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項目稅收籌劃探討
時間:2022-03-14 10:12:37
導語:基礎設施項目稅收籌劃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經濟逐步走向繁榮,根據我國財政部的相關通知來看,國家對PPP模式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并要求相關部門立足實踐,在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對國外的成功案例進行借鑒,從而達到經濟改革的目標。通過PPP模式加強基礎設施的構建,提升城鎮化建設的速度,加強國家治理效能。文章簡要介紹PPP模式,闡述稅收籌劃的相關原則,詳細論述稅收籌劃的相關途徑并提出相關的風險防控策略。
關鍵詞:PPP模式;基礎設施;稅收;籌劃
近年來,國家不斷深化PPP改革,隨之而來的我國經濟發展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變。首當其沖的便是稅收籌劃對于PPP模式發展的影響。在PPP模式對我國的基礎設施帶來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要求對稅收籌劃進行一定的改革與創新,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狀況,為經濟發展帶來益處。本文主要為讀者詳細介紹了PPP模式以及稅收籌劃,希望能夠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啟發。
一、PPP模式
PPP模式,也可以稱之為PPP融資,實際上也是一種公私合營模式,通過特許權協議,政府與私人組織構建合作關系,共同承擔義務和風險,在一定的年限和范圍中進行投資并從中獲取收益。在這些年的應用當中,帶來的益處也十分明顯。PPP模式引人注目之處就在于引入了社會資本投資,同時政府在項目經營的過程中全程參與,在此模式下,一方面政府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減輕了各種財政負擔;另一方面調動了社會資本的積極性,同時社會資本在項目中所承擔的風險也隨之減小。根據PPP模式的定義可以將其分為三類:外包類、特許經營類和私有化類。
二、稅收籌劃原則
稅收籌劃不是毫無方法地進行,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夠獲取相應的效益,主要有四個原則,其中包括合法性原則、事前籌劃原則、全局性原則以及成本效益原則。合法性原則,要求稅收籌劃所進行的工作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能夠出現偷稅、漏稅、逃稅的惡劣行為。通過合法合理的籌劃,納稅人將企業的收支進行合適的整合和調整,從而減輕賦稅,達到更高的經濟效益。事前籌劃原則,要求稅收籌劃必須要提前進行,該過程必須要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之前,使其符合當前社會的經濟走勢。全局性原則,要求納稅人一定要對稅收籌劃進行統籌安排,有一個全局性的概念,對于各項的稅收要有一個重點的權衡,考慮出合適的稅收籌劃方案。成本效益原則,要求企業要衡量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保持一個合適的比重,在提高收益的同時要注意盡量地降低成本,把成本和效益的關系調節到最佳才是實現合理的稅收籌劃的前提。
三、稅收籌劃途徑
(一)籌資渠道要合理。在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選用對企業自身有利的籌資渠道可以使企業的項目利益最大化。在籌資時,企業應對各項籌資方案進行科學的論證,以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和股票等路徑確?;I資的合理性,考慮利息能否實現稅前抵扣,進而選取出最優方案。這樣,既降低了企業項目的經濟支出,又可以在稅收環節減少一定的納稅金額。因此,企業一定要盡可能地選擇性價比高的籌資渠道,統籌兼顧,使企業內部效益最大化。例如,在高速公路建設中,根據該項目自身的狀況來看,在項目本身的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比銀行貸款利率高的狀況下,應采取銀行貸款的方式進行籌資,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通過對財務杠桿的利用來使財務內部收益提升,而且能夠發揮抵稅效應,讓項目所獲取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二)投資項目要合理。由于PPP模式目前在我國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政府和諸多企業對PPP模式的作用有所夸大。他們理所應當地認為,只要在項目工程中使用了PPP模式,無論什么情況,政府的經濟效益都會有所提高,所以并沒有仔細地考慮到項目工程的各個方面,例如建設難度、融資渠道、后期維系等復雜且困難的問題。這些項目小到社區的公共設施環境的建設,大到交通網絡的鋪設、水利水電工程的開發以及機場、車站等公共場合的建立發展,他們均認為可依靠PPP模式來完成,這未免太過草率。例如,某央企在建設某三條公路時使用PPP模式,這三條公路分別為1號、2號和3號,投資總額為312億元,其中1號和2號公路的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比3號好。在建設前進行預測,1號公路預計盈利2.6億元,2號公路預計盈利9.5億元,而3號公路則會虧損6.8億元。如果將三條公路分三個項目并由三個公司進行建設,那么就需要繳納12.1×25%=3.025億元的所得稅。在此種狀況下,構建一家公司發揮抵稅效應,三條公路的建設均作為核算單位。對這三條公路各自建立賬套,此時所得稅的繳納就能夠根據一個主體計算,所得稅即為5.3×25%=1.325億元。如此便可節約繳納稅款1.7億元,通過合理選取項目與合作方式能夠使成本得到減少,為企業贏取更多的利潤。由此例可以看出在PPP模式下對項目業務的選取將對經濟利潤產生巨大影響。(三)項目運營要合理。一個項目要取得成功并且獲得有效的收益,前期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在項目的運行期間運營模式的選擇上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擺在企業面前的很多個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有收益好、高利潤、低成本的,也有小型的、無法創造收益的工程項目,對于不同的項目方案,后期所要繳納的稅收也不盡相同,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項目工程,盡量為項目創造低繳稅、高收益的回報。在項目運營期要對組織形式進行合理的選取,例如某國企在建設公路時,根據具體狀況選取了不同的項目類型和實施方案,使稅款得到大幅節約,同時該企業在選址時,大多選址都是具有財政優惠的地區,項目節稅效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四)要向政府優惠政策靠攏。每一年,國家都會出臺一定的優惠政策來促進企業的發展,因而,企業就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惠政策,為其創造收益,節省稅收。在項目選址時,應盡量選取一些稅收優惠區,例如存在節稅、免稅政策的地區,如此企業的投資成本便會得到減少。另外,對于一些收益甚微的工程項目,政府會基于適當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在稅收方面進行適當的減免,這也是一種能夠節省成本的好方法。對于PPP項目,政府還推行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在污水處理行業、垃圾處理行業等環境保護的項目,實行增值稅優惠政策,對于一些機場、鐵路、公路等基礎公共場合及基礎生活設施實行“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政策,從政府的角度,這些政策有助于增強企業對于環境保護和便民利民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促進我國社會發展。而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進行這些項目的建設,可以通過政府的稅收優惠政策來獲取經濟效益,從長久發展來看,也在一定能過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四、風險控制
所有可以帶來收益的方案隨之而來的是風險,和投資產業一般,“高收益伴隨高風險”,因此,企業要控制好稅收籌劃的風險,切勿因小失大,對企業造成不可預估的嚴重后果。首先,企業要經常關注國家出臺的相關的政策,根據政策中包含的內容把握好稅收籌劃的最低限度,構建風險意識,防止風險出現。其次,要經常關注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注意一些優惠政策的受益者,要明白哪一些項目才享受政府的優惠補貼以及享受稅收優惠的程序等。最后,要正確地選擇相應的政策,采用行之有效的稅收籌劃,在保證企業的項目能夠長期正常發展的情況下,進行利益最大化處理,適當地可以放棄一些高風險的稅收優惠政策,切忌顧此失彼。
五、結語
總之,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PPP模式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我國的基礎項目建設難免與之相掛鉤,做好稅收籌劃便是邁出這一步的基礎。只有做好稅收籌劃,進行合理的籌資和投資,適當地進行風險控制,相信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胡俊.PPP模式下投資項目整體稅收籌劃[J].納稅,2017(08).
[2]郭培義,龍鳳嬌.PPP模式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J].建筑經濟,2015(08).
[3]俞穎皓,王潁.交通基礎設施PPP模式的稅收處理研究[J].交通世界,2017(17).
[4]何太洪,徐蘇云.PPP模式下基礎設施項目稅收籌劃[J].交通企業管理,2017(02).
作者:朱艷盈 單位: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電力企業稅務影響與稅收籌劃
- 下一篇:住房公積金稅收籌劃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