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市政道路作業技術

時間:2022-07-11 11:36:05

導語:談論市政道路作業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市政道路作業技術

一、工程概況

該公路為改建工程,起點樁號為K0+000.00,路線沿51省道前進,樁號為K6+400.00。該段項目主要為涵洞18道,平面交叉8處。該項目基本沿老路布設,路面面層采用瀝青砼路面。

二、施工工藝

1.基底處理

該路基工程所涉及清除表土,挖除樹根,原地面縱橫坡陡路段開挖臺階及老路拼寬,其基底處理,全斷面排水疏干在路基全寬范圍內的水,由人工挖縱橫引水溝和排水溝,并使其溝溝相通,排水溝與現在的農田水系相連,使水有效排出,為路基填筑創造條件。

2.路基防護施工

首先進行測量放樣,然后進行基礎開挖,施工中挖基采用人工配和機械挖基,擋土墻砌筑采用擠漿法砌筑,以平行作業法施工為主。(1)漿砌排水溝漿砌片石排水溝時,用于外圈定位行列和轉角石,選擇形狀較方正,尺寸較大的片石,漿砌時長短相間地與里層砌塊交接。安砌時選取形狀及尺寸較為合適的砌塊,敲除尖銳突出部分,把較大的砌塊放在下層,豎縫較寬時,用中石塊塞在砂漿中,不用高于砂漿砌縫的小石片支墊在石塊的下面。砌縫寬度一般不大于4cm。(2)漿砌片石護坡、擋土墻漿砌片石護面墻、擋土墻時,石塊平砌,根據墻高進行分層配料,每層石料高度大致齊平,丁順相間或二順一丁排列漿砌外圈定位行列和鑲面石,砌縫寬度不超過1cm,上下層豎縫錯開距離不小于8cm,不在丁石的上下方布設豎縫。砌體里層平縫寬度不大于3cm,豎縫寬度不大于4cm。

3.水泥穩定砂礫基層

在開工前,對所需原材料進行檢驗,在正式路面施工前,先鋪筑一段試驗段,以驗證配合比組成設計和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取得施工所需的壓實機械組合,碾壓遍數,松鋪厚度等技術參數,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用以指導下一步路面的施工。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混合料在拌和場集中拌制,用拌和機拌和,再用汽車分運至施工現場由人工攤鋪。為確保基層質量,在施工過程中著重抓好混合料的拌和,攤鋪,碾壓三個環節。①施工放樣:在底基層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5~20m設一樁,并在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用紅漆標記出水泥穩定砂礫基層邊緣的設計高,調節松鋪厚度,以便平時拉線施工。②水泥穩定砂礫基層配合比控制:提前1個月進行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混合料配合比試驗,試驗方法按照JTJ057-94規定的標準方法進行試驗,試件在規定的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養生6天,浸水1天,將試驗取得的配合比,水泥劑量,最佳含水量提供給現場施工。③拌和:水泥穩定砂礫拌制,拌和時將砂礫與水泥在攪拌機內先干拌,后灑水濕拌,保證水泥均勻地分散在集料中;水泥的最佳劑量具體由試驗確定;為保證混合料的配合比的準確性,水泥和砂礫采用電子計量設備進料;一般含水量控制在超過最佳含水量的1~1.5%左右,以彌補混合料在運輸攤鋪時水分的散失。④運輸:混合料的運輸,用自卸車連續不停留地運到施工現場。⑤攤鋪,整型:采用立模施工,人工按松鋪厚度均勻攤鋪,整型后基層頂面應達到設計規定的路拱橫坡,并進行對角線檢查平整度及橫坡度。⑥碾壓:碾壓應控制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采用YZ-16B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在最佳含水量下遵循先靜壓后振壓,碾壓方向與路中心平行,直線段由邊到中碾壓,超高段由內到外碾壓,保證輪跡重疊1/2的原則,并及時找平控制標高,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密實度和頂面標高。⑦接頭縫處理:在施工過程中把握好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縫的處理。在當天基層結束時,將接頭壓實,等第二天施工時,做成豎直縫,這樣可以做到接頭平順。⑧養生及交通管制:成型的基層在7天內灑水保濕養護,并實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車輛和施工機械在基層上通行。在養生期結束后,立即鋪設1cm瀝青下封層。

4.瀝青面層施工

面層施工前,先施工一段試驗路段,通過試驗從而取得面層施工的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用油量,攤鋪速度等各方面數據,并將這些試驗結果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用于指導施工。對瀝青表處面層著重抓好熱拌,攤鋪,碾壓等主要環節,以保證路面優良率。

(1)下封層施工下封層緊接在基層施工養護期結束表面稍干后澆灑。當基層完工后時間較長,表面過分干燥時,應對基層進行清掃,在基層表面少量灑水,并等表面稍干后澆灑瀝青,按設計的瀝青量一次澆灑均勻,當有遺漏時,用人工補灑。然后撒鋪石屑或砂,經過壓路機碾襯。

(2)瀝青表處面層施工①瀝青混合料的拌和:瀝青混合料中的瀝青,石子,砂及石屑的選料,首先進行各種原材料的分析試驗,將合格的材料分析試驗數據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進行配合比設計(馬歇爾試驗),將各種材料合理堆放,不同規格砂石料分倉堆放,同時對砂,石屑等細料要搭棚遮雨。除上述對原材料進行各項指標的分析試驗及混合料的配合比試驗外,同時還要檢測每批進場瀝青的針入度,延度,軟化點及抽檢備料規格,材料質量,瀝青混合料拌和用30t/h拌和機拌和。生產過程嚴格按規范進行,取料及油石比按試驗數據控制。②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攤鋪時,先對已完成基層進行整修,清掃,并沿攤鋪路段兩側放樣設置基線,按攤鋪試驗獲得的數據進行作業。攤鋪采用人工攤鋪施工,根據瀝青拌和產量和運距,調配當天所需的車輛,攤鋪時保證連續工作狀態,把停機待料的頻次減少到最低限底,以確保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均勻,平整,連續。③碾壓: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并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2輪寬,最后碾壓中心部分。初壓時用8~10t光輪式壓路機碾壓2~4遍,初壓后檢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予以適當修整。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碾壓2~4遍,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無顯著輪跡,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不少于2遍,并無輪跡。碾壓時著重控制溫度,如初壓時溫度偏高,混合料易發生推移,起拱,終壓難以成型;若初壓溫度偏低,又使得密實度和表面平整缺陷不易保證。因此,必須掌握最佳碾壓溫度。初壓溫度范圍為120℃~140℃,終壓溫度控制在85℃~95℃。在瀝青面層施工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a)嚴格控制油石比;b)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拌和和開放交通溫度。拌和溫度為140℃~165℃,開放交通在路面冷卻后。c)嚴格空子碎石料的質量和最大粒徑;d)嚴格控制平整度,橫坡度,經常自檢;e)禁止雨天施工,雨季施工應逐日了解氣象預報,施工路段宜在雨前完成各項工序;f)瀝青碎石混合料長距離運輸時,應采取保溫措施;g)攤鋪時,必須嚴格控制松鋪厚度,

5.側石施工

側石采用水泥制品廠的混凝土制品,供貨廠家需經建設單位認可。規格,尺寸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進場前應對產品的質量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時,應核對道路中心線,依次丈量出路面邊界,進行邊線放樣,定出邊樁,并按路面設計縱坡與側石縱坡相平行的原則,計算出側石的頂面標高,定出其頂面標高,放出施工控制線。人行道斜坡處的側石,一般比路面高出約2~3cm,兩端接頭應做成斜坡,在曲線段應視曲線半徑的大小,采用60cm或30cm的側石。在安裝時,墊層應密實、飽滿,并注意相鄰側石的高差,安裝好的側石要求牢固、直順,特別是圓弧處要圓順平滑。

6.彩色人行道施工

根據設計,人行道基層采用15cm厚5%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施工方法同主車道基層。彩色地面磚要求表面光潔,色澤均勻清晰,紋理清晰和棱角整齊,不褪色,強度符合要求。并由建設單位和監理認可的廠家生產供應,現場收料需進行成品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土路基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用小型壓路機壓實,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密實。施工前應根據側石頂面標高,設計縱坡和寬度,定出其邊界和標高,靠近側石處的人行道板表面應高出側石頂面5mm,以利排水。用2cm厚的水泥砂漿用于找平和鋪砌地面磚,施工時要嚴格控制含水量,一般要求"手握成團,落地即散"。地面鋪砌時要求表面濕潤,有利于砂漿與地面磚的結合。鋪砌地面磚一般采用"放線定位法"順序鋪砌,板底應緊貼砂漿層,砂漿應飽滿,密實,不得有"空虛"現象。⑤經常用3米直尺縱橫和斜角方向靠量面層平整度,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修。美觀是該道路工程彩色人行道施工質量的關鍵,彩色預制人行道方磚底的水泥砂漿找平層應平整、密實,彩色人行道板底完全坐實,上下層結成整體,相鄰板塊緊貼,表面平整,線條挺括,圖案拼裝正確。鋪設后三天內嚴禁上人,并澆水養護以防止空鼓發生。

三、結語

在對市政道路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管理人員一定要提升管理意識,做好協調與統籌,對于施工中遇到問題需要及時給以妥善處理。技術人員一定要熟悉施工工藝流程,對關鍵環節和重要工序加強施工的過程控制,保證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