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個人消費信貸發展問題思考
時間:2022-04-07 09:27:00
導語:中國個人消費信貸發展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重視發展消費信貸,而消費信貸快速發展是從近兩年才開始的。商業銀行已經認識到個人消費信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消費信貸給整個經濟帶來的巨大經濟活力也在逐漸顯現。國家消費制度的改革為消費信貸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近年來.我國對住房、汽車等重要商品的消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推動了假日經濟的興起,促進了旅游消費需求的上升,這些都是消費信貸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在這些成績背后消費信貸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方面。
一、個人消費信貸解讀
消費信貸是金融創新的產物,是商業銀行陸續開辦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組織)個人消費目的(非經營目的)的貸款。個人消費信貸的開辦,是國有商業銀行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適應金融體制改革、適應金融國際化發展趨勢而實施的一系列全方位變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傳統的個人與銀行單向融資的局限性,開創了個人與銀行相互融資的全新的債權債務關系的新局面。個人消費信貸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采取信用、抵押、質押擔保或保證方式,以商品型貨幣形式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的信用。按接受貸款對象的不同,消費信貸又分為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買方信貸是對購買消費品的消費者發放的貸款,如個人旅游貸款、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個人短期信用貸款等。賣方信貸是以分期付款單證作抵押,對銷售消費品的企業發放的貸款,如個人小額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個人汽車貸款等;按擔保的不同,又可分為抵押貸款、質押貸款、保證貸款和信用貸款等。但由于中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個人信用機制、個人經濟行為尚不規范,加之個人消費信貸開辦的時間不長,尚沒有多少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此項業務有著許多新的課題尚待研究。
二、我國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一)消費信貸機會不均等
消費信貸機會均等是指消費者在同一消費信貸條件下,享有同等的獲得消費信貸的機會,這是法律平等、公平價值在消費信貸問題上的體現。消費信貸條件根據消費信貸的特征,只能以消費者信用、償債能力為依據。而目前中國,全國性或地方性的信用監控制度未建立起來,對不同消費者的信用難以長期持續監控,經營者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常將職業、年齡、戶籍等作為消費信貸條件,從而使得不同的消費者享有的消費信貸機會不同。
(二)社會保障不健全
居民不敢消費。中國進入經濟轉軌期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家庭的消費需求已經得到很大滿足,消費傾向下降;中、低收入階層居民,由于職工下崗,企業效益下降,預期收入不容樂觀,住房改革、醫療改革、教育改革等接踵而至,預期支出增大,加之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健全,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他們則更傾向于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另外,由于傳統消費觀念根深蒂固和中國長期處于短缺經濟時期,對于“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的消費信貸方式還難以接受。
(三)個人信用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國個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各商業銀行已發行的信用貸款由于頻頻發生信用危機,對銀行造成了負面影響,各家商業銀行已不愿再憑信用給普通市民放貸。據了解,和住房、汽車貸款消費不同,市民購買諸如電腦、家用電器這樣的耐用消費品,向銀行貸款時沒有抵押物,憑借的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個人信用,事實表明結果不盡如人意。因此,央行、中行、農行、交行、建行等五家銀行都做出了暫停該項業務或縮小放貸范圍的決定,其主要原因都是因為目前公民的可信度不強。
三、完善我國消費信貸的途徑
(一)建立科學的個人信用評估體系
在建立全社會個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檔案的基礎上,各銀行還應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發展戰略制定具體的個人信用評估體系,,以此作為放貸的基本標準,使之從源頭上發揮防范信貸風險的作用。信用評估體系是消費信貸風險管理的基礎,銀行可以根據個人信用狀況規定不同層次的服務與優惠,如信用累積分達到一定數額,可定期寄送銀行資料和服務信息;信用卡透支額度可增大、期限可延長;個人消費貸款、按揭貸款利率在可行范圍內可適當下浮;個人貸款擔保可根據信用狀況等調整。而對信用積分低的客戶,則限制辦理某些業務,列入黑名單的客戶,銀行應拒絕提供服務。
(二)加快消費信貸立法進程
為保障消費信貸是發展,國家應積極立法,從制度上為消費信貸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我國首先要從總體思路和規劃入手,制定《消費信貸法》,就消費信貸的主體、對象、程序、方式等做出規定,對消費信貸的發展做出總體設計。其次,進一步完善《個人貸款管理辦法》,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使其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和規范性。一方面要針對個人抵押貸款業務的難點問題—抵押處分權的實現,抵押登記等制定更加明確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還要抓緊制定諸如《抵押貸款保險法》、《抵押貸款金融機構法》、《個人信用和破產制》等相關法律,形成完整的消費信貸金融法律體系。
(三)轉變消費者消費觀念
在當前階段,要轉變消費者觀念,必須著手做好兩件事:一是業內學者和商界人士大力宣揚信貸消費的優勢與好處,并切切實實為滿足消費者的信貸需求做好各項工作。二是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催生新的消費需求,當前國家大力開展的汽車下鄉、文化消費、娛樂消費等無疑就是在做這方面的工作。而從已有的消費理論來看,要使得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堅定國人對國家未來的信心,提高對于持續增加未來收入的預期。為此,一定程度的國家擔保是必要的。完善消費信貸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必須要解決的難題,隨著我國金融服務和社會個人信用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消費信貸在中國一定會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
- 上一篇:工作任務責任分工通知
- 下一篇:阻礙農村消費信貸發展因素與措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