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物理教育如何給力

時間:2022-08-18 05:17:39

導語:職校物理教育如何給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物理教育如何給力

眾所周知,激勵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通過激勵使人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的、積極狀態之中。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動機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動機作為心理傾向具有引起或發動活動的功能;也具有維持活動達到目標的功能;同時還具有調節人的行為的功能。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實施激勵性教育是勢在必行。激勵性教育是指:用激勵性語言、行動去觸動心靈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為主體,感化或促進提高。筆者通過實踐,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包括:①善引、獎勵式授課。②巧問、層次性、漸進性的提問與追問。③能寫、作文式反饋。④給力、贊許式評價和激勵性評語。變“被動”為“主動”,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1善引、獎勵式授課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45分鐘,使其高質量、高效率?我認為“善引”是關鍵。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要以“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為主線,以教與學為重點,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變被動接受和管理為主動參與,實行導向、導航、導演、引導、指導、輔導,領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領著知識走向學生。要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而不是單純品嘗前人創造的成果。教學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啟發式、實物式、對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講述中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去考慮問題。其次,注重和實際相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學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關鍵是要分析清楚。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循序漸進,不能好高騖遠,要觸動他們心中的那根向上的弦,使他們也能彈奏出美麗的明天。有時亦可帶他們走出課室,到室外去觀察,目的是抓住學生愛動的特點,使他們能得到有利的發展。如:講“變壓器電能的輸送”時,我會帶學生走出課室去仔細、認真觀察學校的電力布線等情形。最后,作業要精,按層次布置作業,但又不能傷了一些學生的自尊心。基本題全批全改,重點題細批細改。學習反應較慢的學生還應面批面改。講評時,要有一個度,無論是學習反應較慢的學生還是學習反應較快的學生,都要有獲得獎勵的機會。

2巧問、層次性、漸進性的提問與追問

提問的技巧對于激勵性教育來說,也是功不可沒。因為對于一個學習反應較慢的學生,如果提問比較“難”或“太容易”,他們往往會覺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問的時候應掌握一個度。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時,首先問一個學習反應較快的學生,透鏡分為幾種?“凸透鏡、凹透鏡。再問一個學習反應較慢的學生,“凸透鏡具有什么特點?”此時,可以拿一個凸透鏡,放在陽光下,使陽光經透鏡聚焦于火柴或一張白紙。“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訴老師,凹透鏡呢?它的特點正和凸透鏡相反,對嗎?”“發散。”“這節課內容只要你好好聽,你一定會。最后我要提問你幾個問題。你先記好了。”講完之后,再問他,照相機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遠景,你該怎么辦?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總結自然留給了那些聽明白的同學。這樣先“提問”,講后“再回答”的措施,調動了他的信心與積極性,以及對物理的興趣與愛好。

3能寫、作文式反饋

作文與物理是不是風馬牛不相及?是不是天方夜譚?否!在物理教學中,采用作文式反饋也是必要的。作文不但能體現一個人的水平,也能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如果將作文用于物理,那么將是物理學好的升華,也是物理是一門綜合學科的最佳體現。在講完相關內容后,我會要求學生將所學過的物理知識用作文的形式體現出來。其中,一位學生寫到:“星期天的早晨,剛睜開睡意蒙蒙的雙眸,整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就映入了眼簾,這是光的漫反射現象,看到了本身并不發光的物體;回頭發現墻上的影子,這又是光的直線傳播;走到魚缸前,欣賞美麗的魚,這是光的折射現象;出門騎車去公園,走過的路是路程,看一下時間走過了多少,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就是速度;此時恍然大悟,原來我的速度這么慢,光顧想物理了;走到了步行街,存好車,走過醫院門口,怎么這么亂!噪音!怎么是噪音呢?那不是牛群與馮鞏的相聲嗎?噢,原來它影響了病人的休息。要問我是怎么聽出來的?告訴你,是音色。……”若作文用于物理,將使物理更加充滿魅力,更加吸引人。

4給力、贊許式評價和激勵性評語

無論在哪些方面,盡量去挖掘學生們身上的優點,鼓勵他們的信心,并給以贊許式的肯定。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和聽到老師及身邊同學的評價,使他們自己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還有這么多本事沒有發揮出來,我也能行。其中同學們對一位學習“特別差”、紀律“特別差”的學生的意見至今記憶猶新,“學習成績差,不一定代表你就“笨”、沒有創造力。記得嗎?在學習“轉動和力矩”時,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你找的不都比較“準”嗎?你有時紀律不好,為什么不嘗試一下換位思想呢?老師、同學都相信你,你一定能克服。盼著你的捷報早日傳來。”“雖然你紀律不好,但你在運動會上的表現為班里贏得了榮譽。全班同學感謝你。假如今后,你不再“搗亂”了,相信你會贏得更多的掌聲。”“真的很希望你努一把力,別再給班上拉分了”……記得當時的他也非常感動,原來他在老師、同學們的心中,并不是一個什么都不行、無可救藥的學生。有了自信,提高了學習的勁頭。從那以后,發現認真交作業、認真回答問題及問問題的都有他,他進步了。記得在學完杠桿的應用,他拿來筷子、鉗子、剪刀、鑷子、指甲刀、瓶起子,然后問:“這些是不是杠桿?是什么杠桿?”“你能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真好。現在我們共同分析一下,找一下支點、動力、阻力,畫力臂。”正是這簡單的評價,贊許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績突飛猛進。而評語本來是班主任的特權,那么任課教師不時地在反饋內容或形式上(作業、試卷、問卷等),給出適當的評語,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上面:有的同學開篇寫到:“老師,作文我不會寫,我只寫了一下學好物理的方法及建議……”“太好了。”實質上,寫方法的同時,作文也就成章。總結了方法,有了目標和前進的方向,不也是收獲嗎?還有的同學寫了一篇與物理毫無關系的所謂作文:“老師,我心里有一個秘密,你能幫我嗎?好多人都說我笨,我是不是真的笨的出了頭,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我怎么辦?我就是學不會……”看到這,痛心之后,認真地寫到:“信心是成功的一半。信心加上99%的努力、辛勤、汗水和科學的方法,一定就會成功。你不要氣餒,別灰心,我們來幫你。你知道嗎?你很勤奮,也很用功,你雖然不算很聰明,但你手中有一把金鑰匙呀!基本功很扎實。……”后來,他的成績真的有了進步。此后,平時的作業更是注意及時地給予一些客觀性評價。如:“聰明的你,為什么將作業寫得這么亂,我相信你一定能寫好,對嗎?”“好。有進步,再加把勁,加油!”可見,將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評語用到物理教學中會使物理更具特色。總而言之,激勵性教育是一種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方面。在實施激勵性教育的同時,時刻銘記著以師生的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為核心,時刻銘記著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不再是“工頭”,不是領導,不是嚴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更應該是導師、朋友、助手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