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外個人稅扣除與征收方式的比較

時間:2022-04-15 11:37:00

導語:有關中外個人稅扣除與征收方式的比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中外個人稅扣除與征收方式的比較

論文關鍵詞:個人所得稅中外比較費用扣除征管方式

論文摘要:通過與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在費用扣除與稅收征管方式等方面的比較,來分析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并借鑒外國經驗,結合我國具體情況,提出了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具體措施。

一、引言

個人所得稅自18世紀末產生以來發展得十分迅速,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主體稅種,它的地位反映了一個國家稅制體系的先進程度,是國家的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政府的社會、經濟目標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是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制定、根據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定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并在以后的幾年里陸續進行了變更和調整。從中可以看出政府對公平財富分配,和維護經濟的宏觀穩定做出的各種應變,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有必要將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與我國自身條件相結合,逐步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

二、國外個人所得稅的現狀及特點(以美國、法國、比利時等國為例)

(一)稅收優惠與費用扣除方面

1、重視家庭因素。以比利時為例,在其稅法中的勞務所得方面規定了與“助手配偶”配額和婚姻份額,以減輕家庭生計主要維持者的稅收負擔有關的內容。個體經營者如果得到配偶的幫助,可將其凈所得中的一部分分給其配偶;如果其中一方的勞務所得低于雙方勞務所得總額的30%,即可享有婚姻份額。分配的金額為凈勞務所得總額減去享有婚姻份額的一方配偶自有所得后的金額的30%,但這一分配額不能超過8160歐元。

2、引用生計扣除。以法國為例,根據納稅人的家庭情況給予一些特定的附加減免和優惠,體現了稅法對低收入者及弱勢群體的照顧。在不動產應納稅所得中,法國個人所得稅規定根據納稅人負擔的被撫養者的多少適當增加扣除額:受撫養者每增加一個,扣除額可增加340歐元,所以納稅人撫養的子女越多,享有的免稅額就越大。而且,照料子女的費用可以從凈所得的總額中予以扣除。

(二)稅收征管方式方面

雙向申報制度。以美國為例,為保證個人所得稅制度高效運行,美國建立了與之相配套的征管體制,其核心是廣泛推行嚴密的雙向申報制度。一方面,要求支付個人收入的雇主必須履行代扣代繳稅款的義務;另一方面,與代扣制度相對應的是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人應在納稅年度開始,首先就本年度總所得的估算情況進行申報并按估算額分4次預繳稅款,納稅年度終了后,再按實際所得向稅務機關提交正式的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對稅款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三、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優惠與費用扣除方面

1、以個人為納稅單位,不考慮家庭因素,沒有對生計費用進行扣除。如婚否、子女等家庭狀況等,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子女,由一對獨生子女夫婦組建的家庭中,夫婦兩人要贍養四個老人,還要撫養一個小孩。這種“421”家庭模式致使家庭的主要生計維持者的經濟負擔相當沉重。

2、扣除標準沒有體現地區彈性。我國城鎮居民的實際收支水平狀況在地區間存在很大差異。據統計,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必要費用遠遠大于中西部地區的總體水平。如果不提高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費用扣除標準,就會產生對發達地區中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必需費用進行征稅的不合理現象。

(二)稅收征管方式方面

沒有完善的個人所得稅監督、檢查機制。當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偷逃稅款的現象較為普遍,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我國沒有建立起對個人所得的監督、檢查機制。在目前現金交易非常普遍的情況下,稅務機關無法通過銀行對個人收入進行有效的稽查。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個人收入申報和財產登記制度在我國也沒有得到廣泛推行,納稅申報的真實性難以保證。此外,現行稅收征管法沒有賦予稅務機關足夠的執法權限,法律手段弱化,對偷逃稅打擊不力。

四、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建議

(一)稅收優惠與費用扣除方面

1、加強對家庭因素的重視。采用個人獨立申報和夫妻聯合申報相結合的方式。普遍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因此在個稅費用扣除方面,可以建立家庭扣除標準,這種按家庭為單位進行稅前扣除的方式是得到事實證明的一種比較合理和有效率的方式。

2、實行生計扣除。生計扣除是個人所得稅的核心之一,它關系到國家和個人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到個人所得稅的公平效益問題。如從我國人口政策、教育政策出發,對撫養獨生子女給予一定的扣除額,對于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納稅人也可以給予較多生計費用的扣除。

3、費用扣除體現地區彈性。允許不同地區在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基準條件下作出一定幅度內的調整,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人均收入、物價水平等進行扣除費用的調整。

(二)稅收征管方式方面

1、構建個人所得稅稅源信息管理系統。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以居民身份證號作為基礎,建立一個統一的納稅人識別號碼制度,采取相關措施使得納稅人的所有收入都與這個識別號掛鉤,并與社會保障號碼相一致,便于征稅機關收集納稅人的收入信息。進一步完善銀行存款實名制,納稅人去銀行存款時必須出示納稅人識別號。立法機關加強第三方稅源信息報告制度的構建,以保障我國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制度的實行。

2、完善納稅人自行申報制度,培養良好的納稅意識。年收入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可以通過網上申報或郵寄申報。在納稅人所在單位扣繳的基礎上,建立個人應稅收入申報制度,使自行申報與原單位扣繳相互彌補。

3、推行稅務制度。推行稅務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納稅人正確履行納稅義務,消除或降低納稅人的納稅風險;另一方面,它在稅務機關和納稅人之間架起了橋梁,發揮了紐帶作用,把稅收政策和稅收常識及時傳遞給納稅人,督促納稅人依法納稅,同時稅務部門也可以通過稅務了解個人所得稅征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和完善征管方式。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涉及的范圍廣泛,包括稅制模式、費用扣除標準、稅率結構以及征管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個稅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許多方面的工作。種種問題必須全盤考慮、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才能真正發揮個人所得稅的功能。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設協會.稅法[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2.明月.個人所得稅法的發展與完善[J].社科論壇,2008

3.翰林.外國老百姓如何交個人所得稅[J].特別關注,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