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行政合同履行及實現路徑

時間:2022-06-05 11:45:00

導語:科研行政合同履行及實現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研行政合同履行及實現路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政府管理社會事務的范圍越來越廣,政府的管理方式也日益復雜,而科研行政合同作為一種有效管理國家事務的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從現實中可以看到與此相關的成文性規范中以宏觀的政策因素居多,而從法律和合同的角度進行微觀有效的規范較少,這對于成文法國家來說是存在許多問題。在現行的科研行政合同制中,缺乏微觀運作做出的規范,同時一些行政機關和科研機構內部的人員的法律觀念和科研行政合同的觀念不強,使科研行政合同存在諸多問題,筆者將從科研行政合同的履行提出觀點。

一、科研行政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在科研行政合同的履行中,筆者認為應遵循下列原則:

1.自己履行原則。科研行政合同一般實行自己履行的原則。因為科研行政合同是由科研行政主管部門與相對人簽訂,相對人負有完成合同的義務,這是對當事人的特定要求。所以,項目的負責人在完成項目的成果中必須有自己的主要完成成果,其他合作者的成果只是附屬于項目負責人的。

2.實際履行原則。科研行政合同必須按照合同規定的標的來完成,不能任意變更標的。因為科研行政合同涉及到國家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不得受損害與變更,所以,科研行政合同必須按實際履行。

3.全面履行原則。全面履行是指當事人應該按照合同的規定內容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違反合同規定,不得只完成合同的一部分條款,不能對合同的標的、履行時間等作變更。

二、科研行政合同履行的現狀與問題

科研行政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科研主管部門往往通過中期、年度檢查的形式對項目負責人進行檢查,內容包括:中期成果出版情況、發表情況、獲獎情況及獲得社會反響等,此外還將就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內容包括項目經費開支是否符合經費管理辦法,是否嚴格執行經費預算,是否有超額或重復提取管理費、勞務酬金、購置與研究無關的書籍和不合理固定資產等現象。對于沒有開展研究或進展緩慢的,項目負責人須制訂整改措施,學校科研管理部門必須作出保證來落實整改措施。在科研行政合同履行過程中,一個現象出現較多的就是科研項目經費撥款到位時間的延誤。科研經費及時資助是課題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科研項目的撥款時間常常滯后,使課題組無法及時開展。一個科研項目在獲得批準的同時,科研行政合同時間就開始生效,但是項目經費的撥款卻總是滯后。國家科研課題經費的下達因為是國家經費,所以總是要經各個主管經費部門和領導輪轉批準,造成時間的延誤,在經費下達經過銀行資金周轉到達高校后,還要經過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的手續才能下達到項目負責人手中,這樣的一段時間缺乏統一的權威部門加以協調監督。在科研行政合同履行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多數科研行政合同沒有獎勵或者懲罰的條款。周其仁的研究表明,只有個人才是“人力資本的具有技術不可分性的所有者和控制者”,也只有個人才能真正控制人力資本的供給。因此,使用人力資本的最有效途徑只能是“激勵”。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是在科研行政合同的條款設計中,重點應該放在科研人員的激勵條款設計上。筆者發現,大多數的科研行政合同只有項目目標、計劃指標等,并沒出現獎勵條款,連懲罰條款也不見。不過,科研行政合同在激勵條款與懲罰條款方面的不清晰特征卻沒有太大地影響科研行政合同的履約率。與此相反,同其他市場上合同的低履約率相比,科研行政合同的履約率卻高得令人難以置信。筆者曾統計了蘇州大學2002年起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科研項目結項情況,從統計結果來看,科研行政合同履約率為96.43%。而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一項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每年簽訂的經濟合同大約有20億份,履約率只有50%左右。在科研行政合同履行過程中,國家科研主管部門會對完成不了的科研項目予以撤項。蘇州大學2002年以來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就有1項被中止,主要是項目負責人完成的最終成果沒有通過國家科研主管部門所委托專家的科研成果鑒定,被認為沒有達到鑒定的標準,要求項目負責人重新修訂,但項目負責人認為其是外行,不愿意修訂其最終成果,最后因為主管部門聽不到項目負責人的直接答疑辯護,造成項目被中止。但最后有意思的卻是該項目最終成果還獲得了某個較高級別的優秀成果獎。這也是我國的科研行政合同法制不健全,沒有經過一定的聽證程序造成的。因此,我國科研行政合同有必要引入“聽證程序”,行政主體在作出對相對人有不利影響的決定時,必須聽取相對方的意見,不能片面認定事實。

三、科研行政合同履行制度的完善

科研行政合同履行制度的完善,將大大提高科研行政合同的履約率,為我國科研發展提供巨大的推力。

1.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行政主體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會濫用特權,產生合同糾紛,因此應設立一個專門獨立的監督機構對這些現象進行監督。當合同在履行出現問題時,這些機構可以協調和處理有關問題,那么雖然行政主體享有行政優先權,但他也不能按照合同規定和任意行為,而向對方也不能因自身的原因而不履行合同,合同內容對雙方就是一種制約了。因此監控體系是非常重要的,設立專門獨立的監督機構很有必要。

2.制定科研行政合同的法律制度。現行科研行政合同在締結時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根據。應該制定科研行政合同的法律制度,使科研行政合同制度法律化、規范化、程序化。規定科研行政合同的前期工作,做好評審和審批工作,評審和審批制度是合同法律性的關建制度,要嚴格做好合同的評審和審批。只要科研行政合同條款規范、完整,為人們的科研活動提供了標準和方向,一旦有違約的情況出現,那么這些規范就能正確處理雙方的權利義務,令雙方真正履行合同,承擔各自的責任。

綜上所述,科研行政合同的正確履行將直接影響科研項目的最終成敗。如果科研行政合同僅僅是形式上的履行,這將導致科研成果缺失的局面;唯有堅持正確履行的原則,堅持履行制度的完善,才能使我國的科研項目得以保證完成,為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