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外活動分析

時間:2022-01-15 11:13:17

導語:高中物理課外活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課外活動分析

一、引言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提出,物理課程應該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應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物理問題,找出物理問題背后的規律,將其應用在生產與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很多學生即使學習了物理知識,也不知道怎樣應用,無法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更談不上將其應用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了,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物理思維和能力的提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有必要在物理教學中組織課外活動

二、物理課外活動在高中教學中的意義

物理課外活動是課堂的一個重要補充,引導學生參加科技模型制作、學科討論、物理競賽、現場參觀、實驗表演,既可以幫助他們進行理解和復習所學知識,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又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這是學生在物理理論課堂上無法做到的。因此,物理課外活動也屬于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傳統物理課堂的一項補充,也是物理理論教學活動的延伸。學生對于物理理論的獲取主要源于物理教材,但是物理知識的擴展卻是來自課外實踐。作為物理教師,我們要意識到物理活動的重要意義,將課堂活動組織好,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親自參與,提升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1.課外活動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當學生在書本中獲取到理論知識之后,只有讓他們覺得有用,認為自己的學習可以解決實際問題,他們才會產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在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講述照相機原理后,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攝影小組活動中,深刻理解照相機的相關原理;在凸透鏡的知識講解完畢后,鼓勵學生在課后自制望遠鏡;在照明電路的知識學習完畢后,組織學生自己來安裝電路。讓學生從海量的物理理論知識中了解物理學習的重要意義,強化了他們的學習信心與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完理論知識之后,僅僅依靠做題是遠遠不夠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讓學生搞一些小發明、小創作,通過這種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既提升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2.課外活動可以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是動手能力差,有的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全面,但是有著非常強的動手能力。適宜的課外活動對于前者而言,可以有效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對于后者,則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例如,在參與小制作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成功之后,學生學習到的會比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要更多,既可以體會到科學家的艱辛,又鍛煉了學生的意志。通過小論文的比賽,學生的現象能力可以很好地被調動起來,通過這一活動,學生會被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對物理產生了無窮的興趣。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體驗,如果學生可以將物理學習作為自己的需求,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致力學生物理學習情感的培養,組織學生參與多元化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

三、高中物理課外活動的組織方式

1.開展講座活動。講座是一座熔爐,利用講座,可以將各類專業知識融入其中,還可以滲透德育內容,灌輸學生的物理學習方法。例如,在高一人造衛星知識的學習中,我們就可以舉辦講座,這種講座具有集中性和主題性的特征,學生聽起來感覺趣味十足,很快能集中注意力,強化學習效果。教師在講述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穿插關于我國人造衛星發展的成就,激發出學生的愛國情感,科學家們鞠躬盡瘁的事例也讓學生頗受感染,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在講座的具體形式上,可以邀請校外的專家、教授來校指導,也可以邀請本校中層領導、專業教師來開辦,在條件允許時,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操辦,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與物理素養的鍛煉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2.舉行科技節。科技節是學生非常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科技節的內容多是小制作、小發明等活動。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行知識講座、科技電影、知識競賽、科研單位等活動,豐富科技節的內容與形式。科技節的舉辦規模適中即可,可以根據主題與時機進行把控;也可以以學校為單位進行舉辦;還可以以年級為單位來舉辦,這對學生團隊精神、合作能力的培養非常有益。在舉辦主題上,可以針對學生今后學習的內容來調節,甚至還能夠對學生提出更高的參與要求,只要是小創作、小發明的內容,都鼓勵學生參與。3.組建科技小組。科技小組的類型是非常多樣的,常見的多采用如下幾個類型:無線電小組:小組成員控制在10人左右為宜,小組成員除了要接受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開展實踐,各個小組要提前準備好器材和工具,如剪刀、萬用表、螺絲刀、電烙鐵、鉗子等,由于這些器材屬于易耗品,因此,學校需要補貼一定的經費。無線電小組活動的開展需要占用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也需要花費一定的金錢,因此,在組織這一活動時,要盡量做到盡善盡美,保證活動的成功。如在收音機的調試中,需要提前準備好電源、示波器、信號源等,活動內容集中在收音機裝配、電路維修兩個方面,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教具制作小組:教具制作小組的組織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他們深入地理解物理規律,還能夠解決實驗室教具短缺的問題。小組成員一般為5~7人,各個班級的物理任課教師來負責輔導,兩個星期開展一次,可以制作氣壓機、小天平、氣墊、游標卡尺、電路演示板、靜電演示器等。攝影小組:攝影小組成員以15~20人為宜,活動時間限制在一年內,定期來組織攝影講座,將攝影與美育相結合,在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可以在校內舉行師生攝影大賽,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條件許可時,可以開展平拋運動攝影、自由落體運動攝影等。當然,考慮到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時間緊張,不應該讓課外活動占據學生太多的時間,教師要合理引導,避免喧賓奪主。4.開展社會實踐。高中生所處的環境相對封閉,與社會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生馬上就要步入大學,很快就要進入社會,社會的競爭環境無疑是非常激烈的,教師要適時地推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適應這個社會。我們可以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在雙休日中走入工廠、農村、街道參與調查活動,自己來完成調查報告。例如,在參與街道摩托車、汽車測速之后,學生們發現,很多汽車和摩托車都存在超速行駛的問題,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來完成《城市交通事故成因》調查報告,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在無形中展開了安全教育。在《光纜通信》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街道通訊線路布局調查活動,看看哪些地方通信線路離照明電路近,哪些電路離高壓線近,共同完成《通信線路合理化布局》的調查。為了便于課外實踐活動的組織和實施,不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對課外實踐活動的實施程序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樣才能使教師對課外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過程控制有據可循,也能使學生對課外實踐活動的具體操作過程做到心中有數。利用社會實踐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觀察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帶來良好的效益。上述能力的獲取不是學生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就能夠獲取的,而是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循序漸進地獲得的。5.設計課外小實驗在高中物理課本中,除了傳統的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還根據各個章節的內容確定了課外小實驗,在高中階段,實驗數量稍顯不足,為此,需要根據章節內容適當地增加實驗項目。在《光的散射》中,可以設置“室內彩虹形成”的小實驗;在《電場》中,增加關于“靜電屏蔽現象觀察”的小實驗,根據教材特點,增設課外興趣小組,每一個小實驗,都要求獨立設計、操作,并完成實驗報告。豐富有趣的課外小實驗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加深了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同時提高了動手操作和手腦并用的能力,對學生智力開發大有裨益。無論進行上文中提到的哪一種活動,課外活動的組織者畢竟還是教師,在活動設計與組織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不能以我們的思想與看法來決定活動的內容與步驟,這與當前的課改理念是相一致的,必須強化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內容選擇方面,我們不要純粹的理論知識,要更多地結合具體的動手操作與發明創造;在活動程序方面,我們不要過多地注重活動所取得的成果,要更加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激發出來的創新意識與研討素養。

四、結語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舉行課外活動可以發展學生的特長與個性,將物理知識點與技術、科學、生活、社會密切結合,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創新能力與思想道德品質。作為教師,必須意識到課外活動的舉行意義,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組織活動,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憶夢.實驗激發思考動力推理提升思維品質——《互感與自感》教學案例分析[J].中學物理,2017(3).

[2]吳新寬.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9).

[3]許亞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8).

[4]邱先明.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整合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6).

[5]董凱鋒.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6).

[6]李容釗.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6).

[7]何永康.探究閉合電路的U-R曲線[J].高中數理化,2017(8).

作者:徐嵩 單位:浙江省臨安市於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