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會三關工程調查思考
時間:2022-06-09 03:17:25
導語:總工會三關工程調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三關工程”的起源和基本情況
遵義市地處貴州北部地區,人口密集,農業人口眾多。目前全市約有160萬外出務工農民,全市750萬人口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外出務工人員。由此帶來了遵義農村社會發展的新問題。一是外出農民工由于缺乏相應的勞動技能和法律知識,導致工作條件差,收入低,合法權益受侵害,在培訓教育維權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二是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受影響。農民工大量外出帶來留守兒童生活缺人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造成性格孤僻,行為偏激,喪失學習興趣,容易染上不良習性,影響健康成長。三是空巢老人生活負擔重,既要自我照顧,又要發展生產,既要隔代撫養,又要參與村務,部分外出農民工甚至不盡贍養義務,給空巢老人身心帶來巨大壓力和傷害。2007年春節前后,遵義縣總工會組織召開了20余次、1000余名返鄉農民工參加的座談會。會上,一個共同的聲音引起了縣總工會領導的重視,即“外出農民工急需技能培訓,需要幫助維權,他們最大的憂慮是留在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農民工的需求就是工會工作的切入點,為此,縣總工會又深入到該縣農民工外出比較集中的新民鎮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調查活動。通過調查研究,縣總工會決定在該鎮開展“三關工程”,為外出農民工開展“大維權”工作。市總工會認識到,“三關”是當前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對和諧社會建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該在全市全面推廣。在市總工會的積極倡導和努力推動下,市委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市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為副組長,有關部門參與的全市“三關工程”領導小組,并于2007年10月16日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全市實施“三關工程”工作,下設辦公室設在市總工會,負責全市實施“三關工程”的具體協調和服務工作,并于2007年10月16日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全市實施“三關工程”工作。各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工會積極運作“,三關工程”在全市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目前,“三關工程”已被納入新農村建設、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年度目標考核的范圍內,市、縣、鎮、村四級均成立了“三關工程”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基本形成黨政統一領導、工會組織協調、部門齊抓共管、分工負責抓落實的良好氛圍。各級政府安排專項工作經費,抽調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一定文字功底的同志充實了“三關工程”辦公室。對農民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進行動態管理,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制定了聯席會議、信息通報、數據調查、工作考核等一系列制度。
二、“三關工程”的內容與機制
(一)“三關工程”的主要內容
1.關心外出務工人員,使其安心務工。以搭建“三個平臺”、創建“一個網絡”為核心,開展勞動就業相關服務。搭建技能培訓平臺,提高農民工就業能力。利用春節期間農民工返鄉集中之際,聯合相關職能部門,組織開展技能技術、農業知識、法律法規、安全知識等方面的免費培訓。健全勞務信息平臺,促進農民工就業導向。加強與各類技能培訓機構、用工企業和中介組織的聯系合作,及時掌握各地用工信息,推薦就業崗位,并通過各種方式定期向社會公布,為農民提供準確、可靠的就業信息。搭建返鄉創業平臺,鼓勵農民工自主創業。把引導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與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全民創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創造條件,簡化辦事程序,切實做好服務,為返鄉農民工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建立維權網絡,維護農民工權益。采取發放維權卡、設立維權熱線、兩地雙向維權等方式方法,通過政府協調、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形式,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法律咨詢、委托、調解勞務糾紛等服務,確保維權工作取得實效,把農民工最大限度地組織到工會中來。2.關愛“留守兒童”,使其健康成長。針對6~15歲的留守兒童,構建以父母為主體的家庭監護體系,強化以教師為主體的學校幫助體系,完善以部門為主體的社會呵護體系。發動教師、大中專學生、職工、干部等加入“家長”隊伍;開展“十個一”主題活動:一張聯系卡,一次交流溝通,一次談心活動,一次學習輔導,一次親情活動,一次家庭訪問,一封親密家書,一門實用技術,一次家長會,一本工作記錄;幫助解決“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的具體困難,豐富精神生活,彌補親情缺失。3.關懷“空巢老人”,使其安度晚年。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建立監護聯絡制度,主要由村組干部、農村黨員及其近親屬作監護聯絡人;鎮村衛生人員對“空巢老人”建立健康信息卡;要對生活特別困難的“空巢老人”實施民政救濟和低保;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可安排進敬老院;對年老多病行走不便的“空巢老人”,鎮村衛生人員實行上門就診或接診服務;由衛生局組織人員對“空巢老人”開展義診服務。
(二)“三關工程”的工作機制
1.聯席會議制度。市和各區縣設立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黨委辦、政府辦、宣傳部、工會、婦聯、團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衛生局、扶貧辦、遠教辦等部門和單位組成。會議召集人多為黨委或政府分管領導。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負責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總工會,辦公室主任由一副主席兼任,各成員單位確定一名干部為聯絡員。聯席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明確各成員單位分工,議定年度工作計劃、任務指標和階段性工作安排。不定期召開專門會議,開展專項活動和聯合調研。2.工作人員保障制度。遵義市、各區縣、鄉鎮、街道均設有“三關工程”辦公室,村、社區和有留守兒童的學校設有“三關工程”工作小組。市和區縣級辦公室設在工會,由一名副主席分管,有三名左右專職辦公室工作人員。鄉鎮、街道、村、社區均由黨委領導或工會主席擔任辦公室主任并至少保證一名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各學校建立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工會主席、團委書記或少先隊輔導員擔任并負責日常工作。由于三關辦機動性較強,人員流動頻繁,為了保障三關工作的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市三關辦每年對各辦公室工作人員進行至少一次培訓,并組織相關調研和實地學習。3.經費保障制度。“三關工程”主要采取黨委政府主導、部門資助、社會贊助的辦法,統籌各方資金。各級“三關辦”經費主要從工會經費中列支和由同級行政解決。每年年初將所需支出經費編制預算,提交聯席會議和黨政分管領導集體研究。日常支出有明晰的獨立賬目,經費支出范圍僅限開展關愛活動費用和人員培訓費用。4.統計、信息報送、檔案制度。為了準確掌握外出(來)農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情況,遵義市“三關工程”從下至上建立了完整的統計和信息報送制度:村、社區“三關辦”每個月向鄉鎮“三關辦”報送外出(來)農民工、空巢老人、未入學留守兒童匯總統計表和基本情況統計表,學校每個季度向鄉鎮“三關辦”報送在校留守兒童統計表和基本情況統計表,鄉鎮“三關辦”每季度向區縣“三關辦”報送“三關”對象匯總統計表和基本情況統計表,再由區縣上報至市“三關辦”。同時,各級“三關辦”非常注重收集工作中的經驗和創新成果,鄉鎮一級“三關辦”每月編寫工作信息簡報逐級報送。對于“三關工程”服務的每一個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都建立檔案,跟蹤服務,確保了解每一個服務對象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在工作中為了便于了解情況,各“三關辦”工作機構、文件資料、工作臺賬、工作報表、宣傳信息等都建立檔案。做到“三關”人員有統計,“三關”工作有記錄。5.考核制度。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將“三關工程”工作納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制定具體的考核方案,每年對工作重視并完成好的成員單位部門、區縣、鄉鎮、村、學校、衛生院實行表彰獎勵,對工作走形式不重視的單位部門負責人實行誡勉談話。
三、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背景下,進一步開展“三關工程”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1.開展“三關工程”,深化工會組織參與加強和創新管理的意識。“三關工程”涉及的人群廣泛,牽涉的社會面寬,工會組織開展活動的過程也是參與農村社區管理,人口管理與服務的過程,不僅為農民工提供服務解決后顧之憂,更能通過這項工作發現社會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加強改進工作的辦法,防范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隱患。“三關工程”是勞動力輸出地區工會組織參與加強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途徑。工會組織要動員全社會更深入、更廣泛參與這項工作,把這項工作與社會管理全面融合。2.開展“三關工程”,進一步發揮工會聯系黨和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工會組織首先提出的“三關工程”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基層黨委政府直接提供人力物力資源幫助,保證了“三關工程”得以持續發展。創造性地開展“三關工程”服務工作,比如有的鄉鎮黨員干部與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結對子,既加強了基層黨組織與職工群眾之間的聯系,又促進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建設,更帶動了基層工會組織的建設發展。3.開展“三關工程”,堅持群眾路線進一步實踐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群眾。“三關工程”從開始實施到目前成為工作機制始終得益于貫徹落實“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方針。工會組織能夠順利開展這項工作也得益于“想職工群眾之所想,急職工群眾之所急”切切實實地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在進一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中,工會組織可以開展“三關工程”為抓手,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和建議,不斷創新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群眾的手段和方法,把廣大職工群眾包括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更好地維護好、落實好。
本文作者:李洋工作單位:全國總工會資產監督管理部
- 上一篇:科研院所工會工作問題的思考
- 下一篇:農業局群眾路線實施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