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測量下煤礦安全生產論文

時間:2022-02-22 09:20:11

導語:地質測量下煤礦安全生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質測量下煤礦安全生產論文

1煤礦地質測量的作用分析

從實際工作中可知,煤礦的煤層分布和煤層周邊的巖石的種類都不盡相同,所以在生產過程中不同地方的地質條件也有所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針對不同的煤層和地質以及面積的大小運用與之相適應的作業方法。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能夠在煤礦生產中科學合理的進行人力資源和生產設備的配置,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減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勞動強度。同時,也可以參考歷史經驗來進行相關作業,這樣可以增加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與此同時能夠對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相似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加大生產的安全性。首先,根據《礦井地質規程》中的相關內容,在與開采之前兩年與地質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并且在設計開采方案之前三個月形成系統的詳細的地質說明。這些地質信息材料對于煤礦開采中的巷道掘進的方式和所用的相應設備等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地質測量信息準確,能夠避免開采方案設計失效,進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次,地質測量部門提供的測量數據信息要應用到煤礦開采設計、施工過程和回采過程等整個煤礦生產過程。但煤礦生產作業過程中,如果實際作業生產環境和地質測量部門提供的數據存在較大的差距,要暫停生產作業并及時與地測部門聯系,對其所提供的測量信息數據進行修正和解釋。因此,要將地測部門在生產過程中各個階段所提供的各項數據進行歸檔保存,同時要準確詳細記錄生產作業流程的內容,以便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通過數據分析高效地解決問題。另外,地質的變化也受到天氣和季節的影響,所以,要與地測部門協調好相關事宜,定期做地質測量報告。再次,回采工作之前也要設計生產方案,此時地質材料信息的處理數據非常重要。對其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能夠掌握地面的變化趨勢,對影響回采工作的因素進行分析,趨利避害,對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回采前科學處理,同時針對回采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生產過程中的安全事故處理預案。在每一工作面回采結束后,都要認真進行采后總結工作,對提供的掘進、回采地質說明書的準確程度做出評價。另外,地質部門還要對有巖漿巖侵入的煤炭測定煤的變質帶范圍及變質程度,測定煤層沖刷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薄煤帶范圍對煤質及回采的影響,通過核實后的煤厚,計算工作面儲量,為生產銜接提供可靠的依據。

2煤礦地質測量在煤礦生產中的工作方法

2.1了解煤礦開采的地理狀況

地測部門要對于煤礦開采作業的設計、施工、財會等部門提供的地質、測量材料進行分析,根據煤礦開采作業的情況給煤礦作業帶來較為準確的指導,而且煤礦的開采要集中在地理測量中,才能保障其生產作業具有安全性。地理情況不是表面看到的現象,而是根據其內部的構造原理和結構特點來判斷是否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在煤礦的地質測量中首先掌握地理情況才是進行地質測量工作的首要方法,周圍的建筑特點、地表承受力度、水文情況、山勢結構等地理情況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排查,全面的落實煤礦開采的地理情況。

2.2應用地質測量數據進行方案設計

由于地質性質的差異,開采方案的設計一定要根據地測部門提供的各項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制定科學合理的開采方案,遵循地質變化規律,根據自然狀況的客觀條件,進行與之相適應的開采活動。這樣能夠避免生產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意外礦難給工作人員生命和煤礦企業經濟效益帶來的雙重損害。另外,每種開采方案都要有相應的礦難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該地質開采過程中技術設備引發問題的應對方案,二是所提供的地質測量數據失誤引發問題的對應方案,三是任何安全事故發生后相關工作人員的逃脫方案。

2.3提高地質測量工作地位,增強工作安全意識

由于地質測量工作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范圍非常廣泛,并且其數據的準確度要求比較高,所以地測人員的工作任務非常艱巨,但是煤礦生產企業常常將關注焦點放在開采過程當中,而忽視地質測量部門的作用。有的煤礦將地測的準備工作僅僅當做是例行公事,但是實際上地測數據貫穿于整個生產當中,對于煤礦開采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因此,要提高地質測量部門在煤礦開采作業過程中的地位,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由于從事煤礦開采作業的相關人員的平均學歷不是非常高,對于地質結構和生產流程以及生產流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就使得由于人為操作失誤導致的礦井安全問題時常出現,這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來解決。

3結語

煤礦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煤炭的開采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通過地質勘測能夠加深對所開采煤層的了解,從而保證開采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保證煤礦生產能夠安全進行。這里,一方面需要提高對地質測量工作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提高所有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另外,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工作也非常重要,這樣能夠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精確度,相關工作人對此項研究還很大的提升空間。

作者:郭江舟單位:黑龍江省煤田地質勘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