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人員績效考核研究

時間:2022-05-22 11:33:02

導語:高校行政人員績效考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行政人員績效考核研究

前言當今的高校為了更加科學規范都采取了相應的經濟責任制,其最主要的特點是權、責、利有效統一。高校的行政人員是高校管理的具體承載者,要想推進高校經濟責任制,就要從高校行政人員進行客觀公正的績效管理著手進行。目前雖然有些許高校已經采取了相應管理措施展開績效考核制度,但是也僅僅只是處于一種探索的階段,絕大多數人員還缺乏對績效考核制度的認知,并且在評定標準上也存在一些不規范的現象,因此如何構建科學有效的高校財務人員績效考評體系已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當前高校行政人員績效管理的工作現狀

(一)對績效考核相關的工作崗位缺乏重視目前的高校在工資晉升、職務評聘、業務考評、評優獎勵和其他待遇方面沒有十分的重視,對領導者以及相關的決策部門人員也有一定的影響。高校作為教育體系的一部分,應該以教學為主,不僅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還要將老師看作是很重要的一份子。在許多的西方國家,對于行政人員的待遇都很豐厚,并且在招聘時也非常重視,對于此類崗位的競爭力也十分強;而在國內的一些高校,在招聘行政人員的時候沒有規定相應的標準,不在乎應聘者的學歷、專業技術等,因而導致高校的行政工作跟不上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對績效考核制度的認識度不夠目前在眾多高校中普遍采取的績效考核方式是:按照德、能、勤、績四個方面把每個職工相關的業績填滿,然后在在本部門內部述職評定,最后再將評定結果交給人事部門。這樣敷衍而過的績效考核制度只是走形式而已,僅僅只是簡單評定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以及不合格人員,然而事實上并不會有不合格的行政人員誕生,因此并沒有真正發揮行政績效考核的作用和效果。

(三)在績效考核的指標定性有余,定量不足在眾多的高校行政部門績效考核中多采用主觀描述方法,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明,對于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以及不合格人員僅僅只是依據考評者的主觀印象,來進行評定,就算是運用評分量化表來評定,對于多少才是優秀,多少才算稱職等都沒有很明顯的區別方法,這也導致了績效考核制度無法體現每個部門的工作績效,也無法做到公平公正。

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對策 

(一)完善績效考核制度高校要是想有一套系統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就必須要完善績效考核制度,這也是其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先從改變行政管理人員的觀念入手,不斷的加深他們對其的認識,并提升他們對其重視程度。然后就是講績效考核制度進一步的研究,細化制度方案,完善考核運行機制,確保績效考核制度落實到位,并且還要完善考核溝通機制,不管是在方案、目標、方法,還是在獎懲措施上都需要全體的職教員工參與其中,從而確保績效考核體系能夠有效實施。

(二)明確對行政人員的績效考核的目的在構建績效考核體系時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其考核的目標,對于學校的發展戰略、學校部門工作任務、教職工崗位工作內容都需要與績效考核目標相結合,只有通過將這三者完美的結合,才能推動學校的發展戰略更好實施,提升部門發展水平,增強對教職工的鞭策作用,從而真正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

(三)對績效考核的標準加以標準定義在考核標準建設這一塊需要進行不斷的細分,首先要對流程進行細分,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成立績效考核工作組,并保證工作的正常展開;然后就是對考核尺度要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不能再僅由主觀評價,而是要根據不同的評價對象,制定還規范科學的評價尺度;再者如果是運用好數量分析,哪就要做好考核標準的細化和量化,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結束語總的來說,對于目前的高校在績效考核相關的工作崗位缺乏重視,對績效考核制度的認識度不夠,在績效考核的指標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等現狀,本文所提及到的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績效考核體系的對策有: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明確對行政人員的績效考核的目的,對績效考核的標準加以標準定義等,只有將高校行政管理績效考核體系做到位,才可以為高校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振勝.芻議高校財務人員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構建及運用[J].財務與會計,2016,(10):59-60.

[2]陳茂直,曹問.績效工資實施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體系完善探析[J].中國儲運,2014,(07):124-126.

[3]張明杰.論高校行政人員績效考核困境及出路[J].長江叢刊,2016,(16):87-88.

作者:王妍妮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