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產業化發展道路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12 05:12:00
導語:數字圖書館產業化發展道路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產業化道路必然性
論文摘要: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時代,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理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得不升級為數字圖書館,走產業化道路是必然選擇。實現數字圖書館產業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數字圖書館是利用信息技術對有高度價值的圖像、文本、語音、音響、影像、影視、軟件和數據庫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收集、組織、規范性的加工和壓縮處理,使其轉化為數字信息,然后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高質量保存和管理,實施知識增值,并通過網絡通訊技術進行高效、地傳播、接收,使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從網上得到各種服務。同時,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還包括知識產權、存取權限、數據安全管理,加強機構、商業機構、政府和團體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等。可以說,圖書館數字化是圖書館自動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它是一個無限的、開放的、有組織的信息資源庫大系統。
一、圖書館走產業化道路的必要性
(一)面對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進入知識經濟社會以來,圖書館的職能開始由被動的服務向主動的服務轉變,圖書館的職能向知識服務轉變。作為“生態圈”中的一員,圖書館的上游企業——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數據庫服務商、零售商、技術運作商、服務提供商等,都在以市場化的方式運作;與圖書館處于同一環節中的信息內容服務商、集成化信息提供商也在以市場化的服務與我們競爭。外部環境的壓力,迫使圖書館在與社會信息服務鏈和其它環節的交互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應該采集更為貼近市場的經營和運作方式,來提高經營效率,實行教育產業化的進程,保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來管理、服務、經營和運作圖書館教育產業化的實現。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服務以電子媒介為重點,以網絡為中心,以文獻傳遞、資源共享、知識服務為特點的新型信息服務轉化。信息用戶需要圖書館提供針對性的、具體問題的、專業化和個性化服務。提示我們應將核心能力定位在知識服務上,能夠提供有效的知識應用、知識更新的服務,這是圖書館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長點。圖書館既要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又要站在讀者的角度去考慮能夠適應的經濟負擔,又要從知識市場的角度去了解知識消費及其附帶消費,提供相關資源的特色服務;通過產業化經營,建立投入與收益的產業化運作機制,增強圖書館的知識服務功能,增強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使圖書館教育產業化走進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二)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
1、用戶知識消費的需求。信息流速的加快、知識應用的直接生產化、持續學習與終身教育的必然性等各種社會因素,均直接沖擊著個人與團體的知識需求與知識消費。知識需求意識與知識消費行為形成了一個空前的知識市場,包括書刊閱讀、數據庫檢索、網站搜尋以及參考咨詢等。在這個新興的知識消費市場中,有傳統圖書館熟悉的一般性閱讀需求、資料查詢需求以及相關的知識信息需求,更有相當專門化、高價值和高成本的知識消費需求,這種需求為圖書館的開展教育產業化的運作項目提供了市場。
2、用戶知識信息個性化的需求。圖書館作為文獻情報服務機構,是人們有效獲取知識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由于經費的有限性、讀者知識需求的廣泛性和個性化,圖書館難以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傳統服務為讀者提供現有文獻資源的檢索借閱服務,無法按用戶的目的或目標組織的知識信息服務,要進行類似這種個性化的服務,需要圖書館投入較多的人力和資金,是圖書館面臨的新問題。針對個性化知識需求,開展產業化的經營管理知識服務,根據完成用戶的知識信息個性化需求所耗的人力成本、資源成本對個性化服務的合理收入,不僅可以緩解圖書館經費短缺的壓力,而且完全符合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二、圖書館的產業化道路途徑
實現數字圖書館產業化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為了加速我國數字圖書館產業化發展的進程,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教育機構,都應該看到數字圖書館帶來的巨大商機和意義,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我國數字圖書館的發展。
(一)從改革管理起步
1、改革高校圖書館用人制度。高校圖書館的開發利用,需要一批信息意識強、專業性強、精通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人才;信息市場化也需要一批善于公關和懂得市場學的人才。如何改革過去的一套用人機制,培養適合21世紀發展的人才?首先要落實完善以館長為核心的領導體制,選拔德才兼備、擅長管理的從事圖書館工作的專家學者擔任圖書館的“掌門人”,引進一批信息人才,聘請學者、專家、教師、科研人員與現有工作人員相結合;廢除終身制,今后的圖書館員將逐步具有網絡管理、網絡導航、網絡信息資源采集與分析研究提煉此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讓每一位職工都有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實行競爭上崗、競聘職位,對各部門及個人制訂年終工作目標,實行部門主任負責制,明確職責,合理分工,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2、改進高校圖書館管理方式。對圖書館的效益評價,是圖書館管理方式的指揮棒。傳統圖書館評價主要是以館舍、設備、藏書量、閱覽室面積等為指標的,今后將逐步轉向以信息資源的數量與質量、服務的范圍、功能與效果為指標。因此,高校圖書館首先要一改傳統的內部機構按文獻加工流程設置的辦法,實行按服務功能設置,即在原有采編、典藏、流通等機構的基礎上,增設特色閱覽室、信息快訊部、技術公關部等。同時,隨著圖書館工作人員及讀者的心理的較大變化,傳統的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也要相應作如下變革:圖書館的管理思想將從物本主義向人本主義演變,以人為中心,管理重心要從對館舍、設備、書刊的管理逐步轉向對讀者、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管理。
(二)走合理的產業化策略
1、建立市場運行機制。數字圖書館建設引入了商業化的運行機制,在進行公益性服務的同時,正在積極尋求其中的利潤點。數字圖書館的核心就是知識和信息,而知識和信息既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內容,還可以是服務,它們可以以不同的商品的形態出現。無論是面對用戶還是個人用戶,數字圖書館都能找到自己的產業價值和利潤來源,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產業實體。采用產業化運行機制的數字圖書館將極大地緩解傳統圖書館長期面臨的眾多壓力,如館藏不斷增長的壓力,館舍緊張與資金短缺的壓力,為到館讀者提供借閱服務的壓力等。這樣不但能充分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巨大浪費,真正實現“資源面前人人平等”,還將為圖書館帶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如會員費收入、廣告收入、網上出版物銷售收入等。
2、聯合攻克技術難關。數字圖書館既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又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識創新工程,其技術性、超前性很強。在圖書館數字化的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技術難題。如用戶界面是數字化圖書館與用戶溝通的橋梁,標準而友好的用戶界面將使用戶不需特殊訓練就能掌握各種信息源的檢索操作,便捷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但目前的界面狀況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又如數字化圖書館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卻帶來了語言的障礙,這就需要開發能夠進行自動翻譯的系統。諸如此類的技術難題都需要組織力量進行攻關,并注意對可行的新技術及時推廣。
3、講究產品開發策略。數字圖書館作為一種網絡產品,如何進行有效的市場化運作,如何營銷,需要講究一定的數字圖書館產品開發策略。只有適銷對路的數字化信息產品,才能吸引廣大的用戶,為市場提供能滿足人們需求的信息產品,并獲得利潤。產品開發不是單純地追求學術水平,開發的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權威,而在于市場擇優劣汰的機制。首先,數字圖書館開發要規模化。一方面,數字圖書館如果不達到一定規模,不可能吸引用戶;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實現規?;?,就可產生規模效益。其次,數字圖書館開發要注意開發周期。信息本身具有時效性特點,過時的信息沒有價值。這就要求數字圖書館經營者必須對數字圖書館的內容做到及時更新,以滿足人們對不斷變化的信息的需求。第三,數字圖書館開發要注意創新。數字圖書館的各種技術需要不斷創新,才能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如查詢技術、身份認證技術等。第四,數字圖書館開發需要高投入。一方面,數字圖書館經營成本較高,需要投入;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許多技術尚不成熟,新技術的開發需要高投入。同時,數字圖書館還不為人們所熟知,經營需要大量的宣傳費用。數字圖書館的高投入需要經營者廣開融資渠道,多方融資。參考文獻:
[1]劉磊.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知識服務產業化探討[J].圖書館,2006,(3).
[2]趙永蘭.走向數字化圖書館[J].周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5).
[3]張翠芬.對圖書館產業化問題的思考[J].圖書館界,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