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
時間:2022-11-23 09:48:06
導語: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結合當前我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一套適用于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具有常效保障功能的管理體系,進一步推動高等院校實驗室管理工作規范化建設,確保學校實驗室教學、科研工作可以安全、順利開展。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教育的發展日益重視,在科教興國戰略指導下,我國高等院校的數量不斷增加,辦學規模也迅速擴大,教學科研活動非常活躍,與之匹配的實驗實踐教學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實驗室是高校開展實踐實驗教學以及相關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在實驗室人員配備以及儀器設備上的投入不斷加大。教學科研過程中,具有較高危險性的儀器設備和化學試劑使用量劇增,危化品處理、儀器設備操作以及安全用電等都對實驗室安全和環境健康帶來極大挑戰,相關事故頻發,如何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實驗室安全是各個高等院校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
1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為有效應對當前實驗室安全問題帶來的挑戰,高等院校立足于學校實際情況,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管理體系建立、相關操作規程制定、實驗室廢棄物處置危化品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長期以來,由于高等院校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經費投入、人員配比不足,制度滯后等問題,制約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建設發展水平,如何切實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使高校融入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進而建設高水平的一流大學,依然是高等院校面臨的極大挑戰。1.1安全意識淡薄,觀念落后。在傳統的“教學科研至上”理念指導下,從高校管理層到基層實驗技術人員以及學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識淡薄,對實驗室安全重視程度不高,對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問題,缺乏對安全管理各個環節的系統性思考;有關實驗室安全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過于單一,缺乏創新,實驗室安全的操作規范得不到真正的貫徹執行;相關實驗室技術人員缺乏應必備的安全素質和應急處理能力。[1]以上種種情況都為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埋下了隱患。[2]1.2管理體系不夠健全,責權不清。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是一項涉及面極廣的系統性工作,房屋建筑、儀器設備、水電消防、治安防護、保密、環保等都有涉及,關系到不同的職能部門[3],這就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從分管校領導直到基層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網絡,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各個環節缺乏明確的責任落實,造成多部門交叉管理,責權不清,協調不通暢、應急處置不及時的混亂狀況。[4]1.3管理隊伍數量不足,專業素質有待提高一支具有較強專業素養的管理隊伍是保障實驗室安全的必要條件。專用設備的操作,化學試劑的使用,廢液,廢渣,廢氣等的回收及無害化處理,防毒防輻射的正確使用以及水電安全使用等都需要具有相關領域專業素養的實驗技術人員來實施。部分學校存在管理隊伍人員缺乏,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專業素養不夠以及有非專業老師甚至學生來擔任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問題。1.4資金投入不足。高等院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資金的投入偏重于能帶來效益的科研、實驗教學領域,對實驗室教學以及相關科研設備上投入較大,但對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整體投入卻十分有限。實驗室安全防護所需配備的器材不足,部分器材不能按照規定及時更新,相關設施陳舊甚至不能使用,消防設施、環保設施不能滿足要求,通風排氣系統不完善,防毒防輻射設備及實驗廢棄物的回收無害化處理設備等缺失[5],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1.5危化品管理欠規范。危險化學品管理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規范危化品的購買、使用、日常監測和報廢,近年來國家加強了相關的管理,但在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危化品存放、使用管理不規范、危化品保管、領用不規范,缺少專用庫房集中存放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加強規范化處理。[6]1.6安全監督機制不健全。雖然目前大多高校都建立了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但相關制度不能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缺乏針對制度落實、檢查、隱患排查、問題反饋改進等方面的監督。安全監督工作沒有貫穿到日常管理的全過程,形同虛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2解決方法與對策
針對當前高等院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高校在日常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應牢固樹立安全意識、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體系,落實責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專項經費投入,把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人員充實到實驗室安全管理隊伍中,加強和規范危化品的使用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監督機制,切實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2.1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應本著“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組織實施針對實驗室管理相關職能部門、實驗技術人員以及學生群體的安全教育工作,積極推進實驗室安全文化宣傳工作,使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態化。要從軟件投入和硬件建設兩方面來營造安全至上的氛圍,培養廣大師生員工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安全建設。(1)加強事關實驗室安全的基礎設施投入與建設,從實驗室選址、方案設計、功能劃分以及建設標準上都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諸如門禁系統、監控報警系統以及消防器材、防毒防輻射設備等安全防護設備和應急設備的配備要齊全,并做好相應的養護、更新、維修工作,確保可以正常使用。(2)軟件方面要開展經常性的、全方位的實驗室安全宣傳教育、普及工作,通過開展相關安全知識手冊編寫、操作規程的編制,網站、微信號等新媒體宣傳教育方式的應用以及經常性的安全知識講座、消防安全演習、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活動來不斷深入加強廣大師生員工的實驗室安全意識。[7]2.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責權分明。(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開展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具體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高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實驗室安全制度和相關操作規范,尤其是涉及危化品、核輻射安全方面的規章制度,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確保學校日常的實驗室教學科研行動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營造安全的實驗教學環境。二是學校應制定針對實驗室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形成組織嚴密、高效有序、措施恰當得力的預案體系。[8-9]三是嚴格執行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只有參加學校組織的實驗室安全知識培訓,通過相關考試、考核合格取得準入資格證書的人員,才能進入實驗室開展相關實驗活動。(2)權責分明,落實安全責任制度。理順管理職能,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是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要將安全責任制層層落實到實驗室管理的各個環節,責任到人。成立由分管校領導負責的實驗室安全機構,構建覆蓋學校、職能部門、學院實驗室的三級安全管理機構,使三者之間既權責分明又密切協作,真正落實“誰使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度。2.3加強實驗安全管理隊伍建設。一支具有強烈責任感和較高專業素養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隊伍是制度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學校應成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學院要有專職人員全面負責本單位的實驗室安全工作。要把對實驗管理人員的安全常識教育培訓、從事本職工作應具備的安全素質培訓相結合;針對實驗室管理人員要建立科學的教育培訓制度、考核獎懲制度,提高實驗室管理隊伍的職業素質,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10]2.4加大實驗室安全投入。切實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在政策制定以及資金支持上給予應有的重視是推進實驗室安全建設的重要保障。①根據學校辦學規模的需要,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按照國家標準和相關規范化要求進行實驗室基本設施建設和改造。②加強實驗室安防系統、消防系統、危化品處理系統、通風系統等建設,并做好相關設施的日常維護工作,杜絕安全隱患。③加大實驗室專業設備的投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置代表行業發展方向的、更加環保、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實驗室專業科研儀器設備。2.5嚴格規范危化品和實驗廢棄物的管理。危化品和實驗廢棄物管理是高校開展實驗活動中的極其重要環節,科學、安全地使用、管理危化品,科學環保地處理實驗廢棄物品是保護實驗室與校園環境、保障師生人身安全的迫切要求。[11]①要切實加強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監督危化品申購、存放、申領、使用、報廢等在學校流轉中的每一環節,并做好相應的記錄,消除安全隱患。[12]②切實加強實驗廢棄物處理。按照環保要求,全面監控實驗廢棄物從產生直到安全處理的全過程。[13]2.6健全實驗室安全工作監督機制系統性、經常性、科學有效的多部門協同管理的監督體制是實驗室安全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支撐。[14]實驗室日常教學科研工作中,要融入安全檢查工作。建立實驗室自查、學院排查、職能部門檢查、學校突擊抽查相結合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檢查監督機制,是實現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長期的系統工程。[15]職能部門要開展經常性的、有針對性的實驗室安全工作專項檢查,狠抓檢查結果反饋情況、強化責任追究、監督整改落實情況。
3結論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范圍的不斷擴大,在國家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宏觀背景下,高校實驗室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由此引發的實驗室安全隱患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9]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與安全管理需求之間仍然存在著矛盾,現行的管理辦法仍然存在發展和改善的空間。因此,高校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中,應以經濟全球化為視角,堅持以人為本,始終貫穿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方針,從安全意識培養、管理機制建立、隊伍建設、經費投入、危化品管理和日常監督等方面構建科學的、完備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防患未然,為廣大師生營造安全的和諧的實驗環境,為高校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證。
作者:崔國印 黃剛 郭盛 聶小鵬 尹嬋娟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 上一篇:體育教育專科學生足球裁判能力培養
- 下一篇:學校體育課程校本化運行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