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標準判定企業文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5-10 11:20:00
導語:價值標準判定企業文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吸收現代企業管理中科學性、藝術性的精華;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應“以人為本”;把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經濟運轉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貫穿的紅線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價值標準是企業文化最明顯的標志、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有兩重屬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企業要始終堅信:我靠職工求發展,職工靠我求生存的企業生存之道、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入世”和家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有限、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抓,兩手都硬、從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把握這些任務之間的內在聯系等,具體請詳見。
所謂企業文化,又稱組織文化,是一個企業內部人們共同的價值標準、信念、態度、作風和行事準則的總稱。它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傳統和風氣,其中價值標準是企業文化最明顯的標志,就如同人的個性,是企業整體內部機制的外在表現。企業文化的內容相當廣泛。國外的價值尺度包括對國人、對顧客的服務、長期雇傭制度、相互信任、密切的個人關系等而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既是對傳統文化吸其精華,棄其糟粕,全面否定之否定地批判繼承,又是對其創造性的應用和發展。
一、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應吸收現代企業管理中科學性、藝術性的精華。
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有兩重屬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與科學相聯系,由社會大生產決定的;社會屬性是與藝術相聯系,由各國國情、文化傳統決定。我們中國特色的這個“另類”,應把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優秀成果與現代企業生財藝術有機結合起來,也即體現人文化、利潤化、效益化和長久化。如此的話,也可能不會再出現所謂假冒偽劣、敗壞道義的商業行為。諸如陜西電臺(《陽光在線》)報道的西安個體企業給螃蟹注水,坑蒙騙客的商業欺詐事件,雖然個體規模不算大,但社會影響惡劣,與倡導的商業“誠信”原則相悖,所以決不能掉以輕心,任其發展,應防微杜漸。大到各種類型的企業,這個理是融通的。
二、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應“以人為本”
企業要始終堅信:我靠職工求發展,職工靠我求生存的企業生存之道。新世紀的勞動者是有思維、有信仰、有理想的,現代企業管理者應想方設法盡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達到企業預定的目標。當然“以人為本”絕不是不明辨是非、搞人際關系以權謀私,“狗來耕地、牛來看門”的歪風邪氣要堅決杜絕。當前還有妥善處理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下崗工人已認識到新形勢下崗位目標的責任,作為管理層應把他們的生計問題作為頭等大事。除了執行好中央的低保政策,還應盡快建立起一套激活下崗人員再就業的機制,落實好再深造、再培訓工作,以便創造有利條件,實現社會穩定和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應把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經濟運轉模式有機結合起來
眾所周知,伴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入世”和家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在這些企業中樹起具有我們民族精神的旗幟,絕不是行政干預,而只是建立適合于人民、有益于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企業文化模式,把道義和生財有機結合起來。就“儒教文化圈”來說,韓國釜山大學教授金日坤曾強調:“儒教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依賴于家庭集體主義的社會秩序”。他分析認為,東亞是依靠儒教集體主義文化驅動資本主義體系成功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
在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重視企業文化的研究,其本質內容是企業精神的塑造。它包括堅定的企業追求,強烈的團體意識,正確的激勵原則,鮮明的社會責任感,可靠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企業的物質、制度、精神三大要素與企業的特點和實際相結合便形成了反映企業文化,千秋特色的企業精神如現已舉世聞名的海爾集團.原來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但是經過全體海爾人多年艱苦奮斗、團結拼搏,現已成為擁有多家海外公司的大集團。它成功之處在于:有一個銳意進取、遠見卓識的團隊領導;有一批踏實工作、兢業業的員工;有敢為人先,大膽創新的雄心壯志。海爾集團一位負責人一次去某山區調研產品銷售情況,他聽一村民建議:那里盛產土,如能生產出土豆清洗機該有多好呀!他突發奇想決定讓科研人員研究,最終這種新型清洗機很快研制成功,打入市場后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它的成功之道是否對于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和世界市場適應力有重大影響呢?
四、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應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入WTO和參與國際化經濟競爭為我國企業堅持這一方針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有限,只有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才能彌補國內市場和資源的不足。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才能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后勁,促進經濟的長遠發展。
“走出去”是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并努力掌握主動權的必然要求。現在經濟全球化既為各國提出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利用和配置資源的機會,也加劇了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爭奪市場和資源的競爭。從我國未來發展和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的長遠大計考慮,我們必須鼓勵和支持一些有條件的企業大膽地“走出去”,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企業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這既是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實施的重大舉措,又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我國未來發展的要求,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的需要。
五、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應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貫穿的紅線
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抓,兩手都硬。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提供了智力支持,具體從以下方面培養:(1)東方的靈性主義和兩方的理性主義文化的結合。東方的靈性主義著重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人與人在心靈和感情上的溝通,但它處理問題時往往使問題失去正常的準則。西方的理性主義文化強調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客觀事實,強調按嚴格的制度、規章辦事,但它在處理問題時忽視丁人的感情這一面,顯得沒人情。兩者要相融合,相得益彰。(2)速度觀念和效益觀念的結合。經濟的增長離不開一定的速度,但新的經濟體制要求的是有效益的速度,與此相對應的價值觀應當是速度與效益有機結合的價值觀。要統籌兼顧,決不顧此失彼。(3)競爭觀念和合作觀念的結合。當前社會競爭既殘酷又激烈,“能者上崗,劣者下崗”是大勢所趨,但事物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因此建立“競爭機制——協調緩沖機制——共同合作機制”三位一體的模式無疑是企業持久發展的動力源泉,生命之本。它包括個人利益同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企業利益與消費者利益的結合。唯利是圖決不可成為我國企業的經營哲學。(4)效益原則與公平原則的結合。以公平支配效率的傳統道德倫理規范是與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要求相悖的,在重視效率的前提下兼顧公平,樹立效率與公平相結合的社會主義企業文化,適應我國當今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綜觀全局,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我們黨深刻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作出的極為重要的戰略判斷。這2O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現代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我們各大企業要認清形勢,明確目標,從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把握這些任務之間的內在聯系,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各項工作。也就是說,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文化要與現階段或某個長期階段我國的感情,我國的經濟建設形勢相適應。
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文化中市場經營是最重要的環節,其中包括選擇目標市場的階段,細分市場階段市場定位等。市場定位,對實現商品價值是至關重要的。所謂市場定位,就是有計劃地樹立公司產品具有某種理想形象的行動,以便目標市場的顧客了解和賞識本公司所宣稱的與對手不同的特點。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該細分市場中的大多數消費者。因為消費者大都被過量的產品和服務信息所困惑,他們不可能在每次做購買決策時都對該產品作重新評價,為了簡化購買決策,消費者往往將產品加以歸類——將產品、服務和公司在他們心目中“定個位置”。這是企業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以確保市場定位的正確性。
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企業文化模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首先要有一個科學有理的市場準入制度,為價值產品創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其次要有科學的融資手段,使資產得到科學有效充分的利用,實現價值效用的最大化。還要特別強調政府要建立一套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體系,更好地向市場展現企業的產品。企業應該進行長期規劃,使自己的產業有響當當的知名度,更具有參與世界市場競爭的頑強生命力。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文化,必須在實踐中堅持走可持續快速發展的道路。
- 上一篇:廉政風險點和執法風險點防范調研報告
- 下一篇:縣農村財務與資產清管檢查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