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過程中的民主參與探究
時間:2022-04-11 10:32:42
導語:公共行政過程中的民主參與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后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叛,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認為公共行政過程就是一種話語游戲,話語的應用是公民主體參與政治過程的關鍵點。現代公共行政在民主參與的執行過程出現了許多問題,例如民主制度落實不到位、“精英主義”明顯、公民參與途徑少等,而基于話語的平等,公民在公共能量場提出合理利益訴求,是后現代公共行政的一大亮點。保障公民政治參與需要堅持民主參與制度、實現“一些人對話”、構建以網絡新媒體為主的公共能量場。
關鍵詞:后現代公共行政;話語理論;民主參與
一、引言
文藝復興以后,在哲學領域掀起了一股后現代思潮開始出現。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同時,人類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使得人們對現代主義產生了質疑,因此,后現代主義由美學、哲學開始蔓延至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公共行政領域也不例外。后現代公共行政學家法默爾認為:公共行政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語言。語言不僅是用來表達和交流思想的思維工具,還是觀念、方法、直覺、假定和強烈欲望的加工廠,所有一切構成了我們的世界觀,塑造著我們的形態和人格。話語在一個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網絡系統里發生作用,這個巨大的網絡系統就是公共能量場。公民的政治參與過程就是在公共能量場里通過真誠的對話、思想激蕩、激烈的辯論,達到表達觀點,達到實現民主權力的目的。后現代公共行政之所以能夠超越現代公共行政,是由于現代公共行政過程中民主參與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1.民主制度落實不到位:民主制度是對民主本質的規定。民主制度是公民權利實現的重要保障。現代國家的政治形態基本實現了非民主到民主的整體轉變。然而,受到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國際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國家建立起極具差異的民主制度。但總體來看,民主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統治階層或者強權手中,有其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婦女、貧弱階級常常受到歧視,其利益需求無所訴求。2.公民實質性參與行動力低: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生活水平的相應提高,民主意識覺醒,期盼更多的參與社會與國家事務。公民的實質性參與行動力受到公民的教育水平、參政意識、個人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首先教育水平與教育程度的優劣,直接影響公民對政治知識的獲取能力,進而影響公民參政行動力。其次,公民的參政意識也是至關重要的,參政意識會受到個人經歷的影響,也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倡導的民主自由氛圍越濃厚,公民的參政意識就越高。意識支配行動,演化成為公民參與的行動力。最后,個人經濟狀況也對公民參與能力有影響。3.“精英主義”明顯,透明度低:精英主義或者稱精英理論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亞里士多德時期。熊彼特認為:民主方法是為了做出政治決定而出現的制度安排,某些人通過爭取選票而得到做出政治決定的權利;共同幸福的觀念是不切實際的;非民主作出的決策比民主決策更容易為人民所接受;大眾的意志是多樣的且難以協調的。因此,精英主義是民主實現過程中有效且直接的方式。精英主義雖然有著本身的優勢,例如節約成本,提高行政質量、有利于效率等,但是精英主義可能產生政治決策不透明等弊端。“精英”代表公民發聲,可能產生時滯或誤差。4.公民參與途徑少:公民參與是保障民主權力實現的重要內容。公民參與的最終實現,需要依賴設計精良的的公民參與途徑,既有助于達成公民參與的實質性后果,也可以預防由公民參與不完善性帶來的不良后果。公民參與政治依賴良好的表達途徑,然而多數國家的民主參與途徑不夠通暢,公民意志無法表達,公民利益就難以實現。
三、話語理論下提高公民參與的措施
1.完善民主參與的決策制度:決策制度作為一種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國家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政治體制需要有相應的決策機制,合理的決策制度是人類政治文明的基本內容之一。堅持完善民主參與的決策制度,是對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話語在制度的保護下得以交流。首先,要完善民主參與的保障制度。制度設計要從公民政治參與的現實情況入手。其次,要完善民主參與的評價制度。民主參與的質量好壞因人而異,民主制度的落實也受到執行人員的主觀影響,因此有必要對民主參與的效果優劣、效率高低獎勵相應的評價制度,用以保證良好制度的順利實行,不符合實際的制度及時淘汰。最后,要完善民主參與的監督制度。執行者可能出于各種原因不執行或者執行不到位,因此,監督就至關重要。2.加強公民政治素養培育,提高參與意識:公民的政治素養涉及公民的政治立場、政治品質和政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是公民參與政治的必要基本條件。首先,應當努力提高公民的政治理論素質,依靠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對公民進行理論上的教育。其次,培育公民的政治道德。通過道德宣傳等手段,倡導公平公正、合理客觀的政治參與,采取中正的方式進行公民參與。最后,加強心理素質的教育,公民的價值取向可能會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對共同價值觀的培養至關重要。3.倡導“一些人對話”,避免“少數人決策”:后現代公共行政學者福克斯和米勒通過對現實存在的政策對話案例的梳理,總結出對話有三種形式:“少數人的對話”、“多數人的對話”和“一些人的對話”。少數人的對話是精英理論家在評論,常常容易陷入獨白式的話語境地;多數人對話是沒有邊界的對話,容易導致無政府狀態。因此只有“一些人的對話”才是實現公民政治參與的機制,包容積極投身公共事務的人,同時能夠剔除在公共參與過程中表現出不真誠態度的人、缺乏參與意愿的人、沒有實質性貢獻的人。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整套體制機制來倡導“一些人對話”,避免“少數人決策”。4.強調網絡媒體的優勢作用,構建公共能量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許多自媒體平臺也隨之發展。這樣的一個互動平臺實質上就是一個公共能量場。以中國為例,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且持續增長中。絕大多數是少年、青年、中年,與有能力參與公共事務的人群基本一致。因此,為了更好的發揮公共能量場的作用,首先,要加強對網絡媒體的管理,讓話語著場中有序地進行對話,平等的進行溝通。其次,要建立起對應的網絡監督機制,話語雖然是平等的,但是不意味著任何話語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不適當的話語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應當加以監督管理。構建合理有序公共能量場對于公民參與政治過程有著媒介作用。
作者:黃華雁 單位: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丁煌.法默爾的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析評[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5,06:24-32.
[2]鄭慧.民主制度與民主機制之辨[J].社會科學戰線,2012,02:180-191.
[3]俞可平.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制度基礎[A].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003年中國經濟特區論壇:特區發展與國際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2003:4.
- 上一篇: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 下一篇:兒童鋼琴啟蒙教育教學探究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