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后企業稅務籌劃探究

時間:2022-11-05 10:13:18

導語:“營改增”后企業稅務籌劃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營改增”后企業稅務籌劃探究

摘要:本文從目前企業稅務籌劃的現狀進行分析,通過合理選擇增值納稅人的身份、與企業有利的供應商進行合作、挑選合理的業務模式等方面對在企業稅務籌劃中運用“營改增”的具體措施進行深入探討,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稅務;納稅人

1引言

在目前營改增的大環境下,通過分析企業目前發展的情況,可以看到企業運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困境。只有明確營改增的各項政策,才能有助于公司的發展。

2目前企業稅務籌劃的現狀

近幾年,社會上大部分的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主要是通過財務部門進行管理,并沒有建立相對專業的稅務籌劃管理部門。首先,此種情況的出現導致財務部門在每天的工作中承擔了大量的工作,造成財務部門壓力較大,相關的財務管理人員每日負責企業的運作成本整理、填寫大量的會計表、統計企業內部的相關財務信息等工作,并且還要申報有關的稅務、負責增值稅的發票等事項,造成工作量繁重。另外由于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情況不夠嚴格,造成企業稅務一系列工作不能有序的開展,不能夠按時的幫助企業完成稅務上的籌劃工作,導致企業的稅務負擔在逐漸增加。其次,還會造成增值稅進項抵扣取得難的情況,由于人工的勞務費用是在企業資金抵扣范圍之外的,所以企業在雇傭有關人員展開項目工作時,人員所付出的成本無法在增值稅發票中得以呈現,導致沒有可以抵扣的票據。最后,即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稅收方式以及相關的繳納方式都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企業在對賬務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原先的體系已經無法再使用[1]。

3在企業稅務籌劃中運用“營改增”的具體措施

3.1合理選擇增值納稅人的身份。企業應該在準增值稅納稅人中的身份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一般情況下,企業的運行規模有很多種形式,一部分是運行規模度高的上市企業,具有很強的經營基礎,而另一部分是經濟基礎有限或者微型企業,欠缺經營實力。在目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公司占有的份額比例越大,但是由于我國現有的小微型公司數量多,造成其在經濟體系中也有很高的份額。因為企業所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也已經發展成了不同的規模,所以企業可以根據公司發展的狀況,選擇最貼切的稅務身份。不同種類增值稅的擴充,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是由于基本稅率的差異性,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會依據增值稅納稅人身份的多樣性,從而依據實際的情況給予相應的稅收福利。正是因為稅收政策的干預,納稅人會對不同的身份進行選擇,所以造成增值稅中的成本投入也會有所差異。3.2與企業有利的供應商進行合作。擁有一個信譽度良好的供應商可以幫助企業的發展搭建一個有力的平臺,給公司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企業通過與供貨商的合作,借助稅費抵扣的有關國家政策,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的前期資金投入量,以便于更好的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最佳的進項稅額。在營改增的具體實施之后,企業內部相關財務上的匯率有所提升,所以應該利用抵扣的方法,減少新出臺的國家政策給企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效的進行稅費成本管控。依據企業納稅人身份的差異性,對于供貨商的選擇也可以適當的做出調整。普通納稅人選擇供貨商時,會由于相關的稅收政策,采用增值稅專屬的發票進行抵扣,才可以抵扣掉相應的稅收款項。在企業與供應商兩者的關系中,企業是充當一個買方的角色,供應商需要為企業提供相關的增值稅發票,才可以使企業實現抵扣。如果供應商只是一般的納稅人,所開具的增值稅發票就可以為企業所用,成為充當抵扣稅費的憑證。但是如果供應商是小規模的納稅人,就不能為企業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所以通過跟與企業有利的供應商進行合作,才能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2]。3.3挑選合理的業務模式。為保證企業更好的發展,需要選擇合理的業務模式。將閑置的不動產合理的經營,并做一系列的納稅籌劃。在營改增的改革之下,增值稅的稅收方式大部分還是以稅率為標準,所以企業在進行業務模式選擇時,應當著重考慮為企業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的項目。但目前企業業務發展過程中,會有很多種業務模式,但是被分屬的稅率都不同,并且在具體的經營活動中也會有差異,所以稅率對于企業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只有了解稅率的作用,企業才能根據不同的稅收方式進行更加系統性和科學性的規劃,最終實現幫助企業節省稅費支出的目標。例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模式進行分析,對企業內部的資產進行統一,利用不同的經營方式,有助于幫助企業實現經濟上的收益。特別是在物資的儲存過程中,儲存保管會有一定的成本,所產生的增值稅也是干擾著企業稅收的一項關鍵性工作??茖W的經營企業房地產等項目,能夠有效的調整企業的稅務籌劃,在實現企業穩定發展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減少企業的稅務支出。3.4利用稅收優惠。一些企業可以適當的運用稅收優惠等一系列的政策,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對納稅進行調整。企業可以簡易征收,可以以清包的方式提供服務,不進行對于原材料的購買,僅僅是作為輔助的決策,對人工的費用進行收取。還可以相應的提供企業服務,讓發包方購買設備和材料。另外一部分企業還可以針對自身特點為工程項目提供服務,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有關的稅收優惠,依據國家相關的免增值稅的有關規定進行海外市場的發展,積極投入到第三國家的支援建設中,便可以享受跨境免稅的相關國家政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利用營改增之后對企業納稅籌劃中的多種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并相應的建立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企業應該在今后的發展中,加大對營改增有關政策的研究,熟悉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國家調整規劃的具體內容,并結合企業的具體發展,合理的做出調整,以此來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鵬財.“營改增”稅收籌劃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的應用[J].納稅,2019,13(11):44-46.

[2]黃登翠.營改增后國有企業稅務籌劃及風險應對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9(06):240.

作者:馬娟 單位: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