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10-31 09:12:36

導語:高校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化管理論文

高校學生黨員檔案包括學生從申請入黨到成為正式黨員期間所形成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入黨申請書、志愿書及考核、培養、調查等材料,是學生個人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干部人事原生信息源,亦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當前學生黨員檔案管理方式較粗放,手段較滯后,數據較分散,特別是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檔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等工作量激增,傳統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這不僅制約了檔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影響了高校黨務工作的開展。如何運用新技術推動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內容管理已經成為Web應用的基礎,并進一步成為新型IT應用的核心。將檔案管理工作前移,為現實工作服務,不僅僅是保管過期的資料,而是從信息的產生階段、現行階段就介入,與現實各項工作緊密結合,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提供檔案材料和統計分析,為高校黨政等各項工作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利用服務。加強高校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檔案工作適應時代和高校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檔案管理和服務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推進高校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黨建水平。要求黨員檔案規范、完整、嚴謹,是黨員自身發展成長的主觀需要,能在無形中督促學生認真嚴肅地對待入黨過程,讓學生認識到黨組織對自身的具體要求,也有利于強化黨的思想教育效果[1],幫助黨員形成對黨組織和黨性的深刻認同感。(二)有助于促進檔案工作。不斷適應黨務工作的新變化、新要求,從嚴格檔案填寫、保存和傳遞程序抓起,調整和規范管理體制機制,可以助力高校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為黨的建設提供堅實保障。在處理好保密與使用關系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社會發展對學生黨員檔案合理合法利用的需求,及時便捷地為社會組織和個人提供高質量的學生黨員信息服務,可以真正把“死檔案”變為“活信息”,把“檔案庫”變為“思想庫”。(三)有助于社會選拔人才。高校學生黨員檔案是確認黨員身份的根本依據,黨員檔案的客觀記載是各級組織考核和就業單位了解學生黨員的重要依據,只有從檔案信息上把好關,才能為黨和國家選拔干部提供準確的參考資料,為社會選拔人才做好支持保障,這對于保證黨員發展質量、保證黨組織的純潔性和戰斗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一)增強檔案管理責任。學生是高校培養的對象,要牢固樹立立德樹人、以人為本的思想觀,高度重視學生黨員檔案的頂層設計。檔案管理部門負責檔案規范性的檢查指導,明確檔案的基本來源、要件構成、內容特點、套數要求和責任主體,做到逐人逐檔清理登記,并要及時檢查、集中排查,對缺少的檔案材料要及時收集補充、逐步完善。(二)創新檔案管理手段。首先,加大學生黨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第一,要構建各級組織部門、學生工作部門、檔案管理部門資源共建、共通、共享平臺,搭建集網絡登記、實時查詢、信息、互動交流于一體的學生黨員檔案網絡管理平臺。[2]第二,要通過對現存紙質檔案進行數字掃描化,實現文件級目錄的計算機檢索和重要信息的全文查閱。第三,要大力推動增量電子文件的歸檔管理、移交和接收規范化,確保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各類增量電子檔案能夠長期保存和利用,逐步實現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管理自動化、服務網絡化。其次,通過大數據分析互聯互享檔案信息。第一,檔案準確、客觀地反映了學生個人的成長軌跡,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要深入挖掘學生黨員的特色檔案資源,利用網絡存貯的檔案信息,方便黨組織方便快捷、有針對性地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精細化引導。第二,可從檔案數據庫中篩選出先進典型,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示范作用,推進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檔案信息可以不受時間、空間、數量的局限,因此,要拓寬檔案應用的對象、范圍和領域,以為消滅“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依托互聯網的優勢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要高效地整理黨員信息,尋找黨建工作發展規律,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更有效地開展符合學校實際的黨建工作。另外,為保證畢業的學生黨員順利報到及落實政策,可在檔案管理部門網站鏈接相關個人檔案的轉遞信息,如姓名、學籍、檔案郵寄地址、郵寄方式、郵寄單號等,以方便畢業生查詢檔案是否準確、安全投遞到位,也為學生踏上新征程奠定更加扎實的基礎,為企事業單位全面用人提供更加規范的憑證,為社會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高校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

本系統的設計以學生黨員為中心,以實體檔案和數字檔案資源為基礎,貫穿學生黨員檔案的接收、采集、保管、利用等整個過程,可以實現檔案信息數字化、管理規范化、收集智能化、資源共享化和服務個性化,為學生、學校和社會提供分層次、多渠道、高效率的檔案管理體系。(一)網絡架構設計。本系統采用B/S開發形式,用戶界面完全通過瀏覽器實現,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實現,形成“3-tier”結構。另外,本系統運用JAVA開發技術和CESCoral框架,表示層和控制層主要采用Struts,數據持久層主要采用Hibernate。系統通過邏輯隔離分為校園內網、外網,校園網是一個面向檔案管理部門、教學單位和組織部門的局域網,該網既是校園內的辦公平臺和檔案資源共享平臺,也是運行信息門戶、管理系統、利用服務、展示交流的主要網絡,可以實現學生黨員檔案信息的采集、編輯、檢索、、備份等功能。互聯網是一個公眾網,主要面向社會公眾和單位團體,同時也與一些局域網進行非密信息交互。(二)應用架構設計。本系統的應用架構采用橫向、縱向開發模式。在系統的橫向開發中采用MVC模式,即model(業務模型)、view(頁面表示)、control(界面控制)。系統使用JAVA技術將復雜的業務規則和操作封裝在一個或幾個JAVA類中,再通過類的調用向外提供服務,Web服務器端應用程序使用這些JAVA類提供的接口進行業務操作。頁面表示是用戶看到并與之交互的頁面,包括MacromediaFlash和XHTML、XML\XSL、WML等一些標識語言以及Webservices。界面控制通過可視化的用戶界面表示顯示信息、收集學生黨員資源,是使用應用系統的接口。系統使用通用瀏覽器作為界面,訪問業務系統向外提供服務的Web站點,接受輸入并調用模型和頁面去完成學生、教師和檔案管理人員的操作。系統的縱向開發采用SMB架構,自下而上依次為system(系統層)、manage(應用層)、browser(表示層)。系統層是整個應用的底層支撐軟件,包括操作系統(WindowsServer)、數據庫(SQLServer)、Web中間軟件(IBMWebSphere)等。應用層包括基礎平臺和應用系統。其一,基礎平臺是由各種應用思想、程序代碼、功能模塊開發形成的組件化和模塊化的應用系統,這些平臺功能上相對獨立且具有很強的通用性,通過有規律的接口可以方便、有效地實現與其他各種應用的集成組合,或通過二次開發直接實現各項應用。其二,應用系統的信息資源存儲系統主要包括檔案信息的采集、管理、利用以及公共的應用控制與維護系統。(三)移動檔案服務平臺。該平臺是檔案信息系統的移動終端版本,主要提供即時化的信息推送和線上交流互動服務,支持主流的移動終端,包括平板電腦和手機,支持多種方式訪問,如微信、移動客戶端、移動瀏覽器等,提供檔案查詢、移動展廳、咨詢服務等功能。(四)安全管理。為保障學生黨員檔案信息安全和預防破壞行為,也便于系統運行歷史的監視審查,本設計系統提供一種跟蹤所有動作的可選手段,將必要的操作記錄在冊,并能查看日志去分析系統的行為。系統提供嚴格的查詢權限控制功能,按照單位、部門、角色(如學生、教師、檔案人員等)、密級來實現利用權限的控制;提供查詢申請審批功能,對那些沒有權力查詢的電子文件,利用者可以在網上提交一個申請,經管理員審批并賦予相應權力后就可以在網上查閱,系統會控制查詢者身份及查閱的時間段,準時收回相關賦權。

作者:方瓊 單位:三峽大學

參考文獻:

[1]張昌學,張春和.高校學生黨員檔案管理再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0):26-27.

[2]戈麗薇.探究高校學生黨員檔案的構建、管理與重要作用[J].前沿,2014(10):40-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