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會育人必要性分析

時間:2022-08-08 09:06:54

導語:高校工會育人必要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工會育人必要性分析

摘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時代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行動指南,高校工會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校參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其必要性。從高校工會地位、職能、變革要求等方面分別對必要性進行論述,對厘清其邏輯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工會;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路徑分析

一、“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時代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行動指南

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6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再次強調“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都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進一步詮釋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核心內涵。這一重要論斷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行動指南。1.“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五位一體”建設總布局的重要體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在黨的之前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育人要求的集中描述,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黨的報告中,總書記明確提出,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過40年改革開放建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新時代中國發展進入既追求速度又追求質量,更加強調平衡和充分的時代。為此,黨中央提出了“五位一體”戰略總布局,統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中,高等教育與每一個要點都息息相關,高等教育關乎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高等教育關乎培養什么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關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高等教育關乎治理理念落實,高等教育關乎美麗中國建設。“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時代背景下實現“五位一體”戰略建設體系的本質要求。2.“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現了黨和國家德育教育的一貫要求,為“大思政”的發展提供了新坐標體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歷來是社會聚焦的熱點話題,21世紀以來,國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等文件近20份;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報告明確提出“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并提出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思想,2018年9月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進一步強調“我們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這些新提法新思想一脈相承,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育人工作的重視。“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為此提供了新的坐標體系。全過程育人是時間坐標系統,代表人才培養的整個周期,體現了人才培養中的過程控制,不僅包含著人才培養的開始、進行,而且包含著人才培養的反饋。3.“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對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強調不同管理體系協同創新。雙全模式為大德育提供了新的坐標體系,也更加強調不同管理部門的協同創新。課堂教學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主要力量,但是所有課程、所有部門和所有的高校工作流程都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可缺少的。這就要求,整體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全程、全方位育人工程,各課程有機結合,各學段有機銜接,各學科有序滲透,同時各個部門協同合作。育人不只是教務部門和教師的責任,也是其他部門共同的責任。高校工會部門也包含其中。

二、高校工會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時代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和行動指南,“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現了黨和國家德育教育的一貫要求,為“大思政”的發展提供了新坐標體系;“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強調不同管理體系協同創新,而高校工會就是這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參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工會“樞紐”定位要求。工會是介于國家和社會之間的樞紐,高校工會則是連接行政機關和教師,并且延伸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樞紐。2015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指出,群團要“堅持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這意味著,在高校中,工會既要聯系黨政機關又要能夠聯系基層教師,同時還要創造黨政機關、基層教師和學生聯系的有效條件。2014年,對基層工會建設的批示中指出,要“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代表性”。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工會需要進一步增強組織覆蓋、工作覆蓋、有效覆蓋,強化覆蓋效能才能順利完成總書記的要求。參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人才培養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效能提高的表現,也是高校工會定位的要求。2.參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工會職能必然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規定“工會組織具有維護、建設、參與和教育四個方面的職能”。維護、建設、參與和教育是高校工會組織被賦予的四大職能。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工作的基本職責;組織教職工參與本校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工會工作的基本要求;動員和組織教職工積極參加學校建設事業,努力完成工作任務是工會工作的重要任務;教育教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技術業務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教職工隊伍是工會工作的必然訴求。這四大職能要素互為依托、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構成了高校工會工作的有機合力。在以育人為根本任務的高校環境中,工會四大職能現實目標還是解決育人問題。由被動保障到逐漸參與,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3.參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工會變革的重要契機。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建設時期,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都出現了新的特點。農民工逐步扎根城市,城鄉分裂縫隙逐漸彌補,工會工作量驟然增大,群體數量增長和個人原子化存在同時出現的情況讓工會充滿了改革需求。類似改革需求在高校工會中同樣存在。高校教師學術背景越來越多樣化,維權氛圍越來越濃厚,既有的高校工會體制機制也急需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能夠成為承擔高校工會改革的載體,支撐高校工會履行職能的合理性,成為高校工會變革的重要契機。

總之,高校工會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高校參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其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3]王占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J].教育研究,2017,38(08):25-31.

[4]葛亮.工會發揮樞紐作用的目標、路徑與對策[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7,31(01):53-59.

[5]夏瑩.論高校工會工作四大職能及其內在關聯性[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6,30(06):88-91.

作者:黃朝陽 孫寶忠 劉夏慧 單位:東華大學民用航空復合材料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