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的現狀及戰略探究
時間:2022-12-25 04:19:00
導語:政府采購的現狀及戰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政府采購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政府采購的狀況分析來看,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政府采購的預算編制相對落后,采購活動缺乏計劃性
主要表現在:①、政府采購缺乏強有力的管理,尤其是對采購預算的管理,還有待提高。由于我國政府編制采購預算中還缺乏較為詳細的政策和規章制度,使得目前很多單位對政府采購預算資金的運用存在較大的誤區,導致有關部門不能及時有效的實施其管理和監督的職責;②、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沒有從全局出發,隨意性、盲目性較大,整個預算編制看起來不僅粗糙,而且很多細節問題都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了政府采購預算活動的順利進行;③、在對政府采購資金的分配上,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并非財政的集中調配方式,而是隨意的進行資金的處置,從整個采購預算資金的使用分析來看,問題較多,缺乏嚴密性。總之,政府采購中對于預算編制中出現的問題,既增加了政府采購部門的工作量,又影響了其工作效率,浪費了資金資源,因此,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2、政府采購缺乏一個完善先進的法制環境
盡管目前我國已經頒布了《政府采購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從目前我國在采購方面的法律環境分析來看,還存在著較多問題。比如說,我國目前的相關法律都還處在低層次階段,沒有引起有關立法部門的重視,很多法律法規都只是部門規章,其作用也只局限于指導意義;另外,從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狀況分析來看,我國政府采購的相關立法還存在著立法不統一不規范的問題,各地區個部門均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地區特點而頒發了一些法律法規,相對統一的法律法規則較為缺乏,導致各地區的法規文件缺乏一個完整的政策和法律依據。總的來說,從政府采購的法律環境來看,建立和完善其法律法規環境,對于完善政府采購,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此問題也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3、政府采購缺乏一個完善的監督體系
政府采購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和程序,其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都應該具備切實有效的監督效力,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政府采購監督體系分析來看,我國政府采購還存在著監督主客體不明確,監督措施不完善以及監督機制還存在著弊端等問題。盡管《政府采購法》中明確的規定了各級財政部門是政府采購的主管部門,但是在政府采購的市場中,其監督主體卻與其不相統一,盡管目前的法律中規定了財政部門的監督權力和職責,但是對于具體的如何進行監督卻沒有一個詳細的說明,導致對政府采購的監督權力沒有得到切實的發揮和運用。
二、完善政府采購的相關對策
針對上述講到了關于目前政府采購中出現的問題,對如何完善政府采購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我國目前的政府采購預算編制
完善的政府采購預算編制要求財務部門不僅要參與制定相關的采購政策和措施,同時還要切實參與到政府采購的管理當中,讓財務部門的監督管理權得到實際的實行;同時,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的完善還需要解決目前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系,改進其財務管理的具體操作辦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開展各項活動,財務部門應該實行采購資金的直接支付,即根據各事業單位所提交的采購證明或者合同,直接由財務部門想供貨方提交貨款,取消繁復的層級上報程序,這樣不僅提高了財務監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加強了對各事業單位的采購的預算管理,完善了預算編制體系。
2、完善政府采購的法律環境,加強政府采購的規范化管理
政府采購的規范化管理需要在現行的《政府采購法》、《合同法》等根本大法的前提下,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時辦法相關的實施條例或規章條例等法規,為政府采購提供完善的、詳細的、明確的指導和規定,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的法律環境,規范各級部門的采購行為;同時,作為政府采購的各級部門,無論是事業單位、相關的財政部門還是供貨商等,均應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健全各單位的內部約束機制,做到內外結合,實現真正的規范化、次序化、法制化。
3、完善政府采購的監督體系
首先,要做好法律監督工作,實現全面的、廣泛的監督機制;其次,完善內部監督,內部監督主要是通過各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和部門內部的層級監督來實現的,如財政部門與采購部門之間的監督等;另外,還要充分發揮紀檢部門、檢查部門等行政部門的監督權,重視他們的監督效力;最后,還有切實發揮社會大眾的全民監督,監督權是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政府采購的監督更應該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敢于被社會大眾提出問題和發出質問,以嚴格的要求來做好政府采購工作。
三、結束語
政府采購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社會活動,在實際的運行管理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級部門都應該重視這些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努力實現我國政府采購的規范化發展,相信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法律環境的不斷優化,我國的政府采購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 上一篇:當代財政分權的區域差異
- 下一篇:固定資產的現狀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