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經濟增長中財政稅收政策研究
時間:2022-03-01 02:55:27
導語:我國城市經濟增長中財政稅收政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不斷發展壯大。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改變過去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高效發展。這其中離不開國家財政稅收政策的配合。財政稅收政策是城市經濟的基石,保證了政府對城市經濟的規劃得到有力執行,并能通過經濟手段,影響城市經濟的增長形式。本文簡要分析了影響增長形式的要素,并在政策、制度、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闡述,探討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塑造綠色高效的經濟增長方式。
關鍵詞:經濟增長方式;財政稅收政策;可持續發展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中心,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城市在國家的經濟生或中正日益不可或缺。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增長,已經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不可避免的課題,是發展過程中必須跨過的挑戰,對提升我國經濟質的飛躍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也是維持我國經濟穩定、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經濟轉型不僅要求企業自身不斷進步,也需要國家在財政稅收等各方面進行補貼和扶持。
1城市經濟轉型的影響因素
(1)社會生產力水平。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社會發展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其增長方式的效率高低。在生產力發展的不同時段,生產要素的組織形式、市場的廣闊程度、技術的高低程度,都是完全不一樣的。粗放型的增長方式,會限制技術及文化的合理有序生長。(2)社會制度。我國現有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有一部分計劃經濟的成分,是過去市場高度依賴于政府主導的產物。但在當今時期,若仍然使用政府行政統籌經濟發展,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諸多不利。(3)科學技術。總體而言,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自主創新仍然是短板,沒有逐步淘汰經濟發展中的高污染高能耗產業,阻礙了經濟轉型。(4)人口素質。我國歷來注重農耕,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養有待提升,在領導干部中間也有很大進步空間。集約高效、附加值高的經濟增長方式,需要業務能力高、道德修養高尚的產業勞動者參與才能實現。
2城市經濟轉型與財政稅收的關聯
城市經濟集約化是未來的趨勢,但它輻射眾多學術分支,需要各部門協作配合,其中離不開政府財政稅收政策的配合。經濟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潤,國家行政機器可以對國民收入再分配進行調整,從而影響經濟結構變化,而財政稅收政策就是行政機器收入分配的方式之一。通常來說,財政稅收政策是宏觀調控的手段,影響經濟發展及其增長方式;一定的經濟增長方式是財政稅收政策的作用對象,二者相互對立統一,相互制約。財政稅收政策不僅能促進產業結構提升,保障國民經濟平穩發展,也能加快經濟增長向集約型、可持續型發展。
3財政稅收政策對經濟轉型的作用方式
(1)財政稅收政策能更深入地挖掘城市經濟發展的潛力。我國城市經濟發展仍然有許多問題急需解決,要想促進經濟轉型,維持社會穩定,就應積極運用財政稅收政策,幫助拉動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馬車。通過增加赤字、發放國債的形式,促進城市投資平穩快速增長,擴大城市內外需求;通過調整政府預算籌集相應資金,支持地方項目建設進展;通過加強對城市環境建設、企業科技革新的資金支持,保證人民生活環境逐步改善、企業單位提高效能,進而提升城市經濟活力,實現城市經濟質的飛躍。此外,還要通過扶持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及相關服務產業,實現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現代服務業,其核心競爭力是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是重中之重。為了培養和吸引人才,還要進行系統的培訓和引導,增加人才培養的力度。最終,城市內形成了科技與人才的互補機制,二者互為倚仗,共同增強城市的經濟活力。
(2)財政稅收政策需要及時優化。當前形勢下,加強投資是保障城市居民收入穩定有序增長的重要途徑。每年的國家預算中,財政投資都是財政支出的大頭。由于政府預算項目基本固定,在有限的財力背景下,增加財政投資就意味著增加政府預算,而政府預算往往要通過增加消費稅、遺產稅等稅收途徑獲得,所以還需要建立健全稅務工作的監管機制,一方面進行收入申報,依法打擊偷稅漏稅;另一方面推進分稅制改革,加強縣級以下的稅務通道管理,各級政府要有鮮明的職責分工。從財政層面,增加財政收入,除了稅收途徑外,還要引入金融資本,調整融資結構。我國的財政投資可以通過對現代農業的開發投資,實現金融投資的突破,通過參股,政府財政與企業共同承擔風險、共同享有利潤,與其他非公有制資本共同完成城市轉型。科技發展是促進城市轉型的首要途徑。因此,財政稅收要對科技發展合理傾斜,除了加強對科技產業投資之外,還要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加快體制創新,加強人才培養,提高企業服務水平,以實現產學研一條龍發展,推動城市科技水平快速提升。企業要明確自身的創新主體性質,加快與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實現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3)改進稅收政策。首先,通過稅收優惠扶持企業發展。對重點企業的政策傾斜,可以促進產業化發展;對城市范圍內符合產業化經營的企業、民企進行稅收減免;注意對產品深加工企業的支持力度。各項稅收優惠如營業稅優惠。增值稅優惠等,互相配合,避免重復性征稅,加重企業負擔。其次,改進增值稅??梢越Y合其他國家的實踐,對外銷產品免稅,或者調整流轉稅金額。若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通過高新計稅設備,則對其實施減免,使其在國際市場更有性價比。最后,改善管理服務。對各個時代、各種形勢下,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整理,并清晰描述,印刷成宣傳資料,廣為散發,公開展覽,并輔以清晰的解釋,將稅收優惠的信息擴散到全體市民當中,確保稅收優惠政策及稅收惠及企業公開公正地展示給公眾。
(4)建立健全績效考評體系。目前我國的績效考評制度尚不健全,應當予以改進。在現有基礎上,還要根據中外實踐結果,對財政稅收主管機構的資金分配體系進行調整,并不斷更新。要對地方的客觀問題予以考慮,并進行合理約束;同時應當敏銳察覺到財政稅收政策與城市發展的本質關系,在充分吸收已有經驗的同事,對城市發展潛力、人民綜合素質等進行評估。對監督部門給出的建議予以適當考慮,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在考核頻率上,堅持日??冃c統一考試的結合,采用抽查與專項調查結合的方式,對財政稅收政策與經濟轉型的具體數據進行審查核驗,確保真實有效。同時,對績效考核結果要做出公示,接受監督,并發揮宣傳作用。通過紙質文件,分析產生的問題,并產生有建設性的改進措施。通過對調研機制進行加強,實時改進績效考核體系,并納入下一次考核當中。根據考評結果,對有效正確的經驗進行吸收消化,對錯誤行為進行懲戒,阻止違規行為的發生。
(5)挖掘經濟發展潛力。城市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通常要面臨種種不利因素,要維持社會的平穩,就要保證財政稅收政策能正確發揮擴大需求、保障經濟發展的功能。要保證對城區經濟的投入力度,促使城區平穩增長;要保障外需,就要加強政府投資對市民投資的導向作用,用發行國債的形式,保證外需。同時,政府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確保相關工程多快好省地完成目標,就要通過投資傾斜,保證項目資金的安全和充足。政府基礎設施應當集中在城區環境升級、居民安全、產業升級等關鍵問題上,夯實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財政投資向高新技術企業傾斜,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對人才的吸引,保證高素質人才不流失,提升核心競爭力。政府也要強化對人才的服務意識,通過培訓及產業支持,形成企業及人才雙贏的局面。
4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轉型正處于最關鍵、最重要的時期,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深,應當發揚過去經濟增長過程中的經驗,吸取教訓,逐步改變經濟轉型中的各種問題,要發揮財政稅收政策的統籌力量,在實踐層面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提升人口素質,為調整政府的經濟提供參考和保障,以減少經濟轉型的負面影響,促進經濟向集約高效發展。
作者:孟秀萍 單位:萊蕪市國土資源局萊城分局
參考文獻:
[1]李學軍.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政稅收政策探究[J].現代商業,2016(18).
[2]季美玲.促進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政稅收政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19).
- 上一篇:公平型社會財政稅收政策研究
- 下一篇:物資管理中廉潔風險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