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行政執法中責停通知書的依據

時間:2022-11-15 03:16:53

導語:試析行政執法中責停通知書的依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析行政執法中責停通知書的依據

一、關于責停通知書發放的程序沿革

第一階段,執法人員發現涉嫌違法行為的,即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的決定,發出責停通知書。執法部門隨后檢查通知書并對案件進行立案調查。即:發責停通知書———發檢查通知書———立案調查。第二階段,執法機關發出檢查通知書后,如發現涉嫌違法行為即發放責停通知書,再立案調查。即:發檢查通知書———發責停通知書———立案調查。第三階段,發出檢查通知書后,發現有涉嫌違法行為的先立案,然后再發放責停通知書。即:發檢查通知書———立案調查———發責停通知書。目前,我海洋行政執法部門均按照該程序處理海洋行政違法案件。

二、責停通知書發放的條文依據

關于責停通知書發放的依據在《海域使用管理法》第39條有明確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履行行政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四)責令當事人停止正在進行的違法行為。《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42條第5項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依法對海洋工程進行現場檢查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五)責令違法者停止違法活動,接受調查處理。同時,《海洋環境保護法》第19條也明確規定:“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可以在海上實行聯合執法,在巡航監視中發現海上污染事故或者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時,應當予以制止并調查取證,必要時有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態的擴大,并報告有關主管部門處理。”上述三項規定是實踐中海洋行政執法部門在處理海域類、海洋工程類以及海洋環保類行政違法案件中,發放責停通知書的法條依據。

三、發放責停通知書行為的法律性質

《海島保護法》中,僅在第47條、第48條、第50條中出現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的字眼,而上述條款屬于法律責任中的處罰條款。那么上述條款是否可以作為在海島行政執法中發放責停通知書的依據呢?要弄清這個問題,需要首先分析發放責停通知書行為的法律性質。

四、發放責停通知書行為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對行政強制措施作了如下定義: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毀損、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據此,可以看出:首先,行政強制措施是一種暫時性行為,是中間行為,行政強制措施的做出不以相對人行為違法為前提,也不必然導致行政處罰。而“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顧名思義,是以相對人行為違法為前提,是在立案后發放的,以行政處罰為歸宿(情節輕微,不予處罰為例外)。其次,行政強制措施對相對人的人身或者財產子做出了處分,是一種可復議可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而“責?!辈⑽磳ο鄬θ说娜松砘蛘哓敭a做出處分,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可復議或訴訟。再次,行政強制措施做出后都有后續解除措施,而“責?!笔且孕姓幜P決定的作出為歸宿(情節輕微,不予處罰為例外),并無解除措施。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發放“責停通知書”的行為不是行政強制措施。

五、發放責停通知書行為是否屬于行政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明確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行政強制執行的前提是存在一個生效的行政決定,行政強制執行是執行行政決定的行為,目的是保障行政決定的內容得到實現。而“責?!笔窃谛姓?處罰)決定做出前,立案之后做出的,沒有一個行政決定作為其做出的前提,因此“責?!辈环闲姓娭茍绦械臉嫵梢?,不是行政強制執行。

六、發放責停通知書行為是否屬于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對行政相對人權利的最終處分,具有制裁性。而“責停”只是對相對人權利的限制,是做出行政處罰的前期行為,不具有制裁性和處分性。因此,發放責停通知書行為不屬于行政處罰。通過分析,筆者認為“責?!辈⒉皇且环N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僅僅是依附于行政處罰的“法定程序”,即責停行為的性質是行政處罰的“前置程序”。對相對人采取“責?!?,必然對相對人進行行政處罰(情節輕微,不予處罰為例外)。上述“責?!毙再|的認定,其法律意義在于:根據程序法定原則,作為前置的“責停”程序違法,必然導致行政處罰的法定程序違法而被撤銷。

本文作者:姜青芳工作單位: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