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社會資本運用論文
時間:2022-06-15 02:54:00
導語:知識管理社會資本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在對嵌入在個人和圖書館的社會網絡中的社會資本內涵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社會資本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五環節中對知識存量增長的作用,并提出了優化社會資本、改進知識管理績效的策略。
[論文關鍵詞]社會資本圖書館知識管理績效研究
知識管理是確定、收集和傳播共享組織中的知識,包括知識的管理和運用知識的管理,來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以增強組織的應變與創新能力的活動…。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提出既是理論上的創新也是管理實踐的變革。作為以知識共享為手段,以知識創新為目標的圖書館知識管理,社會情境與人際互動是其重要的推動力,因而更容易受到嵌入在社會網絡中的社會資本的影響。
1圖書館社會資本
圖書館社會資本就是為了達成其社會功能活動中被獲取的和(或)被動員的、嵌入在圖書館關聯的社會結構中的資源,它主要表現為獲得圖書館資源過程中的動用的社會性關系資源,包括圖書館員的個人社會資本和圖書館組織社會資本。在圖書館內部,社會資本往往表現為嵌入在館員人際網絡中的資源;在圖書館外部,社會資本則表現為圖書館在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網絡中的位置資源。
1.1內部社會資本
布爾迪厄和科爾曼以來,比較有代表性的社會資本概念,指的是個人通過社會聯系涉取稀缺資源并由此獲益的能力。這里指的稀缺資源包括權力、地位、財富、資金、學識、機會、信息等等。館長與館員構成了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結構,圖書館的內部社會資本也是館長與館員在從事與圖書館有關的工作中形成的資源。館長所代表的社會資本往往具有復雜性,他既能夠利用個人所獨有的資源(比如社會聲望、學識、業界地位等)為圖書館發展提供動力,也能夠利用圖書館在社會網絡中的地位強化自身的社會資本。由于館長代表圖書館行使管理權,公眾往往會把館長與圖書館組織社會資本相混淆,基于對館長的信任也直接轉化為對圖書館的認識。親緣關系、地緣關系乃至學緣關系成為約束或促進館長社會資本形成的重要動力,特別是親緣關系和學緣關系網絡中,人脈往往成為館長為圖書館積累社會資本的重要途徑。
館員內部之間的人際網絡形成了獨特的圖書館社會資本形態,這種人際網絡并非僅僅限于館員之間的互動,并不斷通過館員親屬、朋友、同學等多元網絡的交替融合不斷發散形成更大的社會交往網絡。廣泛的人際關系網絡將提高人們的參與性和相應的社會信任水平,通過促進合作行為,提高社會的效率,增強組織的社會資本;拓展后組織的社會資本又會提高參與個體的社會資本,為人們實現特定目標提供便利(如只付出較低的成本、更容易實現目標),促進人際關系更加有效地互動。因此,圖書館內部社會資本效用的大小往往取決于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人際網絡關系,而這也是知識共享所必需的基本條件。
1.2外部社會資本
圖書館外部社會資本是指圖書館在現代社會構成體系中的位置,包括與供應商、主管部門、信息服務競爭性組織乃至與社會公眾間的連接網絡都成為產生社會資本的網絡。在把圖書館劃歸到行政管理序列的同時,注定了其組織社會資本的差異性。以公共圖書館社會網絡為例,國家圖書館作為文化部直屬單位,它擔負著國家總書庫的功能,在對外交流、圖書館學教育與研究、圖書館事業發展等建設中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和業界責任,也賦予了其更為廣闊的社會資本獲取空間。各省市圖書館則扮演了推動本省市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角色,因而成為省市文化廳所屬機構,在指導本省圖書館事業發展和圖書館教育、地方文獻信息保存等方面都有著相對較好的空間。
社會資本的存在形式是社會行動者之間的關系網絡,本質是這種關系網絡所蘊含的、在社會行動者之間可轉移的資源。任何社會行動者都不能單方面擁有這種資源,必須通過關系網絡發展、積累和運用這種資源。因此,圖書館要促使社會資本為圖書館發展帶來益處,就必須融入到其為社會文化事業發展所做的貢獻之中,能夠在實現社會功能的同時挖掘社會網絡所蘊含的社會資本,提升外部社會資本的數量和質量。
2圖書館知識管理過程與社會資本分析
圖書館知識管理包括5個環節:知識有效生成;知識有效存儲;知識有效轉移;知識有效共享;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通過知識環節,圖書館實現其知識功能,對內保持可持續知識創新;對外實現知識增值服務。社會資本對于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影響最主要體現在其不同環節知識存量的增長方面。
2.1知識有效生成中的社會資本分析
組織或個人知識都離不開個體的創造和努力,知識只有通過人腦的加工和經驗的處理,才具有了生命力,才能不斷地繁衍和發展。圖書館知識的有效生成既包括館員在知識服務活動中增長的個人知識,也包括圖書館在知識資源建設過程中生成的知識。個人知識創造與整合離不開既有知識的基礎,這時社會資本為個人知識創造與整合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社會資本豐富、社會網絡廣泛的個體相對更容易獲得知識創造與整合所需要的資源。而對于圖書館組織而言,越是處在位階高處的越能夠擁有更好的社會資本,比如教育部所屬的高校就遠比地方院校更多的獲取財力和智力資源,也能夠更好的創造價值。在公共圖書館領域,較好的經濟環境和較高層次的圖書館相對于基層圖書館有更多優勢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本,進而有助于其社會功能的實現。
2.2知識有效存儲中的社會資本分析
知識存儲是圖書館實現知識管理所需要的必然環節,包括館員知識管理活動中形成的新的創新知識、信息資源建設中的知識存儲乃至為用戶提供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學科知識增長和經驗積累。特別是從事參考咨詢工作的專業館員,在知識服務理論、方法和具體操作過程中都積累了大量屬于自己的經驗和技巧,對這部分知識的存儲是圖書館知識共享和服務創新的關鍵所在。同時,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是圖書館知識資源有效存儲的重要途徑,不論是購買還是自建,數字圖書館都已經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圖書館建設水平的重要依據。一個具有良好社會資本的圖書館,個人館員會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促進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有效存儲;作為組織也能夠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力和人力資源,為圖書館知識有效存儲奠定基礎。
2.3知識有效轉移中的社會資本分析
圖書館知識的有效轉移主要依靠信息技術和人際網絡關系,而人際網絡關系本身蘊含了豐富的社會資本。知識有效轉移是建立共享的前提,信息技術為知識有效轉移提供了溝通技術途徑,而依托社會人際網絡關系的社會資本則為知識有效轉移搭建了互動平臺。在館員的社會網絡中,若他們之間的知識轉移能保持溝通的開放性,克制機會主義行為,作到長期性的公平,也就是說在圖書館知識轉移中存在大家共同遵守的規范時,圖書館社會網絡中就存在高質量的社會資本。這種高質量的社會資本反作用于圖書館知識管理中,從而提升知識管理的績效水平。
2.4知識有效共享中的社會資本分析
知識有效共享是指館員或讀者在互動中能夠彼此分享經驗和知識,包括館員之間、館員與用戶之間的知識互動與經驗分享,知識資源建設過程中館員與供應商之間的知識合作以及在參考咨詢中介基礎上的用戶之間的知識共享。這時館員的地位、學識、機會、信息成為影響知識共享的重要因素,一個有著較好教育背景的專業館員更容易受到用戶的信任,也能夠激發用戶與之分享知識和經驗,因為潛意識里人總是認為有較好學識水平的人更容易理解自己。在供應商看來,館員良好的專業背景能夠更快吸收設備更新所需要的知識,供應商也愿意通過共享經驗和知識盡量做到減少售后服務工作量。反之,如果一個館員素質沒有達到供應商的技術要求時,供應商寧愿選擇自己動手也不愿分享知識和經驗,因為在他們看來那是徒勞的。
2.5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中的社會資本分析
圖書館知識管理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達到知識應用和創新的目的,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從服務技能和管理方法,到知識結構的優化,再到資源性產品(比如特色數據庫、知識庫等)都是圖書館知識應用與創新的重要環節。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很大程度上依靠社會資本發揮作用:服務技能和管理經驗需要館員共同分享才能獲得較好績效;知識結構優化需要吸收知識,這同樣也受到社會資本的制約,與學術研究機構或學界權威聯系較好的館員自然會獲得更大的提升空間;資源性產品建設中的知識創新同樣需要館員和技術提供者間的知識碰撞才能結出碩果,這也需要借助社會資本的推動。
3優化社會資本改進知識管理績效
3.1館員社會資本的有效利用
館員社會資本的開發是圖書館社會資本積累的有效途徑。社會心理學中的“六度空間”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網絡的龐大足以讓你認識任何你想認識的人,而圖書館素來以人的雜合性為特點,這使圖書館總結積累社會資本成為可能。在圖書館知識管理過程中,知識的傳播是一種社會過程,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以互動為特征的相互學習和分享經驗的過程。從個人的層面來看,圖書館員對于圖書館以及同事的信任,往往會形成彼此愿意分享的意識與意愿,因此圖書館是否有較好的信任氛圍是社會資本發揮功效的主要因素。人際網絡的連結渠道,則為這些資源共享提供了傳遞的空問,因此圖書館內社會資本落實于館員層面必須從信任與互動的視角來觀察和建設。
3.2圖書館組織社會資本的擴張
作為公共服務組織,圖書館在行政管理中有著獨特的網絡基礎。在隸屬關系上,一級圖書館屬于地方政府管轄;在業務關系上,一級圖書館受上級圖書館的業務指導。因此,圖書館有著兩個發展空間,在行政隸屬網絡中它可以通過社會資本獲得好的財政支持和人力資源支撐。在這一社會網絡中,爭取政府主管機構的政策支持是衡量圖書館社會資本是否優良的一個重要特征。恰當的政策或者有利于圖書館發展的政策可以孵化出一個有利于圖書館知識運行、支持圖書館決策的社會網絡。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知識管理與社會資本的關系,主動確立通過社會網絡獲得社會資本的相關發展策略,形成一個支持和推動圖書館社會網絡的發展機制。
在業務關系網絡中它可以通過社會資本獲得更多的業務指導,進而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圖書館業務關系網絡中的社會資本主要靠圖書館問在長期的業務合作中建立的信任關系以及相關的規范(比如,圖書館聯盟章程、圖書館館際互借協議等)來支撐。圖書館在業務關系上的社會資本投入就是為了強化圖書館網絡,促進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進步,提升圖書館組織聲譽進而獲得更好的社會資本回報。
3.3以制度規范化約束社會資本的負面影響
中國歷來是講究關系的社會,而這種關系潛在的負面就是與不正之風和腐敗聯系在一起,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避諱談及社會資本。這無疑為正常的社會資本蒙上了陰影,因此,要實踐圖書館管理的社會資本功效就需要防止負面因素的產生,這就要求館領導層能夠以身作則,不以社會資本謀取個人利益,而是真正將社會資本用在公益事業發展上。解決社會資本應用中的防腐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圖書館工作中所推行的政策的公正性和可行性,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約束館領導和館員的行為,真正將圖書館社會資本恰當的應用到圖書館事業發展中。
4結束語
社會資本的研究為圖書館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作為靠資源積累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公用事業機構,圖書館需要有效利用社會資本所不可比擬的優勢,盡量獲取知識資源、財力資源和人力資源,加強知識管理中的社會資本運用研究,促進圖書館知識管理效益最大化。
- 上一篇:村防汛演習工作總結
- 下一篇:區防汛工作會議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