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檔案信息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20 03:53:24
導語:新形勢下檔案信息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當前,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發展,檔案工作在面臨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何以改革精神、開放精神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認真研究、探討并加以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電子檔案
一、檔案業務信息化勢在必行
(一)內力所迫———社會需求與檔案業務發展規律。社會信息化導致檔案數量劇增,檔案載體呈現多樣性,檔案管理對象不斷豐富,不僅僅局限在紙質檔案方面,已經擴展到照片、圖像、錄音、錄像、電影膠卷、縮微膠片等各種不同種類載體。檔案的數字化,對檔案資源服務的內容和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檔案管理方法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這種需要。因此,檔案工作亟需實現信息化管理,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更好地服務各項事業產業發展。
(二)外力所驅———電子業務的普遍應用。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促進了信息化的進程,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數據存儲等各種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檔案信息資源的科學保管和開發利用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條件,網絡基礎設施不斷改進完善也為檔案信息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硬件環境。
(三)動力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2002年,國家檔案局《全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綱要》,開通了國家檔案局網站,全國檔案信息化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階段。2016年4月1日國家檔案局印發的《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到2020年,初步實現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基本建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服務國家治理和“五位一體”建設的檔案事業發展體系,并將“全面推進檔案資源存量數字化、增量電子化、利用網絡化;創新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與信息社會融合,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列為“十三五”期間主要的工作任務。
二、檔案信息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檔案管理人員電腦操作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檔案管理人員應對網絡安全隱患的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預防檔案信息篡改、竊取等安全事故。
(二)檔案信息化載體存在安全隱患。信息化背景下,檔案業務主要依賴電腦、網絡,這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計算機硬件可能因各種原因發生故障,導致存儲在上面的電子檔案信息丟失,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計算機病毒利用軟件中的缺陷,在系統程序或應用程序中植入病毒程序代碼,會導致系統癱瘓、數據丟失;黑客的攻擊也會隨時威脅檔案信息的安全。
(三)配套管理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檔案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年終績效考核和民主測評,尚未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的存儲整理辦法、責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勵制度,制約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提高。
(一)健全機制體制,營造科學嚴密、規范合理的制度環境。一方面,健全責任管理制度。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對所制作、存儲的文件負責,制定相應的責任管理制度,對于已經發生的電子檔案安全事故,應該及時查找原因,明確事故責任,給予有關責任人員相應的處罰,這樣,才能起到警示作用,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同時,對各級檔案管理部門落實責任制情況進行考核,達到有效督促改進工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健全雙重保存制度。雖然信息化管理給檔案存儲、利用帶來便利,但電子檔案同其他數字信息一樣易受到木馬病毒等安全隱患影響,紙質檔案特有的穩定性是電子版無法替代的,同時紙質檔案的法律效力也是電子檔案所不具備的,因此紙質檔案作為原始信息還是必須保留的,以保證檔案的真實性,電子檔案更傾向于檔案日常管理、利用,兩者結合共同為日常工作服務。
(二)加強教育培訓,營造干事創業、愛崗負責的良好氛圍。檔案信息系統歸根到底在于管理人員的建立和維護,因此,檔案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安全意識在整個檔案信息化建設中至關重要。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必須通過培訓教育檔案管理人員,不斷提高其責任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檔案人員直接接觸黨和國家及各個部門的重要機密,尤其在當前信息化時代,隨著現代電子技術在檔案工作中的廣泛應用,保密工作的難度相對增大,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安全防范識要求更加嚴格。因此,要在加強對檔案管理的相關政策進行認真研究,對各種信息資料的密級進行嚴格界定的基礎上,正確運用好計算機的加密功能,切實加強檔案資料的安全性研究,確保檔案資料的安全完整。同時,必須強化檔案人員的責任教育和理想建設,引導檔案管理人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精神,熱誠地做好檔案管理和檔案服務工作。
(三)加強技術保障,提供安全可靠、穩定健康的運行環境。對檔案信息化來說,除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外,還要從技術層面上保證信息安全。一是身份準入。在建立檔案管理系統的時候,對電子檔案設置身份準入權限,這樣可以有效控制對計算機中目錄、子目錄、文件和資料等的訪問,防止非工作人員對電子檔案進行非法操作。二是加密存儲。對電子檔案進行加密處理,只能夠以只讀的形式進行查閱,就難以對電子檔案進行修改,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三是定期備份。對電子檔案定期進行備份,當電子檔案被破壞或丟失時可以用備份文件恢復到備份時的狀態。為了保證電子檔案的安全,還需進行容災備份,建立兩套或多套功能電子檔案備份文件,保證電子檔案信息可以安全地保存。四是技術防范。定期進行網絡軟、硬件的檢測,及時修補安全漏洞;運用現代技術不斷跟進和完善檔案安全管理設施設備,確保檔案存儲環境安全可靠。
作者:段艷紅 單位:河北省廣播電視技術中心
- 上一篇: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思考4篇
- 下一篇: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