形式.把HPCI實驗輔助教學系統(tǒng)引進實驗室,該系統(tǒng)包含了50多個實驗項目,涵蓋了物理學的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等各個部分的實驗項目.軟件包含有實驗目的、實驗原理、操作步驟、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學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實驗輔助教學系統(tǒng)在物理教學論實驗中的應用,可以使實驗操作水平、實驗測試技術、實驗數(shù)據(jù)結論的準確性、實驗效率和實驗效果得到較大的提高和改進.改革后的教學內容更充實,形式更多樣,緊扣中學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具體實施辦法,更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和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質.
3改革考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加強教學考核是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辦法[13].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實行物理教學論實驗課開放式教學全面考核辦法,徹底改變了以前僅憑實驗報告的實驗成績考核辦法.在開放式實驗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撰寫實驗日志.實驗日志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小組分工、小組討論、查閱文獻和實驗進展情況.教師通過檢查各個小組的實驗日志,來督促、檢查每個小組中同學的實驗進度,從而保證實驗教學質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檢查學生的實驗預習報告、要和學生進行實驗討論、要聽小組匯報、要查看學生的實驗操作等幾個方面的實踐工作.這些都能夠反映出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工作特點,最后反映到實驗成績中去.因為每一個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每個同學的任務和分工不同,所以小組成員也會彼此監(jiān)督和督促.這既調動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在科研項目和科研系統(tǒng)層次上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每組學生要上交一份實驗報告,內容包括:實驗的可行性、實驗的操作、實驗的結果和數(shù)據(jù)處理、實驗的討論、附件五部分.其中附件包括實驗日志和實驗所查閱的資料;實驗報告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提倡學生使用計算機軟件,例如Excel、Matlab和Origin等;實驗的討論內容可以是預習實驗過程中遇到的有價值的資料,實驗過程的心得體會,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和對實驗結論的解釋,或者影響實驗結果因素的討論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全方位考核,能夠考核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研究問題的態(tài)度、整理資料和撰寫報告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等.改革后的實驗考核方法可以有效反映學生的專業(yè)素質,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業(yè)務能力和師范生技能.
4改革成效
經過3年的改革與教學實踐,物理教學論實驗開放性教學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學習效果顯著提升.另外學生還踴躍參加各類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研究、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參與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研究.通過修訂教學大綱、結合中學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改革大綱中實驗項目和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實驗開放性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得到的能力訓練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通過查閱專業(yè)文獻、設計實驗方案培養(yǎng)學生獲取、篩選信息、獨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能力;③通過選擇合理的實驗方法和合適的實驗儀器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的思維能力;③通過儀器的安裝、調試和具體的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④通過實驗課的分組合作與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分工協(xié)作的科研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⑤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研究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勇于創(chuàng)新的實踐能力;⑥通過實驗課開放式教學還能夠訓練的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最基本的科研能力,能夠拓寬思維、激發(fā)學生靈感、對提高師范生的專業(yè)素質具有特殊的作用.這幾個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互相滲透,貫穿于整個實驗開放性教學過程中,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為學生以后進入到工作中的實驗技能和建設中學物理實驗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結束語
實驗課開放式教學已被公認為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教學方法,是衡量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14].物理教學論實驗課開放式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把學生都培養(yǎng)成能夠滿足中學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能夠擔當起中學物理實驗室建設的重任,能夠把物理的思維理念和思維方式傳授給中學生的新型師范生.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如何極大限度地發(fā)揮已有的實驗教學資源的功能和利用率,對實驗室的建設者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來自于《通化師范學院學報》雜志。《通化師范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郭穎工作單位:陜西理工學院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
- 上一篇:信息技術在田徑課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物理新課改課堂情境指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