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探索

時間:2022-01-24 03:27:04

導語: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探索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信息的重要來源,檔案信息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及工作內容。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成為許多企業研究的重要對象。

一、影響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1.標準多樣化制約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現有的企業檔案管理標準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由于各企業執行的標準不統一,既有執行國家標準、又有執行行業標準,還有執行企業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檔案管理標準化是檔案信息資源集成和共享的前提條件,檔案信息化建設需要統一規范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

2.信息多元化影響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傳統的企業檔案主要是以紙質檔案為載體模式,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和普及,企業檔案管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表現:一是檔案的載體形式呈現多樣性,一般分為紙質、磁盤(帶)、光盤、膠片;二是檔案格式多樣性,從一維空間發展到三維空間,從文字、圖像到聲音、三維模型;三是企業檔案的內涵不斷豐富,不再是單純的科技、會計、文書等傳統的種類;四是軟硬件不斷地升級換代,成為影響檔案信息化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1.檔案管理理念的改變。企業檔案管理理念將由“前端管理、全程控制、協同運營和電子文檔”取代“末端收集、分段管理、獨立展開和紙介文檔”管理理念。

2.檔案業務流程的再造。企業檔案管理將對檔案資源進行整合和深度挖掘,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及時有效地提供檔案信息為企業服務,實現企業檔案的收集整理、科學保管、開發利用、信息服務全過程的網絡化管理。

3.檔案人員素質的提升。企業檔案管理需要具有檔案學、管理學和數據庫管理的綜合型人才,高素質、專業化的檔案管理人員隊伍,能夠在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4.檔案管理模式的轉變。企業檔案管理實現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向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電子辦公模式轉變以及檔案管理人員從保管服務型向提供利用型轉變。

三、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1.長遠規劃法。企業檔案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密切相關,如何確保企業檔案系統、完整、準確和安全,更好地為企業生產經營、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服務,是開展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從檔案工作實際出發,制訂企業檔案工作長遠發展規劃,并列入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按照檔案信息化長遠發展規化,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實施。

2.定性分析法。根據企業檔案信息化發展規劃,我們堅持以企業生產經營為中心,通過對各類檔案分析對比,找出企業中利用率最高、利用最廣泛,利用需要最迫切的檔案類型,本著急用先上的原則,率先實施檔案數字化建設,為全面推進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3.實踐驗證法。一是實現檔案多全宗管理,除對母公司各類檔案實現全面管理外,實現對子公司和異地檔案的管理;二是實現檔案效率的提升,檔案人員可直接利用相關數據進行檔案編目,節省了檔案整理時間,提高了檔案利用效率;三是實現檔案資源的優化,節省檔案存儲空間,有利于檔案的異地備份;四是實現網絡化的借閱審批,最大化地為檔案使用者提供最優質、最方便的服務;五是實現檔案遠程查詢利用,各個部門根據相應的權限,可在任何地方進行檔案的查借閱。

4.循序推進法。為了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我們公司按照循序推進的原則,分階段實施檔案信息化建設。2011年,建立檔案信息化管理平臺,設立公司檔案網站,填補公司檔案信息化建設空白;2012年,開展產品底圖數字化,提升產品底圖利用效率,實現檔案資源由保管服務型向主動提供利用型號轉變;2013年,開展數字化檔案館基礎數據一期建設,引進數字檔案館模型理念,提出238檔案數字化工作法;2014年,實施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提高科技圖書期刊利用效率,實現為公司生產經營和技術研發提供方便、快捷和優質的服務;2015年,檔案信息化管理平臺優化與完善,適應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

四、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檔案本身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特別是對于年代久遠的老、舊、散檔案,通過檔案信息化可以使這部分檔案本身的價值得到體現。二是檔案安全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實施檔案信息化建設,從檔案業務的收集到利用的全過程實現了檔案網絡化管理,有效地保證了檔案原件的安全。三是檔案檢索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實現了檔案遠程查詢與利用,提高了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四是檔案成本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五是檔案歷史和文化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作者:于增利 單位: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