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系學生的能力鍛煉

時間:2022-02-17 07:26:00

導語:高校工商管理系學生的能力鍛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工商管理系學生的能力鍛煉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社會輸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與社會人才需求緊密相關,從目前的就業情況來看,綜合能力強,競爭優勢大日趨明顯,說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重心應向綜合能力培養轉移。對于工科類的專業,由于本身技能含量較高,精尖人才的競爭優勢仍然存在。

然而,對于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來講,其專業技能相互之間的關聯度高,在具體職業崗位上也非常明顯。

以會計崗位招聘為例,許多用人單位招聘過程中對于這個崗位的責任往往是既是會計,也兼任文員的工作。在應聘這類崗位時,往往具有人力資源文秘技能的會計專業畢業生,或者具有會計技能的人力資源專業畢業生,其競爭優勢明顯大于一個簡單的會計核算人員或者簡單的文秘專業。而會計能力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能力都屬于工商管理類專業。可見,加強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也是符合市場人才需求的。

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問題進行思考,就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為契機展開關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及拓展問題展開實驗。初步設想形成本文。

1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學生綜合能力內涵界定

1.1工商管理專業涵蓋范圍界定

工商管理專業,一般都被誤認為是單一的管理專業。

根據我國的《中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表》以及《中國圖書館分類法》①中所列示的具體學科類別中,并沒有明確提出工商管理作為一門學科。而在我國的學科專業目錄當中才提出工商管理專業,并且在該專業下設若干子類專業。因此可見,工商管理專業是集合多門學科的管理專業,它本身存在就是以多門學科綜合為基礎。所以說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就應該是以綜合管理能力培養為目標。

從各大高校所開設的工商管理專業來看,如北京大學MBA項目的專業方向就包括會計與財務管理、金融管理、決策與信息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與組織管理、戰略與國際企業管理和創業管理②;南京財經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包括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環境商務)、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③。由此可見,各高校對工商管理專業界定并沒有明確界限。因此本文對工商管理專業界定從一般工商管理類技能考慮,根據技能培養需求進行設計。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專業。

1.2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界定

從上述專業界定來看,本文所界定工商管理專業范圍對應的綜合能力,從人才能力需求方面上來講能夠滿足企業經營管理需求。故此,其對應的綜合能力培養,我認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2.1綜合個體基本素質能力培養。

包括語言表達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審美觀、計算機操作基本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體現的是個人基本素養,體現了作為社會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其培養過程從學生幼兒園就已經開始,進入高校之后,主要培養方式體現在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拓展;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學習訓練。

1.2.2綜合管理能力。

主要體現在基本管理理論知識,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市場營銷、行政管理、法律條文的理解與應用。這些能力最終表現在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的管理運作,屬于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能力培養的重心。而本文主要是針對高校階段的綜合能力訓練,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綜合管理能力培養。

1.2.3戰略與決策管理綜合能力。

主要體現在企業經營戰略決策能力,作為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拓展的能力項目。為學生進入社會的發展做好鋪墊。此項綜合能力作為高職院校的綜合能力的拓展部分,為學生今后發展打好基礎。

1.3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目標簡評

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該以培養學生的企業管理各方面的能力,體現在專業上應該是以財務、營銷、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各方面的能力。將工商管理類專業分為若干專業,分別設計相應培養方案,在課程安排方面同樣分專業由各個專業教研室獨立承擔。

此類培養方案在高職院校中并非不存在,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視了企業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能力需求,容易造成學生只懂某一個方面知識面,限制了學生多向發展空間,從而降低了學生綜合競爭能力。根據本文對工商管理類專業范疇,本文認為就學生能力培養應該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除了各個專業提出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外,系部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形成“精一項技能,通多項技能”的綜合培養目標。

2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路徑設計

對于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由于本身學制的限制,只有三年時間用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我把整個培養階段分成三個部分。

2.1理論積淀階段

在理論積淀階段,各個專業分別針對本專業技能培養目標。

將本專業技能從精尖目標出發,完成各個專業本職技能的培養,完成總目標中的“精一項技能”要求。在此階段可以結合本專業實際情況,將基礎理論與本專業技能“理實一體化”模式反復錘煉學生的本職技能,同時為后期綜合能力拓展做好理論鋪墊。

2.2校內實踐階段

本階段則是以實踐為主導,時間跨度設計在一年左右,在這一年時間里不僅要完成本職技能的反復錘煉,使其進一步提高,而且要涉獵工商管理專業其他專業技能。

對于其他專業技能,同樣按照本專業技能知識一樣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培養,效果不十分明顯,且容易反客為主,缺乏專業重點,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若能夠實踐鍛煉中進行訓練,能夠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主動性,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方式主要通過大量實訓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本文將校內實踐階段分成兩個小階段。

(1)分項實訓訓練階段

在這個階段,主要是本專業技能的提高訓練,主要以學生為主導,通過學生主動進行技能操作占80%以上,教師為輔助,在實訓中的作用占20%左右。

通過反復不斷錘煉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讓學生在操作中反復理解操作原理內涵,從而真正掌握本專業技能。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其他專業的實訓,通過教師制定詳細實訓要求,明確實訓目標,通過教師指導,使學生順利地完成實訓,了解相關專業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操作原理及應用效果。此階段教師輔導在初期要占到50%。隨著實訓的進行,教師輔導比重逐漸減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這樣分項實訓鍛煉,完成了對相關專業的“通多項技能”目標。

(2)綜合技能實訓階段

在此階段,主要通過將工商管理專業所有的專業能力進行整合,通過綜合實訓完成綜合能力的綜合應用。

在這個過程不僅鍛煉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也給學生提供認識了解企業經營過程中那些是需要決策的環節,以及如何作出一個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決策。鍛煉學生的經營理念,培養學生的全局觀念。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拓展。

2.3校外綜合能力訓練階段

對于學生來講,在經歷了校內各種學習、訓練之后,終于迎來了初露鋒芒的時刻。

這就是在本文設計的第三個階段,通過到校外企業中進行實習,完成這個階段訓練。對此階段,本文設計的時間期限是半年。

在這期間,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實習任務,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情況外,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為自己的學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學校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定期聯系跟蹤反饋,了解學生在校外擔任崗位,工作進展情況等,通過不定期電話訪問或實地調查方式了解學生工作情況,就業情況等反饋學生學業質量。

3預期目標以上關于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路徑的設計是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相統一的基礎而設計。

預期通過這三階段培養,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加大求職競爭優勢,提高就業能力。