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現狀與解決策略

時間:2022-10-20 09:57:48

導語: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現狀與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現狀與解決策略

摘要: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是學校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農村學校的教育發展水平與城市地區相比依舊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無論是教學設施、教學觀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都有待提高。本文從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的實際出發,分析了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現狀,并結合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解決在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中的一些合理性建議,為農村中學物理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整合;信息技術;物理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使得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聯系愈加緊密,但農村學校的教育發展水平與城市地區相比依舊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無論是教學設施、教學觀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都有待提高。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是21世紀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作為學科教學中的物理教學同樣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做好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有利于構建全新的物理教學體系,使物理教學達到最優化。

一、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

所謂整合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通過某種方式彼此銜接,有機的結合成一個復合系統,通過整體協調這個系統內的各個要素,使他們之間能夠相互滲透、相互作用,達到使各系統內的各要素成為最佳組合的目的,從而發揮系統的最大效益,使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與協同工作成為可能。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即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手段、媒體資源與物理教學內容有機的聯結起來,讓他們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利用信息技術使物理教學達到最優化。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要使信息技術成為物理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簡單的疊加。作為物理教學的輔助工具,信息技術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是學生探索世界、開闊眼界的有效途徑。

二、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現狀

1.學校教學條件落后,現代化教學設施匱乏。農村學校的教學條件有限,一些學校僅僅有一個電子多媒體教室或者根本沒有多媒體教室,現代化教學設施嚴重不足。許多物理理論知識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當需要將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展示給學生時,沒有多媒體設施輔助,即使教師講授的再生動形象也無法讓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受,實驗教學變成了紙上談兵。如:“托里拆利實驗”需要利用大量的水銀進行實驗,然而眾所周知,汞蒸氣有劇毒,在正常的中學授課中,是絕對不允許做這樣的演示實驗的,這時,多媒體教學資源能夠突破實驗條件的限制,很好的展現出整個實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并能夠通過實驗準確計算出大氣壓強的數值。2.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有限,使用的信息技術、資源類型比較單一。農村中學的師資力量正處于新老交替的關鍵期,教師的平均年齡偏大,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普遍不高,心理上就比較排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物理教學中。大部分年齡偏大的教師依舊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用的信息技術、資源類型比較單一,雖然有許多與物理有關的信息媒體資源,卻沒有被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造成資源浪費,物理教學內容貧乏,教學手段單一。3.教師嘗試整合但缺乏深入的研究。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目前還處于非理想狀態,雖然部分教師已經開始進行整合的實踐,但許多教師并沒有理解“整合”的真正內涵,只重視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物理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忽視了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有效融合,信息媒體資源獨立于物理課程之外而作為了一種單純的教學手段,缺乏深入研究與探討。

三、解決策略

1.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資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建設是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基礎,包括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以及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已有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資源,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水平和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促進資源共享。常用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包括掛圖、幻燈片、音頻、視頻、多媒體軟件等,鼓勵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利于創設生動形象的物理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2.提高農村物理教師的學科素養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提高農村物理教師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是促進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首先應鼓勵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師資培訓,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學習,更新物理教育理念。同時熟練使用校園網絡教室設備,能夠使用Powerpoint、Flash等軟件制作物理課件同時能加工剪輯簡單的音頻、視頻、制作微課等。此外,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與教學媒體及資源的合理選擇是密切相關的。如:介紹地球繞太陽公轉時最好用Flash模擬,雙縫干涉最好用虛擬實驗室演示,電磁感應現象則最好現場做實驗演示等。媒體及資源的選擇要遵從教學過程中的需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以及經濟性。3.對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進行多方面探索。為了突破在傳統物理教學的瓶頸可以將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融合,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451周刊師應該從多個方面對“整合”進行探索,包括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與評價方式等?,F代教育理念主張教學是一種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互滲透,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建立了聯系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橋梁,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信息媒體資源與物理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展示物理最前沿的科學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已有知識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的知識體系。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單一的閉卷考試,與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相融合,導入了課堂練習、測試、討論等。

四、幾點思考

毋庸置疑,物理教學已經開始了以網絡技術和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革新。教學中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看到信息技術為物理教學帶來的新生機,但同時也不能忽略它的局限與不足。首先,信息技術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以往傳統的教學手段,它始終無法全面激發學生物理知識的抽象思維。過度的使用信息技術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在物理教學中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才能發揮信息技術的最大功效。此外,信息技術無法完全替代學生個體進行實驗操作。物理虛擬實驗室的開發與利用的確為物理實驗教學帶來了便利,可以突破實驗條件的限制,將實驗現象更加直觀準確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但是也不能一味地依賴虛擬實驗室而忽略了學生個體進行實驗操作的訓練,從而弱化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合理的、選擇性的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不違背物理這一實驗科學的基本宗旨,才能使物理教學更加高效。

作者:趙倩夢 黃曉理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物理電子與信息學院

參考文獻:

[1]孟紹輝.物理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6.

[2]余建剛.論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學物理教學整合的效度[J].物理通報,2006,(6).

[3]李麗美.生態學視角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及對策探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2,(2):81-86.

[4]鄧慧,張新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度”的探究[J].中小學電教,2010,16(4):35-41.

[5]王竹立.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困局與出路———兼論網絡教育模式創新[J].遠程教育雜志,2014,(2):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