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會教代會建設路徑研究
時間:2022-04-01 10:48:40
導語:高校工會教代會建設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代工會建設需要工會組織與教代會制度的有機統一。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工會建設與“雙一流”建設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傳統工會工作存在職能單一、模式僵化、效率低下、孤立發展等弊病,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應主動謀求創新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民主管理與監督,加強內部改革,積極主動作為,在“雙一流”建設中做教職工的“代言人”“助推器”“接線員”,凝聚發展力量,形成建設合力,為“雙一流”建設內涵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工會建設;工作機制創新
教師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主體。“雙一流”建設需要凝聚全校教職工的力量形成合力,需要凝聚全校教職工的信念形成共識。高校工會是教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依法履行維護、教育、參與和建設四項職能。在“雙一流”建設新形勢下創新工會及教代會工作機制,既是工會與時俱進自我發展的契機,也是“雙一流”建設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工會建設與“雙一流”建設之間的關系
高校工會的建設目標與“雙一流”建設的目標是相吻合的,其最終目標都是促進學校更好更快發展。二者之間有機統一,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為學校發展提供重要支持。(一)工會建設對“雙一流”建設的影響。高校工會建設從整體上來講包括工會與教代會建設。學校工會是教代會的工作機構,負責教代會的日常工作落實,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教代會是教職工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會議制度,是學校工會的重要內容及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載體。兩者互相配合,共同成為學校工會建設的重要內容。1.推動內部治理水平提高。“雙一流”建設不僅需要提高成果轉化能力、基礎科研能力等外部實力,也需要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達到一流水平,提升學校發展的內部實力。高校工會是學校內部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通過改革促進服務能力提升,通過“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進而提升教師投身學校“雙一流”建設的積極性,最終促進學校事業整體發展。2.提升“雙一流”建設質量。教代會作為學校工會建設的重要一環,一方面能夠促進教職工對學校“雙一流”建設積極建言獻策,提升教職工參與學校建設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征求并落實廣大教職工對于學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可以提升學校決策水平,做到科學與民主決策,從而保障“雙一流”建設質量。(二)“雙一流”建設對工會建設的影響。“雙一流”建設的基本內涵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但是核心要義是人的建設。1.促進工會充分激發教師潛力。工會激發教師潛力的方式多樣,可以通過保障教師各項權益、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及培訓、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等方式使教師能夠在工作中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凝心聚力投身“雙一流”建設、提升能力助力學校事業發展。2.促進工會深入落實教代會制度。教代會是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重要途徑之一。“雙一流”建設涉及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教師隊伍建設、國際化以及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建什么”以及“如何建”都需要聽取廣大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在決策制定過程中增加民主的參與度。
二、高校工會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工會建設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但傳統工會建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雙一流”建設內涵的提升,制約“雙一流”建設的成效。(一)職能單一,墨守成規。工會往往給教師留下“刻板印象”,與其職能單一、缺乏創新有很大關系。部分學校工會也會根據教職工性別的不同分別組織不同的特色活動,但往往參與的教師數少,一方面與工會舉辦活動的預計規模有關,一方面也與工會信息宣傳的途徑單一、效果不強有關。學校工會未在新形勢下創新工作職能與工作方式,活動內容形式缺乏新意。(二)重視過程,忽視結果。教代會是教職工對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的重要途徑。教代會能否發揮職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會組織工作的開展情況。1.提案采納結果及落實情況未全部反饋。工會不僅需要在教代會召開之前做好教代會的組織工作,在教代會結束后還需要將教代會中收集的提案進行推動落實。在實際運行中可能還存在教師積極提出提案但未見反饋問題得到解決,工會也未對教師的提案接納情況及原因作出及時回應的情況,極大影響了教師提案的積極性。2.反饋時間過長,溝通效率及效果不佳。在實際工作中工會將問題反饋至相關部門后給處理部門留的時間過長,教師反映的迫切問題往往在得到回復的時候已過最佳解決實效。此外,在提案中未將提案人對相關部門提案的回復滿意度作為全部提案回復的必填項,使得提案人對提案解決結果的滿意情況未知。(三)缺乏聯系,工作被動。1.地位邊緣,話語權缺失。作為黨領導下的群團工作這一高政治定位和時常處于工作邊緣的現實尷尬,使學校工會主動投身“雙一流”建設的活力發揮受到很大阻礙。工會雖然是聯絡教職工的主要組織機構,但是因為沒有“人權”和“財權”,在部分職能上與人力資源部、教師工作部等存在交叉,但在實際工作往往處于邊緣地位,未深度發揮“維護、建設、參與和教育”的職能。2.與其他部門的聯動不夠緊密。在工會的工作職能中,涉及到教職工的提案推進、權益保護等許多內容都需要與學校其他部門進行聯動。但由于職能交叉、自身主動性不強等原因,導致工會與其他部門、學院工會的聯動性不高,對學校決策等無法貢獻自己的有益建議。3.工作被動,未根據“雙一流”建設的要求主動作為。工會的很重要的職能之一是協助解決教師發展面臨的問題,并與相關部門反映問題,配合解決問題。例如很多高校在“雙一流”建設中涉及多校區辦學的問題,有的高校涉及校區之間的搬遷問題。作為教職工權益的“發言人”,工會往往未主動與發展規劃部門對接,了解搬遷中可能涉及到影響教師切身利益的事項,如教師在多校區上課通勤問題等,未能做到積極維護教職工的基本權益,爭取教職工權益最大化。
三、“雙一流”建設視域下高校工會建設路徑
高校工會作為學校黨委聯系教職工的最緊密紐帶,必須全面堅持以人為本,將自身建設與“雙一流”建設緊密結合,與教職工發展相結合,做好教職工發展的“助推器”,教職工權益的“代言人”,教職工聯絡的“接線員”,主動作為,創新發展,為“雙一流”建設內涵發展提供力量支持。(一)以人性化為原則,加強教師隊伍凝聚力。工會雖然是教職工自愿加入的群團組織、代表最廣大教職工的基本利益,但由于與學校其他部門職能重疊等原因,在維護教職工權益方面未能發揮最大作用。在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雙一流”建設中,工會可從人性化服務、普惠化服務等方面另辟蹊徑,發揮自身優勢。高校工會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可作為事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積極主動作為,推進普惠化服務教職工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提升能夠激發教職工投入學校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提升“雙一流”建設的實力。而教職工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提升離不開工會推進普惠化服務,關注不同年齡結構、性別結構、身體狀況、家庭狀況等的教職工的不同需求,設計更多人性化的服務,覆蓋更多的教職工群體,讓更多的教職工感受到組織溫暖,讓更多的教職工安居并樂業。2.加強思想引領,凝聚發展共識“雙一流”建設既是一場硬實力比拼,也是一場軟實力較量。良好校園氛圍的塑造還需要廣大教職工堅定“雙一流”建設的思想不動搖,對“雙一流”建設目標與內涵有著更清晰的認識。“雙一流”建設需要凝聚全校教職工的力量,這就需要工會發揮群眾優勢,隨時關注教職工的思想動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加強思想引領,充分發揮工會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激發廣大教職工干事創業的決心與信心,凝聚基層教職工的人心。(二)以民主管理為途徑,創新民主決策模式。工會教代會作為工會工作的基本形式,是教職工參與學校治理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工會應貫徹落實工會教代會制度,創新民主管理與監督的形式。1.加強組織與宣傳,引導支持教職工參與高校建設工會教代會應從會前加強引導與宣傳,推動更多教職工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積極聯系工作實際,增強提案內容的可行性與科學性;應在會議中做好組織工作,積極整理反饋各代表團意見,發現教職工普遍關注的問題,認真聽取、審議各項報告和議程,積極推進相關事務公開,保障決策的透明度;應在閉會期間充分行使教代會的各項權利,梳理提案所反映的重要問題,積極與相關部門做好工作對接與反饋,增強提案反饋的時效性與便捷性。2.加強溝通與對接,保障教職工權益工會應作為教職工的“代言人”,為教職工權益發聲。一方面應建立教職工權益保護機制,鼓勵并支持教職工將工會作為權益保護的重要組織部門;另一方面工會應積極主動與學校其他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對接,加強在學校制定基本制度、制定重大發展規劃、財務預算以及學校重要事務決策等方面的源頭參與,在涉及到廣大教職工的根本利益的事項中做好教職工意見征求工作,并將教職工意見反饋給決策部門,作為決策參考。(三)以改革發展為契機,發揮資源調動優勢。學校工會應以自身改革發展為契機,主動參與學校內部治理,做好教職工發展的“接線員”。1.建設網上工會,適應信息化新趨勢高校工會應在信息化的新趨勢下主動推出高效便捷的服務,創新工會發展生態,推動線上與線下資源整合、網上網下互動融合,積極推進互聯網+職工服務的新模式,探索在工會會員入會方式、服務教職工模式、工會活動通知與宣傳等方面的新形式,提升工作效率,擴大服務范圍,增強影響力。2.發揮工會小組作用,加強工會建設作為基層工會的重要工作載體,工會小組應加強與學校工會的聯系,深入落實學校工會的各項活動與要求,協助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工會小組應利用與廣大教職工直接聯系的優勢,從工作、生活等多方面關注教職工發展。工會干部應主動謀求創新,加強工會小組凝聚力,將工會建設與基層黨建緊密結合,增強“雙一流”建設的基層群眾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嵐,胡勁松.“雙一流”大學建設中的工會教代會職能[J].高教探索,2017(7):23-28.
[2]文峰.“雙一流”建設視域下高校工會參與民主管理的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9(4):55-58.
[3]劉有軍,楊珪,張衡,劉姝.“雙一流”建設視閾下高校工會工作:意義、挑戰和應對路徑——基于四川大學的實踐考察[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33(8):63-77.
[4]吳嵐,葉美玉.新時代“雙一流”建設中高校工會教代會職能與工作機制創新[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6):124-125.
作者:國小娜 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展規劃部
- 上一篇:商業銀行房貸風險與防范機制分析
- 下一篇:國有企業工會勞動競賽思路與方法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