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在《管理學原理》的應用
時間:2022-01-21 04:17:27
導語:“課程思政”在《管理學原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首先對《管理學原理》課程進行簡要介紹,然后對物流管理專業開設該課程中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為了進一步體現“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從課程教學理論、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及教學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調整,以期達到“課程思政”的效果,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利于培養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
關鍵詞:《管理學原理》;課程思政;路徑分析;教學方法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017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了《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的決定》,該文件要求“要把學習黨的精神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推動黨的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而“課程思政”正是貫徹上述會議和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管理學原理》的教學全過程,要求專業課老師有“大思政”格局,才能有效體現“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從而形成教學中的全員參與、全程教育及全方面育人;才能充分發揮物流管理專業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原理》課程簡介
管理學是研究人類管理活動一般規律的科學。學習管理學可以了解管理的一般規律,形成理性分析能力,提升以直覺判斷為基礎的決策或決斷的能力,進而可以有效指導管理實踐,大幅提升管理水平?!豆芾韺W原理》課程在物流管理專業新生入校后第一學期開設,結合教學改革要求對新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課堂知識點講解時,注意從平時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例子入手,易于學生理解與接受。從國家、社會、企業到個人層面的講解分析,讓學生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管理思維,營造自我管理的氛圍,達到課程思政的效果。
2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原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沒有考慮“課程思政”之前的教學中,《管理學原理》的課程安排是以課程知識點的講解與傳授為主,很少或基本不考慮課程知識點與思想政治元素的結合,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2.1課程教學大綱中育人功能體現不夠充分。《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大綱主要包括課程的性質(目的)和任務、課程的基本要求、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學時分配、教材與參考書、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議、課程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辦法這七個方面進行闡述。本課程任務主要是系統講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的基本職能等,重點突出決策、組織、領導、控制、創新職能的內涵講解與實際運用,并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總之,課程教學中還是以知識講解與能力培養為主,育人功能體現不夠。2.2教學過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不深。物流管理專業培養要求是讓學生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論與方法,具備從事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業務管理等所需的綜合素質,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管理人才。多數學生平時對專業主干課程非常重視,而對基礎課或其他課不夠重視?!豆芾韺W原理》作為專業基礎課,理論性相對較強,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枯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思政元素挖掘不深,未能有效采取生動形象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把課程知識點和思政元素有機結合,無法兼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及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2.3教師授課中對學生的心理關注不多。大學新生為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跨過了高考門檻后,進入到大學的課堂,很多同學還沒有適應,對于專業、課程設置的認識也不夠充分?!豆芾韺W原理》基本是第一學期開設,比如泰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主要以通識教育課程為主,學科基礎課只有《高等數學》和《管理學原理》。學生對于《高等數學》不陌生,但由于缺少社會實踐,認為《管理學原理》是枯燥的理論,從心理上會有些排斥或覺得有距離感。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心理關注不多,未能在教學方式方法上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到課程教學的意義,充分發揮思政課的育人作用。
3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原理》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的對策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馬工程”教材《管理學》(2019年第1版)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原理教材,下面從課程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3.1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目標。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樹立現代的管理理念和思維,掌握管理過程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又要能關注管理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和前沿問題,運用基本的管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管理現象,并解決現實中存在的管理問題。同時還要將愛國主義責任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事求是的作風等融入管理的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實現人生價值。3.2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教學設計。在課程教學設計中,要著眼于生活中的管理問題,課程教學難點是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管理理論,同時將思政思想滲透到課程教學中,實現教書育人的效果。比如,講到決策部分的“計劃”內容時,可以用“中國夢”或“兩個一百年”來分析,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國家的建設是有目標有計劃的;講到計劃的類型時,可以用我們國家每年的“兩會”為例,讓學生知道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家庭、個人,計劃的作用都很重要。通過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讓學生參與其中,發表觀點并思考制定個人的學習和生活計劃,激發學習的興趣及主動性,努力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3.3課程教學內容。管理學原理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圍繞管理學的教學內容,任課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為了進一步突顯育人功能,挖掘思政元素,既要向學生講解古典與現代管理理論、領導與激勵理論等,還要注意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介紹,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同時,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之路及追逐“中國夢”融入課堂教學中,并結合相關思政案例,將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的樹立。3.4課程教學及考核方法。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真正達到優化專業教學效果的目的,除了采取傳統的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外,專業課老師還可以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這對打造高效課程、發揮思政育人功能有積極作用。3.4.1借助互聯網構建課程學習平臺。信息化教學方法能夠彌補線下授課的不足,有效利用學生平時的碎片時間,所以《管理學原理》課程應該借助互聯網建設好課程學習平臺。課程平臺中可以豐富思政素材和課程知識點,使學生可以利用課余碎片化的時間自由選擇學習相關章節知識或思政素材內容,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效果,而且可以突破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去主動接受思政教育,達到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同步提升,進一步提高課程思政教學的效率。3.4.2增加課程實習調研機會。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入校后第一學期可以安排1-2次實習調研的機會,一是幫助學生認識專業,二是有利于專業課程的學習。專業老師以實習或調研的方式,組織學生到相關企事業單位進行學習,從活動的前期計劃到現場組織控制及相關安全教育,整個過程也是一次有效管理知識應用,可以有效引導學生職業道德和個人專業素養的提升。3.4.3課程教學考核方式。目前大多數《管理學原理》課程考核分數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平時成績,占到課程考核的30%;另一部分是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占到課程考核的70%。進行“課程思政”考核后,考慮到課程知識點與思政元素的結合,學生平時成績的構成除傳統的出勤、作業、問題回答外,還可以增加參與課程思政的互動及表現,可以把平時成績占比調整到40%,把期末的閉卷考試成績占比調整到60%,同時,期末試卷除了傳統的知識點外,也可適當增加與思政相關的案例及材料分析題目,使課程思政的滲透力度在課程教學中進一步加大。
4結論
綜上所述,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原理》的“課程思政”為了取得更好的思政育人的德育效果,可以從課程教學理論、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面這四方面加以改革,從而達到課程全過程育人的教學目標,有利于培養有具有使命感和責任心的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2]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7-11-03.
[3]朱文蔚.《宏觀經濟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9):71-72.
[4]姜美琴.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思考[J].納稅,2019,(12):101-103.
作者:張雪琴 單位:泰州學院
- 上一篇:《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 下一篇:高校畢業生“云就業”服務路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