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研究

時間:2022-09-20 10:17:26

導語: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研究

摘要:公共管理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大眾,它以公共服務作為導向,來滿足社會大眾的公共需求,并幫助社會大眾實現公共實踐和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范式問題是公共管理的基礎問題。檔案管理范式則是為實現公共管理目標而形成的有效管理方法。現代的檔案管理具有公共性,它要求我們加強對公共管理范式進行深層次的研究,以形成公共檔案管理的基本范式。本文通過闡述公共管理和檔案管理范式的概念,引出公共管理范式的公共責任、全面發展以及公平服務的理念基礎,探索有關公共管理范式的機制選擇,為在公共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檔案管理范式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公共管理;檔案管理;范式

公共管理主要處理社會大眾的公共事務,而在政府部門的管理活動中會產生大量的檔案文件。例如筆者所從事的編辦工作,主管事業單位的登記管理工作,就會涉及到多個事業單位的大量登記檔案的管理工作事務。隨著公共管理方式由封閉向開放的不斷轉變、管理制度日趨科學化、管理程序日益系統化、道德倫理規范化、管理方法現代化和管理人員專業化,從事公共管理的工作者逐漸形成了檔案管理范式基礎理念,并使其管理體系獲得不斷完善,進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關于公共管理視閾下的檔案管理范式研究工作將為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引導,為公共管理部門的檔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建議,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指的是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它涉及到社會公眾的政治參與、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是對社會共眾參與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總稱。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公共事務會變得日益繁雜,只有實現對公共事務的有效管理,才能使社會公眾在進行公共事務時顯得更為規范和有序。隨著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公共管理方法也在不斷變革。為實現我國公共管理事業能履行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對公共管理方法的不斷創新和完善是實現最廣大群眾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徑。

二、檔案管理范式概述

檔案管理,指的是對文件資料的有效整理、科學分類和合理保管,它與社會管理有著非常緊密關聯。檔案管理范式對通過對檔案資料的縝密核查、篩選和存儲管理,來為具體問題提供可靠而真實宜居的專業化管理行為。檔案管理范式運用其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機制,能夠實現增強實踐管理力度和減少工作事務的目標,使管理理念與管理行為形成有機的統一體。檔案管理范式通過對檔案資料的有效整理、科學分類和合理保管,發現事物間存有的內在關系,增強對具體問題的邏輯性考察,以實現對檔案文件資料的科學化管理。

三、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的理念基礎

1.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的公共責任理念。公共責任理念又稱之為社會責任理念,在檔案管理工作中植入公共責任的理念,能為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激發更多的原動力。傳統的檔案管理的責任較為片面,主要指的是政治責任。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檔案管理的責任已經拓展并延伸至社會責任的層面。現代檔案管理為實現對數量不斷增長、種類不斷豐富的信息資源的系統化、及時性和便捷式管理目標,檔案管理工作者必須要增強公共責任理念。因而,實現現代檔案合法性管理的前提條件是履行好公共責任。

2.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的全面發展理念。檔案管理應當以促進最廣大人民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宗旨,為社會各項事業提供優質而全面的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和檔案信息服務。傳統的檔案管理只是關注政府的行政工作和歷史修編修志等需要,并沒有將其工作對象發展到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和社會的各項建設事業中來,使其發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公共管理視閾下的檔案管理工作應當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學習、工作、生活對檔案管理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最終目標,秉承檔案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理念。

3.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的公平服務理念。公平服務理念是指檔案管理部門在對公眾提供開放檔案服務時,要做到具有統一標準的公平、公正和公開。公共檔案管理部門在為已開放的檔案信息資料的使用提供服務時,不可以搞特權,更不可搞歧視,應當允許社會大眾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自由的使用。公平服務理念其本質是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檔案管理部門在對社會公眾提供開放性檔案的服務過程中,必須持有相同的標準和公平的原則。一方面,不能給特定的組織或個人提供特權,同樣,也不能為特定的組織或個人設置障礙。當涉及到一些暫不能公開的檔案時,除了考慮到政府機構的社會管理特殊需要之外,應當對公眾提供拒絕服務,且標準仍要統一。所以說,公平服務理念是檔案管理工作社會公共性的本質訴求。

四、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的機制選擇

1.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要求的開放機制。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種封閉式管理為主的管理模式,極大的制約了檔案資源建設規模發展和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形成服務方式單一、服務手段粗糙的現狀。這些限制因素無法實現對檔案管理信息資源的有效整理、科學分類和合理保管目標,成為實施科學有效的公共管理手段的重要制約因素。檔案管理范式的開放機制要求檔案管理部門用開放的管理思維和實踐視野,將檔案管理融入到社會發展當中,使公共管理能更好的切中社會發展的脈搏,為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提供強大的原動力。使檔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公共管理,服務于全體社會公眾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2.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要求的互動機制。檔案管理范式的互動機制要求檔案管理部門要與其他社會實踐部門以及廣大使用者保持互動溝通和共同進步的關系。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使檔案管理部門與其他社會實踐部門的關聯只是停留在檔案形成、接收和服務的狀態層面,這根本無法滿足一種公眾性事業建設發展的需要。檔案管理范式為檔案管理部門和其他社會實踐部門以及廣大使用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使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能滿足社會大眾的共同希望,讓擁有者不同社會分工角色的組織或個人,在這個互動的平臺獲得對社會責任與價值的新認識,破除傳統社會分工所導致的思維封閉性,并從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來思考自身的現實工作目標和社會責任。

3.公共管理視閾下檔案管理范式要求的公眾參與機制。檔案管理范式的公眾參與機制要求檔案管理部門站在公共管理的視閾下,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平、公開的服務,并積極探索提高公眾參與度的方式方法。檔案管理的服務對象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其服務的質量應當由人民群眾來評定,其發展的方向和尚需完善的地方應當由人民群眾來指出,這樣才能將檔案管理工作做好。所以,檔案管理范式所強調的公眾參與機制將大大有利于提高檔案管理的有效性,增加檔案管理的公平度和公開度。使檔案管理能真正做到以公眾為服務中心,實現滿足社會大眾的公共需求,并幫助社會大眾實現公共實踐和發展的根本目標。

五、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管理視閾下的檔案管理范式應當具有公共性、全面性和公平性,并在管理機制的選擇上應當充分考慮開放機制、互動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這些都將大大有利于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價值最大化,并保障檔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攀升,檔案管理范式的不斷創新和完善,將不斷適應和滿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特點和需求,為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政治和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局面貢獻力量。

作者:宋祎婷子 單位:張家口市橋東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參考文獻:

[1]倪麗娟,尹航.基于公共管理的檔案管理實踐范式研究——以社會變遷為視角[J].檔案學通訊,2012,04:33-35.

[2]王紅,陳純槿.解構與重構:從新公共管理視閾看公共教育管理新范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3]韓雷,曹玉.公共管理視閾下文檔管理模型結構框架設想[J].檔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