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型社會財政稅收政策研究
時間:2022-03-01 02:39:55
導語:公平型社會財政稅收政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的稅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平衡收支,抵制通貨膨脹,穩定社會經濟、調節社會收入。為了更好的發揮稅收這一杠桿作用,我國在稅收的政策及制度上,采取了“量能負擔”原則來實現這個目標。
一、實現區域經濟保持協調發展的稅收政策
我國區域間的稅收政策,主要以梯度發展戰略為主,重點發展、給予政策上的傾斜,這種區域優惠政策使得各區域間的發展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現象,從而暴露出了這種區域間梯度發展戰略的不足,這種不足更加劇了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梯度。所以為了更好的發展建設公平型社會,根據我國目前的經濟結構現狀,對稅收政策進行調整,以實現區域間經濟發展的平衡,還可以通過行業推進、行業導向等機制來調節經濟的發展。優惠政策主要應傾向于能源、原材料生產企業的所得稅調整上,主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以利于投資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回收成本、回籠資金并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
二、實現城鄉保持協調發展的涉農稅收的政策調整
我國的農民作為社會組成的一部分,有權利獲得社會及國家提供的公共服務,在法律范圍內,每個公民都具有納稅義務,在2006年我國全面施行免征農業稅收以后,免除了農業稅,這是我國有關農業稅收改革的一個目標,將工、農、商的財產稅、流轉稅及社保稅和所得稅等多個稅收項目綜合起來的一種形式,即一元復合稅制。在我國現階段,為了更好的解決城鄉二元稅制度的不足,即解決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可以將財產稅收作為基層政府的主要收入,主要實施策略如下:
1.為保證稅收政策的良好執行,可以將個人所得稅收的試點工作重點放在種、養殖大戶身上。
2.為更好的促進農業工業化發展,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對農業副產品的稅收政策上可以給予減免或者是給予政策傾斜。
3.對農產品的稅收政策調整,一是根據農產品增值稅的起征點進行調整;二是根據農產品銷售數額的限制進行調整,即取消農產品銷售量占一半以上份額的限制,和未達到起征點的農產品數額免除增值稅;三是對收購的農產品稅額扣除比例加大;四是農業車輛、肥料、種子、農藥等農產品購置免除增值稅。
4.為保持城鄉發展,對土地使用稅實現統一征收政策,可根據區域間土地等自然情況對稅率進行不同比例征收。
三、實現保持公平分配的稅收政策
1.完善個人所得稅,實現稅負公平。首先對納稅模式進行改變,將分類納稅與綜合納稅結合起來。其次建立起費用扣除制度。即根據納稅人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納稅制度,根據納稅類別及納稅人家庭人口組成情況,制定不同的納稅標準、納稅級次,來應對收入平均的情況及通貨膨脹情況,實施“指數化”,即對收入的稅率扣除標準按照客觀情況進行調整,從而降低或減少納稅對個人生活的影響;再次對稅基進行拓寬,即減少或杜絕某些特定項目的稅收;最后是建立起雙向申報納稅制度和交叉稽查處罰制度,對于偷漏稅或拒不納稅人員,可以建立起依法進行征收政策,來完善代扣代繳制度,并且加快我國財產實名登記制度,以利于個人所得稅的收繳工作。
2.統一內、外資企業稅制,體現經濟環境公平。首先統一國內對外資企業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標準,并將現行納稅制度與企業會計、財務制度相結合,統一扣除標準;其次是合并房地產稅與房產稅;再次是車船使用牌照稅與使用稅合并;然后是土地使用稅費合一;最后是對外資企業收繳城市維護稅和附加教育費,使外資企業稅費與中國的稅制相一致。
3.制定了遺產征收及贈與稅。為調節存量財產情況征收遺產稅與贈與稅,我國為縮短家庭收入差距,對遺產征收稅的起點調高,從而避開中低收入家庭。在征收遺產稅制度上,采取階梯式累進稅制,對于捐款捐贈財務人員,采取鼓勵政策,免除向慈善機構及其他公益項目捐贈部分的稅費征繳。并根據實際情況為避免納稅人財產轉移及分散,贈與稅與遺產稅同時出臺。
4.改革消費稅制,實現消費公平。一是為了控制消費水平與收入水平的差距,制定了高檔消費品納稅制度;二是對摩托車的消費稅取消或降低;三是更多的消費品與應稅制度相融合,實施銷售末端稅收制度。通過上述方式來突出消費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四、完善可促進就業的稅收政策
我國目前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為了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通過稅收政策,來刺激中小企業的發展積極性,從而促進新的就業途徑。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還可以運用稅率調節作用,對中小企業設置一檔單獨稅率。既降低了中小企業繳稅負擔,還增強了中小企業的金融貸款能力。為了更好的促進擴大就業率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如餐飲、旅游、貿易服務等行業的發展,對于這類行業,采取降低稅率或者是免除稅率的政策,來促進其發展。對于多重所有制的服務行為,必要情況下還可以進行政策支持與鼓勵引導的方式,來促進這類個體企業與服務行業的發展。對于提供信息的機構或個人企業,如買賣、招聘、崗位培訓等,可以對這類機構或個人給予免收稅費及給予資金扶持政策,對外輸出勞務的機構或個人政府給予相應的稅收補貼。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展,建筑行業興起,安置了無數下崗工人及農民工,對這部分下崗失業再就業及農業富余勞動人員,應當給予稅收政策的優惠待遇,并將此范圍擴大到高校畢業人員擇業及技工學校畢業生的擇業等,對于這些就業人員均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作者:鄭未來 單位:臨沂市蘭山區財政局
- 上一篇:中西工商管理專業的區別與聯系
- 下一篇:我國城市經濟增長中財政稅收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