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在信息技術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6-08 08:43:37
導語:心理學在信息技術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將其合理地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切實掌握學生的心理情況及其變化規律,進而對學生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疏導和調節。筆者把近幾年心理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經驗整理出來,和同行共勉,并在交流中完善。
一、心理學知識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知識傳授只是教師教學任務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人生價值,而知識則是其實現人生價值過程中的一項必備工具,心態起到了支撐作用。現階段,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講述的大多是學科知識,而忽略了學科自身所具備的魅力,無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果可以將心理學知識運用其中,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魅力,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一些積極、健康的心理學知識[1]。
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心理學知識的有效措施
(一)通過對心理元素的應用,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是每一位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對于中學生而言,大部分學生都喜歡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他們所喜歡的不是教學內容,也不是教師,而是電腦,以及電腦中的游戲、音樂等娛樂程序,如何把這種興趣轉移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來,這才是信息技術教育關鍵所在。對于學生來講,玩電腦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他們對電腦有著特別的興趣。作為信息教師,需要不斷尋找讓學生真正喜歡上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方法。在上課期間,有些學生會利用教師講課的時間玩游戲或者上網,對此,教師需要將其積極的心理元素利用起來,并且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這也是心理學和信息技術結合的希冀所在。(二)用積極心理學構建良性教學情境。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保證教學活動高效率、高質量,必須要具備愉悅、民主和輕松的教學情境,這是教學的首要因素。在這個因素中課堂氣氛和學生積極心理潛質得到了最大化開發,教師所表現出開朗的心理情緒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情釋放。開展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學生和自己的積極心態調節到最大化,再融入信息技術教學中去,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心態環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示積極、樂觀和愉悅的心態,大大加強了信息技術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在快樂的心態下完成教學任務[2]。(三)利用良好心態,多角度構建信息技術教學平臺。信息技術課程呈現著一定的時代感,緊密的聯系現實生活,例如,“微信群”“QQ群”“微博”等都是利用網絡技術構建的,基于此,教師可以將學生“趕時髦”“愛時尚”的心理利用起來,鼓勵他們開設自己的“朋友圈”“QQ群”和“微博空間”,建立一個班級群,大家在這個平臺中可以相互交流和討論。例如,組織學生共同構建一個“班級博客”,將班級中的一些大小事件、同學隨筆、榮譽和心聲等發表在博客上,引導學生對集體成員多加關注,學生不僅學會了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而且還能變得更團結互助。此外,通過博客分享,還能夠挖掘出每個成員的不同潛質,比如,寫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可以擔任“博客編輯”,讓他們將空余時間利用起來,將班級中的事件記錄下來,并分享于博客上,在“博客”熱度提升的同時,還能夠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調動起來[3]。
三、結語
通過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促進學生信息素質的養成是該部分教育的終極目標。現階段,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心理學知識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并且該教學模式已經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使教學效率及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但是,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在運用心理學知識的時候,需要將立足點確定在學生的角度,確保心理學知識教學的科學合理性,繼而使學生情感得到激發,促進學生信息素質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張成堯.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3(10):125-127.
[2]吳戀,崔忠偉,龍洋.色彩心理學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科研素養提升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8):162-163.
[3]楊林林.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概念學習的設計:以初中幾何中角的概念學習為例[C]//.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委員會年會暨學術交流會.南京:全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2008:218-222.
作者:梁彥雄 單位:臨洮縣椒山初級中學
- 上一篇:鐵路物資管理質量提升思考
- 下一篇:高校心理學實驗室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