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信貸業務市場化趨勢

時間:2022-03-13 11:16:38

導語:糧油信貸業務市場化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油信貸業務市場化趨勢

農發行因糧而生、伴糧成長、隨糧壯大。做好糧食收購資金供應和管理工作,既是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也是服務國家戰略的需要,更是農發行的當家產品和最具特色的業務。本文試從江西秋糧生產收購情況分析視角,結合形勢就當前如何做好糧棉油業務進行思考。

一、江西秋糧生產情況及特點

(一)播面及產量略增。江西秋糧生產品種主要是中晚秈稻。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江西省中稻和一季晚稻種植面積為1364.7萬畝,二晚種植面積1978.2萬畝,中晚稻種植面積合計3342.9萬畝,同比上年增加423萬畝,增幅14%。今年中晚稻單產同比上年基本持平,總產量約為280億斤,同比增加36.32億斤;商品量約125億斤,同比增加15億斤,全省農業結構調整趨勢不斷顯現(見圖一)。(二)種糧成本略見漲。根據對全省154余戶種糧農戶(其中新型農業主體63戶,傳統小農戶91戶)的入戶走訪情況看,2018年農資、農機設備、人工費用均有所上漲,種子、田租略有下降,中晚稻種植成本明顯上升(見表一)。對種糧大戶和自種責任田的散戶進一步細分,由于新型農業主體更多采用科技手段,農機和其他成本高于散戶,人力成本低于散戶,因此除田租以外的各項成本總體持平??紤]田租因素,散戶種植成本平均為859元/畝,低于大戶約100元/畝。但目前農村適齡勞動力不足,種植責任田的多為留守老人,有20%左右出租甚至休耕。(三)優糧優價特征明顯。江西省中晚稻全面上市后,市場收購發揮主導作用,多元主體入市積極,收購進度超過2017年,優質品種受到企業熱捧,優糧優價特征明顯。陳糧市場持續低迷。成品糧油市場供應充足,米、面、油價格保持穩定。一是中晚稻市場化收購活躍,優質稻與常規稻間價差凸顯。根據監測顯示,常規品種,25到30點水分的濕谷送到烘干廠每斤0.9-0.97元,烘干廠烘干后售出價格在每斤1.1-1.12元,民營加工企業掛牌收購價格每斤1.15-1.25元。優質品種,普遍在每斤1.3元以上,黃華占每斤1.3-1.4元,萬象優華粘1.52-1.53元,美香粘1.7元左右,鄱陽金田米業訂單收購香油粘價格達每斤2.2元,價格遠高于常規稻。二是陳糧市場成交寥寥,價格持續低迷。據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江西省大宗糧食交易銷售計劃74.9萬噸,僅成交7350噸,比上旬減少5269噸,成交率維持在1%左右。陳糧價格下跌主要是時間已近年底,加上江西省可能啟動中晚稻托市,各級儲備糧承儲企業急于完成輪換任務,糧食輪出價格進一步走低,但市場需求乏力,用糧企業對降價銷售反應冷淡。

二、糧食市場化信貸業務的發展重點

在國家收儲體制改革加快去庫存的背景下,依靠政策指令性收儲鞏固農發行主業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要鞏固糧食收儲主導銀行地位,就是要牢牢抓住糧食這個長期堅持而且能夠長期堅持的業務、“保飯碗”的業務,為下一步創新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結合江西實際,應在以下領域發力:(一)“產”字當頭,增強持續發展能力。要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結合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重點支持農田排灌設施、機耕道路、輸配電設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間工程建設。著眼于業務模式創新,將支持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與國家耕地保護與復墾、耕地占補平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耕地指標交易這一核心資源開展業務,統籌支持各類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程。大力支持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工程,以攻關區、示范區、輻射區、特色區“四區”建設為重點,大力推廣糧食優質品種和資源高效利用綠色生產技術,推廣節水節肥節藥新技術、新機具,推動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二)“加”字用招,增強生產轉化能力。做強加工核心是要打通糧油由收儲環節進入加工環節,最終進入消費環節的通道。要以糧食加工轉化為引擎,拓寬糧源消化渠道,引導糧食生產,解決糧食的最終出路,達到保收購目的,實現良性循環。重點是抓住糧油產業鏈上加工這一核心環節,加大對市場有需求、產品有銷路、生產有效益的加工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業優質優價收購,以加工帶流通,以加工促生產,引導農業產銷適路,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要重點加大綠色優質糧食產品加工支持力度,圍繞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支持一批示范市、縣和示范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增加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產品供給。重點加大主食產業化支持力度,推進米面、玉米、雜糧及薯類主食制品工業化生產、社會化供應,支持開發個性化功能性主食產品。重點加大糧食精深加工與轉化支持力度,對專用米、專用粉、專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醫藥等方面的糧食加工轉化,予以重點傾斜支持。(三)“通”字著力,增強倉儲物流能力。國家制定了《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加大對糧食流出通道,港口、鐵路站點等大型糧食物流節點,以及大型糧食物流園區建設,糧運流通業必將迎來大發展。要樹立“大流通”理念,加大對糧食流通領域的支持和建設力度。從購銷環節著手,延伸信貸鏈條,支持地方政府和優質企業依托糧食主產區、特色糧油產區和關鍵糧食物流節點,開展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完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鼓勵企業開展產銷銜接,支持北糧南運和糧油進出口等業務開展。要做活倉儲物流業務,加大對政府主導、財政補貼還款的倉儲設施建設項目支持力度,推廣科學儲糧新技術。特別是對《江西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三縱三橫”的節點城市,要支持加快糧食物流網絡建設。做強糧食進口業務,重點支持國有大型糧食企業采取外貿與內貿相結合、貿易與實業相結合、儲備與經營相結合等多種經營模式,利用港口優勢開展糧食進口。(四)“新”字為本,增強產業價值能力。創新支持全產業鏈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當前糧食總量過剩、結構性供給不足、流通低效和市場資源錯配的關鍵路徑。要以糧油收儲信貸為基礎,增強對供應鏈和產業鏈滲透力,延長信貸服務鏈,推動糧食產業轉型發展。要支持發展全產業鏈,深入推進“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支持糧食企業以全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支持發展產業集群,依托糧食主產區、特色糧食產區和關鍵物流節點,集中支持一批稻谷、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產業集群和臨港加工企業集群。支持發展新業態,推動糧食企業建設糧食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休閑觀光、體驗式消費等新業態。支持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糧食領軍企業加強營養健康、質量安全、節糧減損、加工轉化、現代物流、“智慧糧食”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優質企業“走出去”,推動優質產業化龍頭企業有效運用國際糧食資源和科技成果,使糧食企業、糧食產業在“走出去”“引進來”中融入國際糧食大市場,從全球獲取資金、技術、市場和戰略資源。

三、相關思考

新形勢下做好糧棉油信貸業務必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辦成事、辦好事為目的,努力建設優良、高效的客戶服務體系和辦貸管貸體系;必須堅持市場化業務以市場為導向,以防控風險為前提,努力構建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信貸支持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在履行好政策性職能、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努力推動糧棉油信貸業務的高質量發展。(一)明確“指揮棒”,堅持以職責為定位。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解學智董事長、錢文揮行長、于學軍主席多次在講話中強調糧棉油信貸工作的重要性。糧棉油信貸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影響農發行的政治地位。一是轉變思想觀念。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目的,樹立“大市場、大糧食、大流通、大產業”的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客戶為中心,積極推動糧油信貸以收儲為中心,向供給和糧油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努力構建與市場相適應的信貸支持體系、客戶服務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二是轉變發展模式。農發行單純依靠政策性收儲實現業務增長的模式不可持續,只靠收儲業務也難以滿足國家糧食安全的需要。農發行必須主動走向市場,適應市場,把握商機,積極推進糧油信貸業務由政策性業務為主向政策性和市場化業務并重的轉變,在傳統模式向新模式的轉換中,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推動農發行業務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農發行在支持國家收儲制度改革中的托底作用。(二)建好“工具箱”,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為中心,就要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制定信貸政策、設計信貸產品、提供信貸服務,把客戶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糧油信貸工作質量的基本標準。一是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意識和服務理念,構建前中后臺和上下級行整體協同的大服務格局,形成信貸服務合力,支持和幫助客戶創造效益。要摒棄不想干、不敢干、不作為的消極觀念,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出發點,以辦成事辦好事為目的,提高信貸服務質量。二是要保證一定數量的客戶群體,對風險可控、專注主業的糧食企業要予以重點支持。要圍繞業務發展重點方向,結合轄內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制定客戶群建設實施方案。要對轄內涉糧企業調研摸底,掌握優勢產業,熟悉企業情況,對地區、行業排名靠前的客戶,積極培育,擇優扶持,充實和鞏固優質客戶群體。三是通過建立項目儲備庫,加強客戶培育,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打造一批對農發行忠誠、資產質量好、有影響力的高質量客戶群。(三)做對“運算符”,堅持以服務為根本。對貸款企業資金需求涉及多個業務條線的,要按照“首接負責制”原則,由有權審批行確定主辦部門,明確協辦部門,前中后臺要密切協作,制定一攬子信貸服務方案,統一營銷、授信、辦貸和管理。一是優化辦貸流程,提高效率。要優化整合信用評級、客戶準入、授信測算、盡職調查、貸款評估、貸款審查、貸款審議、貸款審批等辦貸流程,實現貸款評級授信審批全流程同時發起、全流程資料共享,在防范風險前提下,簡化辦貸流程,切實提升辦貸效率。二是下放審批權限,分級審批。要根據各行實際情況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給予基礎管理好的分行更多權限,從縱向縮短貸款審批流程,實現快速放款的目的。三是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對農發行優質客戶開放綠色通道,在利率、貸款審批流程、配套理財產品收益、結算手段上給予更多傾斜。四是加快支付結算科技建設,通過開發移動業務終端等,滿足客戶需求,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結算方式。五是加快內部系統整合,模塊化管理,實現數據統一,數據全平臺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四)下好“先手棋”,堅持以機制為保障。當前低風險容忍度背景下責任追究,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高壓線”,負向激勵呈現剛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員工對推進創新轉型發展的熱情。推進創新轉型發展需要構建正向激勵、不良容忍、盡職免責的制度體系,以激發員工自主創新精神。一是把產品創新、業務模式創新作為加分項目,在綜合績效考核中予以體現,發揮好績效考核指揮棒在業務發展和創新中的引領和導向作用。二是對產品創新、業務模式創新成效突出的個人及其所在單位予以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三是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大膽開展業務模式創新和試點,建立業務創新容錯機制。對勇于開拓創新、管理有特色、發展有成效的分支行,確立為信貸管理的標桿行,予以推廣表彰。四是實施盡職免責。信貸人員在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和農發行規章制度合規履行崗位職責前提下出現的風險和損失,要免于承擔責任。在試點階段,對先行先試過程中出現探索性失誤的,原則上不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作者:吳文華 單位:農發行江西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