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行政執法中問題所在以及解決舉措

時間:2022-10-30 11:41:00

導語:漁業行政執法中問題所在以及解決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漁業行政執法中問題所在以及解決舉措

漁業行政執法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執法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一九八六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市的漁業行政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多年來,我市的漁業行政管理遵循“以法興漁、強化管理、公正嚴明、服務漁業”的方針,克服了種種困難,在監督檢查漁業法規的貫徹執行,漁業資源的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維護漁業生產秩序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漁業違規案件逐年下降,漁業資源逐步回升,漁業生產秩序呈現愈來愈好的發展勢頭。

一、漁業執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自從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方略以來,漁業行政執法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依法行政日益受到各級漁業行政執法部門的重視。

在繼續教育過程中,我市漁業行政執法部門及時充實了《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國家賠償法》等與依法行政關系密切的內容。結合持證上崗和執法資格考試,年年舉辦漁業執法人員培訓班。還不定期開展執法業務考核,總結執法實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使漁業行政執法人員包括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性有了較大的提高。

在整頓行政執法隊伍過程中,明確執法主體和執法人員的責任和權力,建立內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推行政務公開,建立健全了《漁業法律、法規學習制度》、《行政執法人員行為規范》、《行政處罰案件報送備案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辦法》等相關保障制度。針對當前漁業執法監督方面的薄弱環節,行政處罰的“查處分離、票款分離”,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等重要原則納入相關執法工作程序,并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掛鉤,確保了漁業行政執法工作的合法、規范、有序、高效。

二、漁業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賦予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許可、檢查、檢驗、收費、限期整改、調查、處罰、調解、監督等漁業管理權力,從總體上講,漁業管理逐步納入依法辦事的軌道,依法行政的水平逐步提高。但就目前的現狀看,漁業行政執法力度、執法效果與立法宗旨相距甚遠。

1、執法環境尚不理想

(1)漁業法規不完善。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漁業法規不斷健全,先后頒布了有關漁政管理、漁港監督、漁船檢驗、漁業環保、野生動物保護等各項漁業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六百多個。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我國的漁業法規存在著重實體、輕程序;法律條款規定過于原則,實踐性、可操作性不強;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較為散亂、繁雜且定義不清,有些地方甚至存在上下脫節的弊端,使執法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操作,難以定性。比如:對實施一個違法行為觸犯不同的法律條文規定,是應該“合并處罰”還是應該“從一重罪處罰”無明文規定。又如:對一些漁業違法行為的定義相當模糊,除了法律條文中的闡述的幾個字外,并無細化的有效解釋。

(2)執法體制不順。漁政管理實行的還是二十多年前制定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模式,業務上屬上級主管部門領導,但人事、經費又歸地方管理。市級財政未將漁業執法部門納入預算,漁業行政執法機構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為了“保吃飯,保運轉”,就不可避免的產生“重收費,輕管理”的現象。漁業執法受執法裝備、執法經費等因素的影響,對群眾舉報的違法事件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還有地方保護主義,給一些違法捕撈者以可趁之機,導致了執法不力。

(3)部門執法配合尚欠緊密。由于職責不明確,一些相關管理部門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船只隨意放行。由于執法管理的職能交叉,與相關管理部門在管理中發生沖突,有礙于漁業行政執法工作的開展。

(4)漁民的法制意識亟待加強。一是安全意識差。漁民對安全宣傳、教育置若罔聞,采取各種形式繞過安全檢查、違規作業、私自捕撈,置安全隱患于不顧,甚至釀成事故。二是法制意識不強。個別漁民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違規使用網具,在捕撈作業過程中實行“一網打盡”,嚴重的破壞了海洋漁業資源,遏制了漁業資源的再生能力。

2、漁業執法水平不高

第一、漁業行政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首先是由于進人把關不嚴。我市漁政人員絕大部分人員是通過兄弟單位借調或轉業軍人安置進入執法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其次是漁業行政執法隊伍的年齡結構不合理,兩極分化現象嚴重。近年來執法經費不足,人才流失嚴重。由于待遇低、受編制限制等原因,高層次人才不愿進,執法隊伍得不到新鮮血液的補充,并且相當一部分人已達到或接近退休年齡,執法隊伍老齡化的弊端日益顯現,執法隊伍出現人才斷層,后勁不足。最后是繼續教育不夠。近年來,雖然不少同志通過參加成人教育,陸續取得了大專文憑,但不少人學習目的并不是想通過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而僅僅是想拿錢買個文憑。在平時的業務中,不能安心學習,有些人滿足于老師填鴨式的講解,有些人則連兩三天的培訓課也堅持不下來。對法條、法理的膚淺認識,經常造成“一說就懂、一過就忘、一做就錯”的尷尬局面。第二、執法程序混亂。一些執法人員對執行程序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隨意簡化或省略執法程序。第三、執法文書制作不規范,證據意識差。在實際執法過程中,使用執法文書不規范、漏項、丟項、引用條文錯誤、字跡潦草、語言表述不清、人為地簡化或省略法定的執法步驟。第四、執法隨意性大,濫用自由裁量權,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部分漁業行政執法人員特權思想嚴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該作為的不作為,不應作為的亂作為,執法上隨意性較大。第五、是開拓創新意識不強。對于陳舊的管理模式安于現狀,不主動去剖析、研究問題,對一些深層次問題不作思考。

3、宣傳不到位

近年來,雖然我們加大了重點漁區漁業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但還有相當一部分群眾還不了解《漁業法》,不了解漁政部門的職能,不了解保護漁業資源的意義。對漁業資源的違法行為,采取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沒有形成群管專治的良好氛圍。

4、管理不到位

一是執法設施落后。由于經費無來源,我們的水上執法舉步維艱,有時為節約開支,只能放棄了對一些水域的檢查,管理上造成了死角。二是安全監督管理不到位。因漁業捕撈經濟效益滑坡,部分漁船的修繕工作不到位,執法人員礙與情面,將未檢漁船放行允許作業,埋下了安全隱患。

5、漁業環境污染日趨加重,嚴重損害漁業資源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漁業環境污染也日趨嚴重,漁業污染事故頻繁發生,尤其是工業廢水、廢渣,對長江漁業資源造成了嚴重影響,長江的主要經濟魚類等大宗品種的產量逐年下降,有些品種已瀕臨滅絕,這些問題的產生,已經嚴重影響了漁民的收入,制約了漁業經濟的發展。

6、對執法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大

一是執法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目前,漁業執法監督主要是年度執法檢查和專項檢查,自查工作被看作應付差事,重點抽查工作由于專業人員缺乏、時間短、礙于情面多種原因使得執法檢查只能發現一些表面的、共性的問題。二是執法監督的效果無法體現。執法監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糾錯和改正。但由于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還沒有統一的要求和科學的操作辦法,雖然設置了專門的監察機構,但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對執法過錯行為不能及時發現;有的雖然發現了但打不破情面,硬不下心腸追究責任,對執法人員起不到規范、懲戒和教育的作用。

三、提高漁業執法水平的思路和對策

21世紀將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紀。競爭是綜合性的,不僅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出挑戰,也會對漁業執法水平提出挑戰。我們必須正視當前執法存在的問題,根據漁業經濟發展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改進漁業管理方式,提高漁業行政執法水平,推動漁業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1、以人為本,強化教育,改善人員結構,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這是做好漁業行政執法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是嚴把三關即:培訓關。一是加強政治教育。即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武裝行政執法隊伍中的每一名成員,使之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做到清正、廉潔、不貪、不奢、嚴格執法。二是加強法律知識教育。即通過各種形式,短期的和長期的相結合,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教育和培訓,使教育和培訓的內容、任務、方式、原則制度化。進人關。嚴格把好漁業行政執法人員進人關,使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到漁業行政執法隊伍中,以人口環節保障新錄用的行政執法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逐步改善執法隊伍的年齡結構和整體素質。自律關。培養領導干部和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觀念,樹立“對法律負責”的執法理念,職業道德教育重在要求執法人員敬業律己,清正廉潔,培養行政執法隊伍的自律素質,發揮出漁業行政執法隊伍的整體作用。

2、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公眾參與、輿論監督在漁業執法中的作用

只有加大宣傳漁業法律法規的力度讓廣大漁民充分了解《漁業法》,充分了解漁政部門的工作職責和任務,了解保護漁業資源的重要意義。對一些嚴重危害漁業資源的違法行為,形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高壓態勢,讓違法分子無機可趁,無利可圖。同時,人民群眾生活在社會基層,對權利主體的監督最為廣泛和客觀,所受不法行為危害最為直接,體驗最為深刻,要求消除執法不力的愿望也最為強烈。只有讓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充分了解《漁業法》,了解漁政部門的職責和任務,才能夠保障人民充分行使監督權利,漁業執法行為置于人民的監督約束之下,執法違法行為就無處藏身。充分發揮公眾參與、輿論監督在漁業執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規范執法工作,加大監管力度

首先,在執法中我們將嚴格按照《漁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根據行政處罰程序的適用條件,適用簡易程序、一般程序和聽證程序。實施處罰時要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準確,處罰適當,手續完備;其次,嚴格檢驗辦證條件,確保經檢驗的漁船真正處于適航狀態。建立、健全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漁業安全管理網絡,消除安全事故隱患;第三,加大監管力度,建立漁船管理臺帳,掌握漁船動態,加大對各種違法捕撈行為的打擊力度,清理“三無”和“三證不齊”漁船,做好漁民轉產轉業工作,切實保護漁業資源,維護漁業生產秩序。第四,嚴格執行漁政執法人員“六條禁令”,經常進行對照排查,嚴格執行獎懲制度。

4、切實加大漁業行政執法力度

要把漁業行政執法部門的職責準確定位在對漁業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上,在經濟社會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一是要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堅決抵制以權壓法、以言代法,理直氣壯地同漁業違法行為作不妥協的斗爭,堅決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全局的利益,維護大多數人的最高利益和長遠利益。二是要針對突出的漁業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漁業執法重點專項檢查。這些重點包括:嚴厲打擊違法捕撈(特別是電力捕魚)、嚴格執行長江禁漁期和幼檢制度。專項檢查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抓住不放,要責令和督促其整改,直到解決問題。

5、優化漁業執法的外部條件

在漁政執法過程中要主動地與工商、公安、交通、海事等相關部門搞好協作,主動配合人大的執法監督和政府組織的漁業執法檢查,虛心聽取和接受人大、政府對漁業執法工作的批評監督,對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困難要如實匯報,爭取人大、政府、政協對漁業執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6、結合機構改革,爭取財政供給

我們將利用事業單位改革的機會,進一步理順體制,爭取將我們的執法人員盡早納入依照公務員管理序列,積極爭取財政供給,真正實現收支兩條線,從根本上扭轉目前“重收費、輕管理”的局面,真正實現公平、公正執法,為我市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