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信貸業務發展問題分析
時間:2022-09-03 05:19:09
導語:汽車信貸業務發展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汽車金融行業自產生以來就有力地推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兩者相互依賴又相互促進。汽車信貸業務作為中國汽車金融公司的主要經營業務,汽車信貸業務的發展有力地支持了汽車的生產和銷售,提升了汽車廠商的盈利水平。本文以A汽車金融公司為例,對該公司信貸業務發展面臨的宏觀環境、發展現狀、存在優勢以及不足之處進行研究,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來提升公司信貸業務發展水平。
關鍵詞:汽車金融公司;汽車信貸業務;發展
一、汽車信貸業務發展概述
1.汽車金融。汽車金融是在汽車生產、流通與消費者購買環節等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一系列金融活動的總稱,包括為汽車生產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為經銷商提供批發性庫存貸款、為終端客戶提供零售貸款或者融資租賃、為汽車終端客戶或租賃公司提供汽車保險,并為汽車服務企業提供營運資金融資等活動。2.汽車信貸業務。本文所研究的汽車信貸業務,主要針對銷售環節的信貸活動進行分析,因此又可稱為零售信貸業務。汽車銷售環節的信貸業務是汽車金融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消費者在這一環節獲得汽車使用權,經銷商獲取了運營資金和利潤,汽車廠商則實現了終端銷售加快了庫存周轉。3.汽車信貸業務發展趨勢。第一,融資方式多元化,汽車金融公司再融資方式上一般遵循“啄食順序理論”,即先通過內部融資再通過外部融資的方式,通過多種融資渠道獲得發展資金;第二,盈利模式增值化,通過將汽車銷售、售后、保險與金融資本運作相融合,進一步提高了汽車金融公司的獲利能力。
二、A汽車金融公司經營現狀
1.償債能力。A汽車金融公司流動性比例近三年增幅明顯且高于監管標準,A汽車金融公司流動性風險較小。A汽車金融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常年在85%以上,說明A汽車金融公司在借入債券方面比重較高,雖然獲得了一定的杠桿效應和稅盾效應,但公司的財務風險較高。2.盈利能力。A汽車金融公司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利潤率在逐年下降,資產利潤率降幅在20%左右,凈資產收益率降幅在30%左右,A汽車金融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3.發展能力。公司近三年總資產增長率小幅下降,營業利潤增長率、利潤增長率均處于大幅下降中且2018年為負值,凈利潤增長率也處于大幅下降中,企業增長速度放緩,A汽車金融公司的成長能力在下降。
三、A汽車金融公司信貸業務環境分析
1.政策與法律環境。隨著國家汽車金融新政策的不斷頒布實施,新政策不僅提升了消費者進行信貸消費的意愿,也帶動了汽車信貸業務更好更快發展。2.經濟環境。2010-2018年,我國經濟一直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當今世界經歷了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后,我國經濟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協同對沖的作用下將繼續保持在合理的區間內。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升級、內需擴大、區域化協調發展的深化,我國經濟仍有望長期保持中速增長。3.社會文化環境。汽車的消費主體已漸漸轉變為“80后”“90后”,消費觀念比較超前,愿意提前消費購買汽車,對汽車信用貸款服務這種購買方式又著更為開放的態度和更大的接受度。因此,消費主體的變化給汽車金融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4.技術環境。隨著互聯網技術、5G技術、人工智能、供應鏈技術及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科技領域出現的新技術正廣泛應用于汽車金融行業中。通過金融科技的運用,可以極大地縮短業務時間和流程、優化產品定價能力、加強風控能力,進一步增強了汽車金融企業服務消費者的效率,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
1.對增值型的盈利模式重視不足。A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汽車信貸業務,對增值型的盈利模式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公司經營業務過于單一,不僅造成公司經營風險較大,也限制了公司開拓市場的能力。2.“+合作”模式對終端市場控制力不足。A公司主要通過金融和合作商向終端用戶開展零售貸款業務,由此面臨各種由渠道操作引發的風險。如近些年時有發生的合作商協助客戶造假、一車多貸、套路貸、二網欺詐等案件,給公司造成重大的損失。3.嚴格的監管制度與公司的業務模式存在沖突。我國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非常嚴格,對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方式有著嚴格的監管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汽車金融公司獲取資金。而汽車消費信貸的貸款期限在2-5年左右,需要穩定且充足的中長期資金。如公司無法解決嚴格的融資監管與公司業務模式對資金需求之間的矛盾,增加中長期資金的來源,公司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4.資產質量下滑、風險防控壓力增大。A汽車金融公司不良貸款率近三年逐年增加,A汽車金融公司信貸資產質量下降明顯,公司風險管控能力表現不盡如人意。而未來公司業務的戰略布局必然會向中小城鎮下沉,公司將面臨資產質量進一步下滑的壓力,業務風險將會進一步增大。5.業務流程線下操作較多,影響經營效率。汽車信貸業務的業務流程必須包括客戶貸款申請、資料審核、貸款審批、合同面簽、提交放款和抵押上牌等過程。A公司的業務流程線下操作較多,客戶申請貸款往往需要攜帶很多的貸款材料,合同面簽環節則需要客戶線下簽訂紙質貸款類合同,影響經營效率。
五、A汽車金融公司開展信貸業務的建議
1.發展融資租賃,增強業務互補性。公司應積極發展新的盈利模式,積極開展融資租賃業務。融資租賃不僅可以降低客戶的購車資金門檻和信用門檻,帶來可觀的業務增量,還可以與汽車信貸業務實現優勢互補,解決公司貸后回收車輛的二手車處置難題,提升公司的盈利空間。2.優化業務布局,發掘二手車業務。二手車金融業務評估難、風控難、盈利難,A汽車金融公司應在局部市場上進行試點,形成一套能經受得住市場考驗的二手車業務模式和防欺詐與風控體系,進而全面推進二手車信貸業務。3.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公司應進一步擴大股權融資的比例,降低債務融資比例,持續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A汽車金融公司應積極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增強公司資金實力,增強公司資金的穩定性。未來,A汽車金融公司尋求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仍是公司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最佳選擇。4.加強渠道管理。第一,根據合作商類別設置標準的準入條件;第二,將風險指標納入合作商入網調查、審查和審批流程;第三,提升合作商風險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意識,提升合作商的風控能力;第四,根據合作商的日常風控指標,匹配相應的放款模式、貸款額度和獎勵政策,做到差別化管理;第五,定期梳理合作商綜合表現,調整合作權限。5.規范業務流程。A汽車金融公司應加強業務全流程的規范程度,將風險控制落實到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細節。A汽車金融公司可以采取的措施:第一,學習行業標桿的先進經驗,引進更為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和風險管理模型;第二,優化貸前申請、貸中審批和貸后抵押擔保等環節,實行定期質檢制度,提高員工的責任意識;第三,豐富貸后管理催收模式,提升信貸資產電話催收、實地催收和外包催收的催收效率,提升不良資產的處理能力。6.強化全員風險責任意識。A汽車金融公司應將風險管理質量融入每個部門、每名員工的績效考核之中。第一,定期為所有職能部門進行針對性的風險管控能力培訓,提升員工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處置能力;第二,積極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對員工提出的合理化風險管控建議進行獎勵,以進一步完善公司規章制度和操作細則;第三,定期對各部門的內部管理制度的實施落實情況進行質檢和通報,以強化全體員工的風險責任意識。7.發展金融科技,提升運營效率。對于A汽車金融公司來說,應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數據的管理和深挖數據的價值。第一,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精準獲客和風險管控,并對風險不同的客戶進行差異化的定價,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匹配;第二,加大信息化技術和人工智能在進件、審批、合同簽署、放款、提車與抵押等業務環節、貸后管理環節和客戶服務環節的應用,提升客戶體驗;第三,持續優化公司信息化系統,利用大數據加強對公司的內部治理,提升運營效率和效益。結論本文分析了影響汽車信貸業務發展的四大宏觀環境因素,并結合A汽車金融公司當前業務現狀,探索其在發展汽車信貸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問題成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發展對策。通過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幾點結論:(1)我國汽車金融公司在發展信貸業務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比如社會征信體系不夠健全、融資渠道狹窄、負債率過高、盈利模式單一、業務風險較高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汽車金融公司要想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必須要克服這些難題。(2)我國汽車金融公司發展信貸業務的啟示。第一,資金來源問題是汽車金融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資金供給不足,發展信貸業務就成了無源之水。汽車金融公司應注重融資渠道建設。第二,盈利模式是企業經營的關鍵因素,汽車金融公司應創新盈利模式,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實現與汽車信貸業務互補發展。第三,信貸資產的質量是企業發展的基礎,風險管理對公司業務發展至關重要。汽車金融公司應完善風險控制體。第四,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汽車金融公司應抓住業務發展機遇,積極開展二手車信貸業務。同時,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消費群體的變化,汽車金融公司應運用科技提升運營效率和風控能力。
參考文獻:
[1]韓青.汽車業與中國經濟增長研究[D].浙江大學,2018.
[2]FabozziFJ.AccessingCapitalMarketsThroughSecuriti-zation[J].2002.
[3]歐陽衛民.對汽車金融發展的認識[J].中國金融,2012(04):19-21.
[4]王再祥,賈永軒.汽車消費信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8-9.
[5]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課題組.中美金融科技發展的比較與啟示[J].南方金融,2017(05):3.
[6]巴曙松,白海峰.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與核心技術應用場景探索[J].清華金融評論,2016(11):100-101.
作者:王名宇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
- 上一篇:金融化下金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分析
- 下一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