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政管理學的教學成果對策
時間:2022-03-12 03:47:00
導語:提高行政管理學的教學成果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行政管理學》教學效果亟待提高
行政管理學是一門充滿實踐性、研究性、思辨性、多學科知識交融的綜合性學科,是政法類專業必修課程,并被全國高等院校廣泛列為非公共管理類專業的限定選修課程或者任意選修課,受到大學生的青睞。行政管理學研究緊跟政府行政管理實踐步伐,處于不斷探索與變革當中,其內容、體系、指導思想也不斷地更新,這必然要求行政管理學教學應緊緊地抓住當代政府管理實踐的步伐,不斷地創新教學的內容、途徑、方法以及模式。目前,行政管理學教學研究仍然拘泥于理論講授,對現實關注較少,存在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模式固化等弊病,造成學生興趣不濃厚,學習積極性較低等現象。如何充分發揮行政管理學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認識與分析政府管理規律與現象,正確看待行政管理活動,提高大學生對政府管理的認知感和認同感,就成為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因此,優化《行政管理學》教學質量的途徑與方法就顯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二、優化《行政管理學》教學效果的可行方法
目前,有關《行政管理學》教學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教學法,它以其顯著、良好的教學效果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界普遍采取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學界對此研究已有若干著述予以研討,且已形成一定的共識,在此不再累述。在案例教學法之外,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需要進行補充和強調的,主要有以下七種效果顯著的教學方法:
(一)演講教學法
演講教學法的本質就是對傳統講授法的改進。傳統講授法可直觀、簡捷地呈現教學內容,具有信息量大、教學效率高、系統性強、適用范圍廣等特點,但也存在著過分突出教師主導地位、學生創造性思維受限等弊端。演講教學法就是將演講藝術引入講授法,通過生動幽默的語言,富有節奏感的語調以及跌宕起伏的情節等等演講因素溶人授課當中,增強講授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學者楊述厚、謝盛會等對行政管理學課的教學演講藝術進行了初步研究,認為幽默是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添加劑”,運用得恰如其分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同時強調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著眼點和落腳點,否則,教學演講就沒有意義。在實際運用當中,教學演講法需要教師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廣博的知識層面,既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又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來準備講稿。這樣,教學演講才能有的放矢,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演講效果。
(二)歷史教學法
學者鄭忠認為,歷史學方法對學習與研究《行政管理學》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使行政管理學教學和研究更為客觀、辯證、具體而全面?!缎姓芾韺W》教學中歷史學方法的應用,主要是指“從縱向的、歷史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行政的起源和發展、行政的歷史類型和經驗、政府管理制度的發展和影響、行政管理方法的演變及其意義等,并從中總結出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以指導現在和未來的行政管理實踐?!弊x史使人明智,中國歷史上豐富的行政管理實踐對今天政府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何挖掘史料中豐富的行政管理案例和思想,在歷史中去審視行政管理的時代性,增強行政管理學學習與研究的經驗性和實證性,是每一位《行政管理學》課程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情景再現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實際上是案例分析法的派生物,是一種極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指根據《行政管理學》的教學內容、目標等讓學生在預先設計的特定場景、人物、事件中扮演情景角色,使學生在高度仿真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該法一般包括案例選擇、課外準備、課堂演練與答疑、分析總結等四個步驟,具有“理論教學與模擬演練相統一、教師引導與學生主導相統一、形式與內容相統一、參與角色與參與演練相統一”的優勢,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在一定環境下的組織能力、操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應變能力。
(四)專題研究教學法
也稱為探究式教學法,主要是指結合《行政管理學》教學內容及時以專題方式專門就某些重大的政府、社會、經濟、文化等與行政管理學緊密相關的實際問題以及重點概念和觀點與學生一起展開深入詳細的探討、討論和挖掘,綜合運用有關各種觀點和原理、方法,引導學生一起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從而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時內真正掌握理論精髓,繼而直接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專題教學法的最大優勢在于能更好地使課堂教學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課程的時代感和針對性、吸引力和說服力,因此也成為許多高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五)角色轉換教學法
為了克服課堂上教師主動而學生被動的局面,將一些非重點但卻是熱點的章節或者某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留給學生當一回“老師”,由他們對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等進行自主安排,教師只是以“學生”或者“聽眾”的身份在課堂中進行相應的回音。這樣做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等。這就是角色轉換教學法的主要內涵。師生在角色轉換教學過程中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提高,有利于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愉快的學習氛圍。但要注意的是,角色置換的量度和內容要適中,要把握好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引導督促,對結果及時總結評估。
(六)社會調查教學法
社會調查教學法與實踐教學法非常接近,但是又有著諸多不同。實踐教學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教學方法,是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將概念化、條理化、抽象化的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理性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而社會調查教學法則是指主要包括運用社會學方法、原理,采用各類型的社會調查方法、收集處理資料和信息、撰寫社會調查報告等對《行政管理學》課程的相關章節內容進行社會調查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具有實踐性、自主性、參與性、交往性、探究性等特點,真正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
(七)網絡化學習策略教學法
在知識經濟、信息化時代,“網絡化學習”是信息社會里人們永遠需要且無法拒絕的,并伴隨人們度過一生的常規“輔助”學習模式、方法或手段。通過網絡平臺,豐富、龐大的網絡信息可以暢通無阻地由每一個人所接收,學習的時空限制大大減少;此外,網絡化學習策略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成本,將知識放置于互聯網絡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自由地獲取和應用,其本身就是自主學習在網絡上的表現。因此,如何深入挖掘網絡資源,利用網絡平臺創新教學方法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拓展人才職業能力,就成為優化《行政管理學》課程教學方法應著重努力的方向??傊?,教學方法是達成教學目標的“媒介”和“手段”,體現了特定的教學價值觀念,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等制約?!缎姓芾韺W》課程教師應當采用適當的技術去刺激、鼓勵、指導學生的思考和自動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材的內容,甚至教學的環境等來決定采用的教學方法。
- 上一篇:老地委大院創建節能型機關方案
- 下一篇:財政局國資辦個人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